相依、互馈、共进:地方本科院校师生“共生共长”五育并举模式研究

周 基

相依、互馈、共进:地方本科院校师生“共生共长”五育并举模式研究

周 基

(湖南科技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此类高校中大部分面临办学经费紧张、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培养条件受限等系列资源约束的问题,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同时面临各种挑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建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来促进人才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本科院校中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师生的良好发展是学校高质量的坚实基础。协同依存、交互反馈、共同成就的师生“共生共长”五育并举模式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

五育并举;
共生共长;
立德树人;
地方本科院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并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与要求,全国各高校进行了人才培养五育并举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院校对五育并举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是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使命担当[1-2]。

(一)高校五育并举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为能清楚了解我国高校五育并举的研究现状,以“五育并举”作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学术期刊论文检索,对最终所选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如图1-图3所示,在期刊来源方面,《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中国电化教育》《中国高等教育》《教育发展研究》等期刊发文量排名靠前;
在发文机构方面,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名列前茅;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可视化分析上,关键词出现频次前十位的依次为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劳动教育、德育、习近平、教育体系、时代新人、人才培养、育人目标/体系以及实践路径。

图1 期刊来源分布图

图2 发文机构分布图

图3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出现频次8次及以上关键词)

(二)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加大五育并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通过对高校五育并举相关文献计量分析可知,相应研究文献数量相对有限,高等教育领域还处于对五育并举研究的逐步积累成果的前期阶段,主要研究单位集中在师范类高校,地方本科院校参与度相对偏低,高水平研究成果缺少;
研究的内容主要是集中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教育单项体系构建以及德育或劳动教育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上。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而进行的差异化研究,其广度与深度不够,尤其是对地方本科院校在五育并举教育教学模式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探索的成果有待丰富。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这些高校中大部分面临办学经费紧张、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培养条件受限等系列资源约束的问题,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同时面临各种挑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建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来促进人才培养。因此,针对地方本科院校五育并举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仅具有重要社会意义,而且迫在眉睫。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与学生两者的关系是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史晓红[3]指出教育理论界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师生主客体关系争论中,存在“学生主体”说、“教师主体、学生客体”说、“师生双重主客体”说、“师生双主体”说、“超越主客体”说以及“交互主体论”等几种观点;
邵晓枫[4]认为存在“师生应是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主导下的民主、平等关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关系,师生之间不应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而又不对等的关系,师生关系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等六大类关系,并指出构建什么样的师生关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容;
孟静清[5]认为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相依的关系,师生关系不是一种预设的关系,而是一种动态的“生成”的关系,是共生互学的关系,是同伴探索的关系;
王丹[6]发现高校师生关系的研究和建构呈现出变革的需要和时代的特征。学者们选取了对话理论、交往行动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共同体理论等理论视域作为理想师生关系建构的支点;
周慧玲[7]指出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存在淡漠化、机械化、物质化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高校师生关系异化有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高校学生“重就业,轻学业”,社会环境利益倾向“重短期,轻长期”,信息技术影响教师职业功能等四类原因,并提出了从构建互为主体的高校师生交流方式、加强高校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教育体制和完善评价机制等四方面策略重构高校师生关系。因此,新时代的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动态变化的有机整体,师生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在动态交往中生成的相互得益的共生体,即“共生共长”的师生关系成为了当代教育的新表现[8]。

五育指的是在人才培养中,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发展等五方面的内容。五育并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使命担当。同时,五育并举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与特征,五育同等重要作用,所以共同发展;
五育是一个整体但功能与作用不同,故要全面发展;
五育是为实现同一目标彼此融合,必须协调发展[9]。

(一)构建高校师生“共生共长”五育并举“生态圈”

整个社会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相对于社会,高校是其中的一个生态子系统。在学校生态系统中,学校的繁荣、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是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生态圈”。师生作为生态圈的主体,更是促进学校复杂生态系统得到良性运转的关键的因素,构建并达成师生“共生共长”的“生态圈”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10]。

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五育教育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习近平同志嘱托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因此,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高校五育要实现教师的成长。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做好高校的五育并举,高校教师是先手棋。只有全面发展的教师,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应在五育并举中发挥表率引领作用[11];
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高校五育要促进师生的共生共长。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命运共同体”,这是新时代教育的内涵与要求,是努力打造优质教育“生态圈”的必由之路。

(二)建构基于“交往行为”理论的五育并举师生“共生共长机制”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提出用“对话”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真实真诚、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他认为交往行为服从的是必须实行的规范,这些规范决定交往双方的行为,而且至少被两个行为主体所理解、承认[12]。

提升教师能力水平是交往“有效性”的前提基础。这要求高校必须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师资队伍,必须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水准,不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奠定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基础;
同时,按照“有效性”原则,重构德智体美劳五类教育的内容体系、途径方法与考评体系。在建构新的五育价值观念下,建立适合“交往行为”需要的系列教育教学制度规范,凸显师生交往过程中教育主体的“共生共长”关系。通过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等多极主体之间“主体间性”的交往活动,来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目标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平等对话关系,教师发挥融合德智体美劳教育的主体性引领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与有效成长,并不断提升与保障学生主体性;
师生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沟通交流、互相作用影响,逐步达成共识,形成一种辩证统一的“共生共长”关系,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进步与全面发展。

(三)师生在协同依存、交互反馈教育教学过程中共同成就

协同发展是教育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法则,高校五育教育教学需要遵循“协同依存、交互反馈”的原则。师生作为教育生态系统中主体,具有相互依存的先天性基础。大学如果没有学生就成了研究院所,高校则缺失了承担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
大学如果只有学生缺少教师,高校相应的职能就无法发挥。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发展是教师人才培养的重要成果,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获得成就感、幸福感的主要来源;
教师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离不开相互反馈,教师要不断发挥自身主体性优势作用的同时,还要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深层次、高效性协同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主体性更加凸显,促进师生形成共同教、共同学交互反馈的教学命运体,学生交互反馈中获得成长,教师在交互反馈中取得发展。这种高校师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他们在相互依存、交互反馈中相辅相成,在教与学过程中共生共荣、共同成就。

总之,地方本科院校承担了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五育并举是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师生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两类重要主体,师生关系决定了五育并举的模式,是地方本科院校落实五育并举关键因素,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通过建构基于“交往行为”理论的五育并举师生“共生共长机制”,促进师生在协同依存、交互反馈教育教学过程中共同成就,进而有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

[1]龙献忠,胡乂尹,孟佳轩,上官姝琪,张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扎实做好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21(10): 45-47.

[2]颜怡,冯益平.高校“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0):82-84.

[3]史晓红.1980年以来我国大陆师生关系研究状况与简要评价[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90-95.

[4]邵晓枫.十年来我国师生关系观述评[J].教育学报,2007(5): 13-19.

[5]孟静清.2000年以来新型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11(4):82-84.

[6]王丹.21世纪以来国内高校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高教学刊, 2019(13):183-185.

[7]周慧玲,张智纯,颜莉娜.2010年-2020年间国内高校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22):45-48.

[8]艾诗根.走出轮回:共生环境下的师生关系[J].教育科学, 2017(5):57-63.

[9]浦爱华.“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21.

[10]陈余彬.教育要实现师生共生共长[J].教育家,2020(6):69.

[11]孟万金.落实党的初心使命深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新幸福教育论纲[J].中国特殊教育,2020(9):3-8.

[12]张宗海.学校师生“德育共生机制”的建构——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视野[J].当代教育科学,2006(18): 30-32.

2022-01-12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NKCSZ-2020-0561);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编号HNKCSZ-2020-0561)。

周基(1982-),男,湖南永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与数字化建造工程。

G648.4

A

1673-2219(2022)01-0082-03

(责任编校:周欣)

猜你喜欢 五育共生师生关系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中国德育(2022年18期)2022-10-14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课程思政引领“五育并举”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承德医学院学报(2022年2期)2022-05-23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体育教学(2022年4期)2022-05-05中国传统书院师生关系的构建、特征及价值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1期)2022-02-16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1年7期)2021-09-03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9-10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5-28在体验中走向共生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7年4期)2017-11-04

推荐访问:共生 并举 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