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内脏蛋白及预后的影响

毛晓俊,张志宇,岳晔玮,缪刚刚

临床实践发现结、直肠息肉有恶变可能,其中乳头状腺瘤最易恶变,恶变率高达40%;
部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亦有恶变倾向,恶性肿瘤发病率可较正常人高5~10倍[1-2]。现研究认为癌变由炎症增殖过程中炎症性息肉发展而来[1-2]。传统开放手术能及时清除病灶,缓解临床症状,但骨盆手术操作空间有限,同时解剖学结构复杂,使得手术相对困难,并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改变。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得到了开展和普及,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手术视野清晰等优点,能减少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促进康复[3-4]。本研究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内脏蛋白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结直肠癌107例。纳入标准:符合结直肠癌临床诊断标准[5];
在我院医治且临床资料齐全;
患者和(或)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其他恶性肿瘤者;
存在手术禁忌证者;
已进行手术治疗者;
存在精神方面疾病,无法配合研究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男37例,女19例;
年龄40~70(50.91±4.38)岁;
肿瘤类型:结肠癌29例,直肠癌27例;
TNM分期:Ⅰ和Ⅱ期30例,Ⅲ期20例,Ⅳ期6例。对照组男30例,女21例;
年龄42~68(50.38±4.59)岁;
肿瘤类型:结肠癌25例,直肠癌26例;
TNM分期:Ⅰ和Ⅱ期28例,Ⅲ期18例,Ⅳ期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术前1 d开始流质饮食并行肠道准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体位根据术式选择平卧位或截石位。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采用5孔法,建立气腹,置入手术器械,探查腹腔;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切除肠管,逐步游离肠系膜及目标血管,分离并结扎相关血管后清扫淋巴结,在充分游离拟切除肠管后切除病灶,结束吻合。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在腹部中间做一个15 cm的切口;
进入腹腔后,分离肠系膜,逐步分离并结扎目标血管,清扫淋巴结,在游离出肠管后,依据结直肠癌根治术要求,分别在肿瘤切缘两侧安全距离处切断肠管进行吻合。2组术后均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手术相关指标: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1.3.2免疫功能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收集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机3000 r/min分离血清,10 min后取出低温保存,使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水平,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检测。

1.3.3内脏蛋白:比较2组治疗前后内脏蛋白水平。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机3000 r/min分离血清,10 min后取出低温保存。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RE),试剂盒购自美国德灵公司,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4预后情况:通过电话和复查等方式对患者随访3年,记录比较2组生存率。

2.1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结直肠癌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CD3+、CD4+和CD8+水平2组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结直肠癌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3内脏蛋白比较 治疗后,TRF、RbP、ALB、PRE水平2组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结直肠癌治疗前后内脏蛋白比较

2.4预后情况比较 2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2和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结直肠癌预后情况比较[例(%)]

结直肠癌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根治治疗。手术切除是实现结直肠癌根治治疗的最有效方法,手术入路和范围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位置。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肛门,需要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也称为人工肛门),经化疗、放疗和中药联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6-8]。有学者报道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较常规手术治疗对机体产生的刺激小,可稳定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9-11]。本研究通过与开腹手术治疗比较,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内脏蛋白及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2和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效果较好。分析其原因主要为腹腔镜下根治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性和刺激性均较小,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另外,腹腔镜手术可避免腹腔脏器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然而,结直肠癌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本身及腹腔镜创伤势必会对患者免疫功能及内脏蛋白造成影响,故进一步观察腹腔镜下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内脏蛋白的影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2-16]。

T淋巴细胞亚群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群,在抗肿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正常情况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相对稳定,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功能受损,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就会出现异常,随着损伤加重,免疫系统会失去平衡[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CD3+、CD4+和CD8+水平2组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下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内脏蛋白作为反映机体整体状态的一类指标,不仅可反映机体病情程度,还对术后康复速度及效果有较高反映价值,故临床认为对其进行观察研究的价值也较高[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TRF、RbP、ALB、PRE水平2组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下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内脏蛋白影响较小。分析腹腔镜下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和内脏蛋白影响较小的原因主要是腹腔镜手术通过建立气腹利用腹腔镜探查肿瘤病灶,根据具体结构及特点开展手术操作,该术式具有视野清晰、定位精准和创伤小等优势,对组织损伤程度低,患者应激反应程度也较低,故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21-22];
同时,手术创伤程度与患者体内蛋白状态有一定关系,创伤越严重,蛋白质合成率越低,分解率越高,而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可促进患者术后蛋白质合成,降低其分解速度,从而改善患者内脏蛋白水平[23-24]。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根治术可降低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内脏蛋白的影响,提高生存率。

猜你喜欢 内脏根治术生存率 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药理学通报(2022年10期)2022-10-14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1期)2022-05-13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7期)2022-04-22肿瘤复发,为何5 年是一个坎人人健康(2021年20期)2021-12-13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4期)2021-07-23“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祝您健康·文摘版(2020年7期)2020-07-13空心猪散文诗世界(2019年6期)2019-09-10好吃的内脏意林·全彩Color(2019年7期)2019-08-13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世界知识(2018年19期)2018-11-21过多吃腰子男性易不育家庭科学·新健康(2018年11期)2018-11-16

推荐访问:预后 腹腔 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