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分析

邵欢 温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物业管理服务分公司

全面预算管理起源于西方国家,自2006年由中兴通讯引入至国内,并在一些大型企业中实践应用与摸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预算管理以“全面”作为核心,渗透于经营的各个环节中,通过调动全员参与,实现战略目标的细化、分解与落实,从而全方位地协调内部资源,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作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将其与财务管理进行融合,能够提升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投入,尤其是应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与行业竞争,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预算的概述

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中,必须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预测与调配,从而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强调内部全员参与、全流程跟踪,渗透于企业经营运作的各个环节,进而与业务、战略相融合,实时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尤其是以销售预测作为起点,将企业的各项活动聚焦于业务发展、市场对接,不仅仅包括对经济活动进行统筹规划,更强调在实施整个预算过程中引入PACD循环系统,从预算目标制定、编制到实施、执行、监督、调整与考核、总结经验,为下一次实施预算管理提供经验参考,由此,全过程地促进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

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过程中,更强调要立足于业务拓展,从战略愿景着手,对内部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统筹,并将战略目标进行分解、细化,调动全员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全面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率[1]。通过构建一整套完整的控制体系,将企业内部的各项活动进行统筹,通过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的匹配,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体现“全面”的管理思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随着现代企业规模日趋扩大、管理日趋复杂,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运而生,且在企业中广泛地推进,进一步分析其特征,主要包括:

一是,全面性与全员性。在实施预算管理进程中,需要对企业内部各项资源进行整合,渗透于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由此,强调预算管理要全面覆盖各业务模块,全员积极参与、通力协作。

二是,协调性与持续性。实施预算管理,涉及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不仅要对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还要与外部经营活动相联系,由此,需要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在内部形成合力[2]。同时,预算管理的反馈环节,是对本次预算经验的总结,通过不断优化预算流程,进而高绩效地使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推进,具有持续力与前瞻性。

三是,战略导向性。实施预算管理必须立足于战略愿景,在此为核心辐射到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中,将目标进行细分与分解,调动各岗位积极参与,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聚焦于战略目标,进而使各项安排部署的有序实施,推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是,系统性。强调在实施过程中,横向加强各部门的协作,纵向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统筹进行资金的安排,明确责任,实施过程动态跟踪管理,及时调整,有序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三)财务管理的概述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统筹、衔接,沿着资金运动的方向,对各个环节的活动进行规划、规范与实施。包括对投资、筹资、营运、分配环节进行管理,处理财务关系,统筹各项资源的调配,对各项支出进行规划与控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3]。当前,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市场竞争加剧,财务管理的职能边界也不断拓展,不再仅仅是对财务账目进行分析,更多的是对数据进行价值挖掘,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服务。

国有企业本身在经营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管理层级多、跨区域经营等,实施预算管理能够立足于战略目标,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资源进行统筹协调与部署,将其与财务管理工作相结合,能够提升管理效率,为价值创造夯实基础。

(一)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国有企业经营面临外部复杂环境,为促进持续发展,会结合行业、市场、经营等实际制定战略目标,实施全面预算有助于进行战略细化,并渗透于各部门、各岗位,严格内部控制,提升经营效率。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中,必须与战略目标相一致,才能够有序地发挥资源优势,立足于预算管理环境,调整各项工作,从而实现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相互促进,进一步推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全面预算强调全面渗透到运营的各个环节,以战略目标作为方向与指导。由此,能够避免经营运作缺乏目标,职能部门间缺乏协作,有序调动各项要素资源,激发经济发展活力,通过严格的预算执行,确保战略目标有序落地。

(二)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

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具有规模较大的特点,为实现价值创造,追求利润空间,必然要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发挥有限资源的效用最大化,提升经济效益。实施全面预算,能够全面分析和掌控各项资源要素,通过优化配置,从而有序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空间。在实施财务管理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计量、记录,而是对内部资源进行统筹,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步骤,对各项资源进行有序分配,实现成本的管控,从而动态地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效率[4]。在全面预算中能够全过程跟踪资源的使用情况,结合企业运营特征、业务拓展,将有效资源分配至核心业务板块,通过实施统筹资源配置,实现精细化管理,以战略为导向,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呈现复杂性,主要是由于经营规模大、业务范围广、跨区域经验,实施预算管理能够对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尤其是实施过程跟踪、监督,使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相结合,从而为内控提供监督窗口。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烦琐性,与全面预算相结合,能够强化内部控制,动态地跟踪各项资源的耗费、成本的支出,进而有序防范风险、提升管理效率。全面预算实现了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跟踪、全面覆盖,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有序规范与约束。尤其是调动各岗位人员动态参与,积极配合,由此,能够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内控环境,亦为有序推进监督机制奠定良好基础。国有企业开展财务管理进程中,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将两种管理制度相融合,能够与内部控制形成交叉与互补,尤其是借助于智能化手段,强化对企业运营的过程协调与控制,通过实施绩效考核,强化责任意识,提升管理效率,进一步强化监督机制[5]。

(四)强化企业的成本管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国有企业要提升管理效能、实现价值创造,必须加强对成本的管控力度。实施全面预算,对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进行有序规划,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总体视角,将预算管理渗透于各个环节,从而在企业内部明确责任与目标。加强沟通与协作,将成本管控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中,尤其是通过预算管理,对产品成本的支付、采购等环节进行统筹,有序推进业务发展,寻求产品产出的最优平衡点,帮助企业提升经营效率。通过实施全面预算,能够实现过程跟踪,对经营中存在的偏离预算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与调整,动态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源,从而有效地强化成本管控工作。特别是对于生产型企业,将成本管控工作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能够在业务推进过程中执行成本管理工作,落实成本管控责任。

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必须立足于市场、聚焦于管理,从内部着手提升管理效率,强化经济效益。全面预算与财务管理作为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工作,将二者有效结合,能够促进国有企业规范内部管理流程,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助力于企业的稳健发展。

(一)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

在竞争新格局背景下,国有企业在开展内部管理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模式,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尤其是财务管理已不再局限于账目核对,而是要与业务、战略相结合,为管理决策提供助力。管理层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思维,将财务管理作为重要手段,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强化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有序配合,共同推进财务精细化管理。特别是随着信息平台的建立,更需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财务管理及业务拓展,进而有序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二)提升预算编制的有效性

国有企业在实施预算编制中,要结合经营特征、管理流程等,科学地推进编制工作,在对预算目标进行分解时,结合职能部门的权责,选择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结合当前企业面临内外部竞争环境,必须从内部管理优化着手,提升经营效率,生产经营部门可选择作业预算法,以运营各环节中的作业效用作为预算编制依据,有序地减少和消除非增值作业,从而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实施预算编制,坚持“上下结合”的原则,自上而下开展预算目标的确定、分解、细化,自下而上以基层单位预算编制为基础,逐层进行汇总[6]。在编制中加强沟通与协调,尤其是要将资源向核心业务倾斜,从而帮助企业提升资源要素使用效率,获得价值创造。

(三)加强对预算控制的力度

国有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过程中,要提升对预算控制力度。一方面,强化对费用预算的控制。结合企业的经营实际,将关键环节、重点项目的费用进行动态跟踪,尤其是国有企业跨区域经营,设置了一些大型、重点项目,更要坚持“成本效益”“重要性”原则,加强资金的监管与审批机制。另一方面,随着数智化技术的发展,国有企业要着手推进财务中心的建立,从而实现资金集中管控,由此,在开展预算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强化预算控制,避免资金闲置、挪用的情况。企业在开展预算控制过程中,必须结合业务拓展与战略目标,从而将更多的精力聚焦于核心业务,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

(四)构建完善的预算考核制度

国有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强化预算工作的具体落实,通过构建考核机制,能够动态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在进行预算目标分解过程中,已经进行细化并责任到岗,由此,动态跟踪部门、员工的工作落实情况、预算完成效果。对于存在偏差的情况,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以便有序确保预算实施成效。在预算执行中动态开展监督工作,推进实际业务与预算目标的有序匹配。严格按照预算制度体系,推进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对于目标完成不力的部门或员工,给予约谈与纠正。实施绩效考核,奖罚分明,由此,调动全员参与全面预算的热情。在推进全面预算中,通过宣传、培训等,引导员工树立预算意识,理解预算执行的重要性,从而将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结合,有序提升预算管理质量。同时,在绩效考核中,构建畅通的反馈机制,通过座谈的形式,向员工反馈工作考核结果,针对预算目标完成不理想的个体,帮助其分析原因,为后期个人成长奠定基础。

(五)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队伍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随着企业改制、市场竞争加剧、会计准则不断更新,由此,国有企业要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必须培养一支复合型的人才队伍,这亦是企业的软实力表现。加强财务人才团队建设,以信息技术为背景,不仅要重视专业素养,还要重视创新管理理念的培养,尤其是要强化过程管理意识,立足于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渗透于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从财务人员个人角度,要加强对管理、审计、税务等专业知识的涉猎,利用线上资源开展培训,构建自身综合专业体系。同时,将企业的财务与业务、战略相融合,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生产、管理理念,加强协作与沟通,共同推进业务发展,达成战略目标。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企业要采用轮岗换岗形式,让财务人员到业务部门熟悉企业运营,从而进一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管理手段,能够促进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管理效能。国有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过程中,要将全面预算管理的思维融入各个环节中,从而有序地整合资源、协同作业,聚焦于管理决策职能的实现,多维度地推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的深度分析,结合国有企业经营特点,提出要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提升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加强对预算控制的力度、构建完善的预算考核制度、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从而有序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在国有企业中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与全面预算理念保持同步,提升管理质量与效能,促进企业稳健经营。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经营国有企业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现代装饰(2022年3期)2022-07-05三个聚焦破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21年1期)2021-06-09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科学与财富(2021年35期)2021-05-10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在线学习(2021年12期)2021-01-03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妇女生活(2017年8期)2017-09-06关于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财会学习(2016年24期)2017-01-10苏斯特干港的战略地位及经略对策人民论坛(2016年32期)2016-12-14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财税月刊(2016年1期)2016-04-05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中国总会计师(2014年8期)2015-03-10

推荐访问:视角 企业财务 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