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王贤彪

(山东省邹城市太平镇人民政府,山东 邹城 273500)

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从农业经济管理视角入手,抓住农业物联网时代的发展契机,创新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打造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全新农业经济发展形态,解决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浪费问题,创造更多的农业市场经济价值,解决基层劳动人民经济增长缓慢的问题,不断增强基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幸福感与获得感。

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分析可知,该工作包含的农业内容较多,如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农产品的加工、农产品的销售等,属于一项具有系统性、计划性的工作类型。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阶段,核心突出农业生产管理,基于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则可以不断调动基层民众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并加快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的创新,助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鉴于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往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工作需求,为此则需要对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与理念进行有效改革创新。

在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为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断提升基层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则需要充分发挥出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潜在价值。基于全新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则可以有效发挥出基层农民的劳动生产力,在基层农民自发努力的背景下,才可持续推动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预期工作开展目标,在实际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深入地分析多种要素,准确研判农村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而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方向,合理发挥出农业经济管理的时代价值,引领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筑牢农村农业经济产业,为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铺垫基石。随着前往城市务工的青壮年人数不断增加,使得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主要为中老年人群。鉴于此,在实际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突出农业经济管理的社会价值,有力推动智能农业、自动化农业模式的发展,有效减少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量,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可完成农业生产计划,保证农村农业生产的有效性与经济性。

1.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可控性

其一,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下,可实现对气象环境的实时监测,进而保证农业生产管理的工作调整。因为,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气象环境的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直接影响,如光照强度、空气湿度、降雨量、风力级别等。为此,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可控性,则需要对农业生产区域的气候环境进行动态实时监测,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保证实时了解气候环境的变化趋势,进而提出相关的农作物生产管理建议,保证农作物生产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1]。

其二,在实际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为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控性,可对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温度环境进行监测管理。因为,在实际农作物生产管理过程中,不同农作物对生产环境的温度需求存在差异,且外界天气环境的变化,导致农作物的生长温度可控性下降。为有效解决该问题,在实际农作物生产管理合适,可基于现代农业智能管理系统的支持,实现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温度监测,进而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实际情况,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农作物的生长温度进行调节,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其三,基于农业经济的科学管理,应当打造农业智能监测报警系统。鉴于部分经济类作业种植时,相关农作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为获得预期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在实际农业生产管理工作开展阶段,应当契合农作物生长的特殊需求与习性,进而对农作物生长的相关参数进行合理调整。为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部分生长参数出现较大变化,如营养获取、水分供给、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光照控制等,导致农作物管理时,出现减产问题,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经济效益。为此,在现代农作物生长管理工作开展阶段,应当建构科学合理的农作物生长报警系统,在该系统的全天候运行下,可快速发现农作物生长中相关参数的异常变化,在生长参数超出设定的阈值后,则会进行及时预警,便于管理人员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合理调整。为保证报警功能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在间隔的报警作用下,警示管理人员,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在管理人员对报警故障处理后,消除报警相关信息,才可使得报警信息消除。在该项工作开展阶段,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建构远程监控操作系统,实现对农作物的智能监控管理。

其四,笔者认为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环境下,为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则需要基于现代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农作物的实时监测,为后续农作物的生产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因为,不同农作物品种,在实际生长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在农作物进行生产管理时,应当基于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行,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及时了解,进而对部分农作物进行分阶段的采摘,以保证农作物的质量与品质。

其五,在实际农业生产管理工作开展时,应当突出技术接口的预留,为后续农作物的销售提供一定的准备,进而促使农作物产业链不断完善,进行产销一体化的经济形态,促使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增速,为农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基于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合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控性。如在实际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实现对农作物的生长温度、湿度、水分、营养、土壤、光照等,促进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挖掘出农业生产的经济潜能[2]。

2.有助于农业机械设备智能化发展

通过我国现代农业生产机械设备,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机械农具进行比较可知,在农业经济管理背景下,促进了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助力于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通过对农业智能化机械设备的使用优势进行分析可知,在智能化机械农具的应用下,可使得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得到质的提升。如机电一体化的农具设备进行操作时,可基于自动化系统的支持,保证农具设备的自动化运行,有效减少了人工操作,有效解放了人们的操作步骤,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得到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在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背景下,现代机电设备的操作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学习功能,可基于农业生产管理的工作需求,进行自动化系统学习,进而模拟农户的操作方式,不断优化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与标准,使得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笔者认为,在实际农业机械设备智能化发展背景下,农业机械的智能化运行突出以下工作价值。

其一,智能化机械农具设备的应用背景下,可使得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得到质的飞跃。因为,在农业机械设备生产运行过程中,可实现农业信息共享的预期效果,便于生产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相关的农业生产信息,进而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及时判断,进而不断调整农作物的生长管理计划,保证农作物生长管理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在农业精准化生产管理时,能够基于智能机械设备的运行,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可主动规避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的农业生产种植问题发生,保证农业生产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其二,在农业生产工程中,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通过对以往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分析可知,由于机械设备运行技术的制约,导致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率较高,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有效解决该问题,在农业经济管理视域下,合理应用智能化机械设备。在智能化机械设备的运行下,可自动诊断运行故障,并发出相关的预警信息,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对设备机械进行维护,及时排除机械设备的运行故障隐患,为后续机械设备的运行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农业高产优产的预期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出智能化机械设备的运行价值与优势。

3.有助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随着现代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发展,万物互联逐渐成为现实,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可实现对不同事物的信息转化,提高信息的终端处理效率。在农业物联网模式运行背景下,能够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实时监控、跟踪、分析、管理,有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优化。笔者认为,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背景下,可促进农业生产模式朝向以下趋势发展。

其一,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系统的建构,在农作物环境监测系统的可靠运行下,可对不同传感器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快速分析,如农作物生长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便于对农业生产管理计划的调整,保证农业生产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则需要契合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的运行特点,进而设定相关的系统运行标准参数,便于对系统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充分发挥出该监测系统运行的价值与优势。

其二,为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则需要建构远程智能采集终端设备与系统。在相关终端设备与系统运行时,主要实现对农作物生长数据的采集,并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对大量采集信息的整合,并在农业物联网服务平台进行统一处理分析,便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用,保证农业生产的有效性,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三,基于远程智能操作终端的运行,实现与农作物实时监测系统的有效连接,便于各项监测数据的变化,进而对农业生产的计划进行灵活调整。如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基于光照、温度、氧气浓度等,农作物生长环境数据的采集,进而发挥出远程智能操控设备的运行价值,进而实现对遮阳布自动化设备、通风系统、滴灌系统的远程操控,保证设备运行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其四,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阶段,为有效推动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在实际生产管理阶段,可建构自动化灌溉系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保证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因为,在以往农作物灌溉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多农户采取漫灌的管理策略,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且无法保证农作物生长的有效性。灌溉用水量过多或过少,都将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直接影响。由此可见,在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时,为有效提高农业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则需要合理应用现代物联网技术,打造信息化、自动化的灌溉系统,合理应用现代先进的灌溉技术,并基于农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而进行自动化灌溉,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及时的水分供给,保证水资源发挥出一定的价值与效能[3]。

1.调整劳动力结构

在实际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不断推动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则需要对劳动力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避免农村优秀人才的外流,进而有效留住本地人才,并吸引外来人才,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铺垫基石。为此,在实际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阶段,则需要契合地区经济发展优势,颁发相关的政策文件,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技术人员的待遇与社会地位,给予新时代农业技术人才一定的荣誉感与自豪感。笔者认为,在实际调整劳动力结构时,不仅需要进行人才引进,还需要不断提升本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民众的技术掌握能力。通过开展定期的农业专家授课、电视讲座、慕课讲学等,有效夯实基层农户的农业生产知识理论。为避免培训工作停留于理论层面,则需要基于农业技术人员的支持,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手把手地讲解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智能化农机操作启动的步骤,使得基层农户可以深入地学习掌握,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灵活应用。基于农业技术人才的交流合作,进而打造新型农业生产团体,突出生产团体的技术含量、科技含量,发挥出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优势,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发挥出一定效能。

2.创新农村增收模式

笔者认为,在实际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创新农村增收模式,使得农村经济产业遍地开花,促进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预期工作开展目标,应当基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尝试与其他产业进行有效融合,进而打造多维度的农村经济发展产业体系[4]。

如部分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并为当地农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收益。为避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于单一。在农村经济模式探索过程中,可突出特色农业与智慧旅游的有效结合,在高品质的文化旅游服务环境下,将农村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进行融入,促使游客进行自由选购。在农业经济与文化旅游经济的有效融合下,可针对游客的文化精神诉求进行满足,并针对游客的饮食基本需求进行满足,使得游客的多元化诉求得到满足,有效提升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并推荐给亲朋好友,使得农村地区的特色农业与智慧旅游产生口碑效应,拉动更多消费者前往旅游消费,进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作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发展立体农业经济管理技术体系,打造智慧环保的新型农业模式。

综上所述,笔者以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为例,重点阐述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促进作用,旨在说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文中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农业经济的社会效能进行论述,如智能农业、农业物联网、农业机械智能化等。今后,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以农业经济发展为抓手,不断挖掘出农业经济管理的潜在价值,保证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猜你喜欢 机械设备农作物管理工作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1期)2022-04-19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西北园艺(果树)(2021年5期)2021-11-30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6期)2021-10-12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隐患及解决方法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7期)2021-07-16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科技创新导报(2021年31期)2021-05-10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汽车维修与保养(2021年12期)2021-03-08

推荐访问:经济管理 农村经济发展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