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产业为导向的乡村景观设计―以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为例

重庆工程学院 杨逸舟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大力整治农村居住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乡村”,自此我国新农村建设一直以“美丽乡村”为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1]。产业发展为乡村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与动力,促进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进入新时代之后,美丽乡村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从“一点美”到“全域美”,从“暂时美”迈向“长久美”,从“生态美”迈向“发展美”[2]。因此,应切合当地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以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并以特色产业为主导进行景观设计,进而利用良好的景观风貌促进产业发展,成为当今乡村发展建设的有效模式。

1.1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近几年随着建设美丽乡村的展开,乡村景观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在全国各地在进行乡村景观建设的过程中常存在对城镇规划理论生搬硬套的现象,没有做到“因地制宜”,使得乡村产业与景观设计之间缺乏联系,从而造成乡村自然资源没有被合理的开发。

1.2 乡村景观类型单一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长久以来一直以第一产业为主,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而联邦德国地理学家博尔恩于1974年在《德国乡村景观的发展》报告中指出,构成乡村景观的主要内容是经济结构[3]。因此,我国乡村景观类型在产业结构的影响下也相对单一,并且人们通过农业生产行为在乡村构成大量的自然景观,人为因素较低,自然属性较强,表现随性且粗放。此外,我国乡村产业类型的发展存在趋同化现象,使得景观类型也随之同质化。表现为第三产业的兴起,而大多数乡村的旅游业为村民自主经营餐饮与民宿相结合的“农家乐”景区,因缺乏专业的管理与设计,并没有构成良好的整体风貌,加之经营者之间存在相互模仿的现象,造成此类景观的表现形式及设计元素过于雷同。

1.3 缺少景观设施

目前我国乡村景观设计倾向形象工程的建设,景观设施的设计有所不足,例如照明、休息设施、指示牌等设施数量较少,除此之外,还存在设计不合理、做工粗糙、缺少特色等情况。因此,无法真正地提高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也法满足游客的需求,有碍于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及乡村产业结构的完善。

2.1 提升乡村的整体风貌

首先,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可提高乡村的经济收益,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基本保障与物质基础,改善乡村景观环境与村民生活环境以提升乡村的整体风貌。并且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特色产业发展具有一定优势,作为乡村重点建设对象,基于特色产业大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一方面可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另一方面可保护景观多样性进而优化乡村景观环境。此外,以特色产业为导向进行乡村景观设计,可将产业与景观高度融合,不仅可美化乡村整体风貌,也可以使乡村景观更具活力。

2.2 增强乡村的景观特色

乡村特色产业对于当地景观设计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以乡村自然资源为基础,结合地域文化,并依据特色产业优势,从中提取产业特点作为设计元素,使得乡村景观彰显其产业特征,有助于形成具有本地特色且主题统一的乡村风貌,也能够避免因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同质化而形成的“千村一面”现象。

2.3 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依据当地产业结构,以特色产业为导向进行景观设计,可以保障乡村产业的稳定发展,优美的景观更是带动第三产业旅游业及服务业的关键,可推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从而多方面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并且与特色产业相融合的乡村景观具有较强的产业特征,有利于打造产业品牌形象,对当地特色产业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可吸引社会的关注及外来投资为乡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收益的提升。

3.1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科学的乡村规划应是在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依托自然资源,挖掘乡村的区域特色,优化其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核心产业,从而实现乡村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4]。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乡村地区的天然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的景观设计需要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综合考量当地的地理因素、气候条件、植被、水资源等进行整体规划,最大化突出自然景观的特点,并将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以提升乡村的整体风貌。除此之外,设计的过程中需尊重自然,保护乡村生态系统,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

3.2 保护乡村特色风貌

乡村景观的设计思路应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使得在产业引导下进行建设的乡村风貌依旧能够保留当地的民俗风情,将历史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乡村地域文化是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基石。若乡村景观设计忽略地域文化仅以产业作为考量对象,将造成同类型产业的乡村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因此,需加强地域文化的塑造,在以特色产业为导向的同时,将当地民族文化、民俗活动、特色农产品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形成独具人文特色的乡村风貌。

3.3 根据主导产业类型建设乡村景观

乡村中不同的产业类型所表现出的风貌特征有所不同,因此乡村景观设计思路也有所差异。例如,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型乡村,其单一的产业结构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可通过结合自然资源转变为生态农业,在促使产业升级的同时能够丰富乡村的景观类型,改善乡村风貌。此外,在农业型乡村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产品及产业链的特色产业乡村,则需在景观建设的过程中强化产品的特征。而将自然环境作为旅游资源的休闲旅游型乡村,对于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则尤为重要,既优美且舒适的环境才能提高游客的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当乡村产业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良好态势后,面对不同的产业结构,乡村景观设计思路则应以主导产业为基础,确保乡村环境建设与产业的发展相协调。

4.1 区位与村庄概况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东部,中益乡则地处石柱东北部的武陵山区深处,位置偏远、土地贫瘠,乡境东西长21千米,南北宽约7.5千米,距县城 55 千米,面积155平方千米,总人口8175人,辖15个行政村[5]。2017年,中益乡被列入重庆市深度贫困乡镇,通过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中益乡启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覆盖全乡7个村,均于2019年底摘掉“贫困帽”,其中坪坝村在2019年6月被评为“重庆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

4.2 产业结构与特色产业

中益乡共有土地2.3万亩,整体地势为典型的“两山夹一槽”,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实际可利用耕地面积仅1.3万亩,不仅多坡地且土壤条件差。曾经全乡7个村镇均无支柱产业,仅靠种植玉米、土豆、红薯等传统粮食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每亩土地综合产出率不及千元。自2017年,中益乡大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粮食作物调整为中药材、特色果蔬等经济型作物,2018年逐步把石柱县已有多年历史的中蜂养殖转化为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中药材种植+中蜂养殖+精深加工”的全新产业结构,以带动村民创收致富。并于2019年制定出台《中益乡华溪村蜜蜂谷规划》,大力打造集游、购、娱、吃、住、养为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形成以“蜜蜂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业品牌。

4.3 基于特色蜂产业的景观设计策略

中益乡的景观包含自然景观、半人工景观及人工景观。三者间相互融合,以龙河、石子梁、寨墩、狮子岩等自然景观与人工种植的蜜源植物所形成的半人工景观构成,具有“乡野之美”的景色。传统土家院落、乡村民宿、文化旅游景点等人工景观的设计建设在遵循因地制宜的同时突出“蜂文化”特色,并尽量保有乡村的原始自然风貌。

4.3.1 以生态保护为依托的蜜源植物景观

中益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4℃,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达155天,雨水充沛,境内群山环绕,有森林近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3%以上,山林之间野花遍布,四季交替盛开,是优质的蜜源植物。

然而仅依靠野花无法满足中蜂采蜜的需求,因此中益乡以“四季平衡、种养结合、相对集中”作为发展原则,结合退耕还林对种植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一方面,中益乡采取观赏性蜜源植物与经济型蜜源植物相穿插的分布模式;
另一方面,蜜源植物的选择与种植综合考虑植物的花期时间,确保四季都有鲜花盛开。除此之外,通过蜜蜂的授粉活动,可平衡生态系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对生态保护与农业种植均有益处,不仅提升了乡村的整体风貌与景观质量,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4.3.2 以蜂产业为核心的景点建设

中益乡于2020年成功创建“中华蜜蜂小镇”,以“好看、好玩、好吃”为规划思路,建设了中华蜜蜂科普馆、蜜蜂主题乐园、蜜蜂授粉示范基地、中蜂标准示范场等以蜂产业为核心的旅游景点。

以参观游玩为主的蜜蜂科普馆(图1)与蜜蜂主题乐园(图2),地处中益乡游客集散中心附近,交通便利。蜜蜂科普馆建筑外观呈几何形状,入口处及屋顶放置了蜜蜂形象雕塑。馆内追求科技化与多元化,为了更好地普及中蜂的相关知识及宣传蜂文化,展示形式多采用新媒体技术以提高游客的体验感。蜜蜂主题乐园是川渝地区首家以蜜蜂为主题的游乐园,园内分为花园区、蜂巢区、农场区、藤蔓区与夜间特色项目,并设置适合多年龄段不同形式的游玩项目。乐园内所见之处均放置了各种形式的蜜蜂元素,趣味十足,整体环境色彩缤纷,在青山绿水与农舍间格外引人瞩目。

图1 蜜蜂科普馆

图2 蜜蜂主题乐园

中蜂标准示范场与蜜蜂授粉示范基地,则是集休闲采摘与科普知识相融合的文化旅游景点,错落有致的蜂箱、多样的蜜源植物、清澈的溪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通过向游客展示蜜蜂饲养技术与蜜蜂授粉过程,进而对蜂文化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4.3.3 以蜂文化为主题的景观设计

蜜蜂自古以来便受到人们的喜爱,《三字经》中便有提到“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随着人们对蜜蜂的了解,抽象化的蜂文化也被赋予了勤劳努力、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等优良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蜜蜂积极正面的形象具有极高的群众好感度,为中益乡打造特色“蜜蜂小镇”建立了良好的形象基础。中益乡在进行农房及乡村环境整治过程中,将包含“蜂文化”特色的元素融入乡村景观设计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公共景观设施。中益乡内的道路两侧设置具有蜜蜂元素的路灯及标识(图3),将蜂巢的六边形造型与蜜蜂形态相结合,提炼出蜜蜂的抽象造型融入路灯与其他标识的设计,强化环境中的“蜂文化”特色。而在花圃,田野中随处可见有蜜蜂卡通形象的标语立牌,从细节处入手,紧扣“蜂文化”主题,提升“蜜蜂小镇”的整体视觉效果。

图3 中益乡路灯

2)建筑外立面。对中益乡新修建筑与旧有建筑进行建筑外立面的美化设计,首先结合传统土家族建筑特色与中蜂产业要素,选用黄色作为建筑表皮的主色调,这种“蜂蜜色”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并将养殖蜂桶与蜜源花箱悬挂于墙面之上,部分建筑的窗格、栏杆等构件采用隐喻蜂巢的六边形造型,多方面丰富乡村景观中的“蜂文化”元素。除此之外,由艺术家绘制的蜜蜂主题壁画跃然墙上,内容形式包含蜜蜂养殖场景、卡通蜜蜂、蜜蜂趣味漫画,生动有趣的墙绘进一步强化了“蜜蜂小镇”的形象(图4)。

图4 中益乡村民新居外立面墙绘

3)景观雕塑。在中益乡核心位置的感恩广场,绿地中放置了造型各异的多个蜜蜂雕塑(图5),抽象与具象风格兼有,成为游客拍照合影的地标雕塑。六边形的蜂巢雕塑与蜜蜂形象雕塑也分布在中益乡各个景观节点处,并巧妙结合文字标语,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也具有文化宣传效果。

图5 中益乡感恩广场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景观设计紧密相连,由特色产业引导景观设计,使乡村景观更具活力,通过景观设计提升乡村风貌的同时又可促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文章通过对重庆石柱县中益乡“蜜蜂小镇”进行分析,总结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应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自然资源优势与风土人情,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产业结构,并形成特色支柱产业。以特色产业为导向的乡村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保护原则,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将产业特征融入设计之中,打造别具一格的特色乡村景观。

猜你喜欢 风貌特色产业蜜蜂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海归“新农人”投身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华人时刊(2022年5期)2022-06-05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0期)2021-07-16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包裹的一切小资CHIC!ELEGANCE(2021年45期)2021-01-11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蜜蜂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9期)2017-10-20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西部大开发(2017年7期)2017-06-26库车城市风貌丝绸之路(2016年7期)2016-05-14蜜蜂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6年5期)2016-05-10

推荐访问: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重庆 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