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幼儿园伦理氛围发展现状与差异分析*

洪秋芸 曾晓滢 虞永平**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 210097)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具有良好道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创办高质量幼儿园的根本条件。[1]而高度发展的教师专业伦理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的整体发展与提升,同时也是教师行业成熟的标志,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行业地位。[2]因此,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应该成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教师专业伦理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业工作时应该遵守的基本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3]幼儿园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伦理性活动,教师以道德从业者的身份投入于保教工作中,其角色伦理规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去教书育人,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责;
在面对各种利益矛盾时,如何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合乎道德理性要求和符合教师人格形象的选择。[4]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倡导“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将师德问题放在首要位置,突出强调了对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重视。已有研究聚焦于从外在的规则引导与管控角度来建设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如冯婉桢建议要制订和使用专业的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加强教师专业道德素养考核和专业伦理教育,建立以规范为依据的监督、评估与奖惩机制。[5]这些规范、监管和教育手段确实能够在建设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提升教师伦理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正式的规范和监管是不够的,伦理工作环境的非正式影响代表了一种更大的力量,却往往容易被忽视。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强调,人的观念、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认知理论也指出,个体行为、个体认知和环境三者之间构成动态的互惠决定关系,个体的行为和认知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6]这都说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行为和认知必然会受到所处工作环境的影响,因此,关注幼儿园伦理环境的创设至关重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伦理工作环境是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减少教师伦理失范行为的关键途径之一。

组织伦理氛围(organization ethical climate)是伦理工作环境的集中体现,是个体进行伦理性活动的重要生态。这一概念由维克托(Victor)和卡伦(Cullen)率先提出,他们认为,组织伦理氛围是组织成员在什么是合乎伦理的行为和应该如何处理伦理问题两方面所形成的共同认知。[7]这样一种共同感知描述了组织内部占主导地位的伦理思维模式,对组织内部伦理水平具有调节效应。[8]可以说,组织伦理氛围是组织成员解决伦理问题或面临伦理抉择时的重要依据。法尔肯贝格(Falkenberg)和赫尔曼斯(Herremans)指出,在对组织和个人伦理行为的指导上,组织伦理氛围有时比正式的伦理规范影响更大、更为广泛。[9]

因此,组织伦理氛围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渐成为企业伦理研究的重点之一,国内外学者以企业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较为丰富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成果表明,首先,伦理氛围具有导向作用,能够显著影响组织成员的伦理行为,越是积极的伦理氛围越能减少组织成员的反伦理行为。如关怀导向的伦理氛围与组织成员的反伦理行为呈负相关关系,[10]当组织伦理氛围为关怀导向时,组织成员反伦理行为出现的频率会大大降低。[11]而功利导向的伦理氛围对反伦理行为的约束性最小,[12]在此氛围中,组织成员反伦理行为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研究发现伦理氛围不仅与组织成员的反伦理行为关系密切,同样对个体在组织中的其他行为(如个体的主动性行为[13]、工作投入[14])和个体态度(如组织承诺[15]、工作满意度[16])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最后,组织伦理氛围会对组织成员的个体绩效和组织整体绩效产生影响,良好组织伦理氛围的建设与完善有助于提升个体和组织绩效水平。[17][18]然而,上述研究主要以企事业单位组织为背景,对幼儿园伦理氛围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相关研究中,彭晗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园组织氛围和教师专业伦理行为间存在中等强度的显著相关,组织氛围中的支持行为、监督行为与同事行为对教师专业伦理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限制行为对教师专业伦理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19]欧阳颖诗通过访谈提出,幼儿园组织环境氛围是影响教师专业伦理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20]这些研究已经初步引发了研究者对幼儿园伦理氛围的关注,但目前我国还未有针对幼儿园伦理氛围的专门研究,且缺乏被普遍认可的幼儿园伦理氛围测量工具。鉴于此,有必要研究幼儿园伦理氛围的测量与发展现状,以引发管理者对幼儿园伦理氛围的重视,为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于组织伦理氛围的维度划分与测量,维克托和卡伦在规范伦理学和科尔伯格(Kohlberg)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伦理判断标准(利己、关怀和原则)和分析层次(个体、组织和社会)两个区分维度。[21]根据这两个维度推导出九种不同的伦理氛围类型:自利、利润、效率、友谊、团体利益、社会责任、个人道德、规则与程序、法律与职业规范。同时,维克托和卡伦等人于1987到1993年间开始编制并不断完善伦理氛围问卷(Ethical Climate Questionnaire,ECQ),为伦理氛围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后国内外绝大多数伦理氛围实证研究都将其作为研究工具。然而,在被广泛使用的同时,这一测量工具也一直是理论和实践前沿的严肃批评对象。这些批评主要聚焦在三个问题上。[22]首先,该模型并没有捕捉到伦理氛围结构的真正广度,只抓住了伦理氛围中一个重要但单一的元素,即道德判断。其次,该模型提出的两个维度并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利己、关怀和原则三个伦理判断标准和个体、组织、社会三个分析层次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可能无法解释最初提出的九种不同的氛围类型。最后,由于该模型理论上的缺陷,使得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存在统计上的限制和弱点,如不稳定的因素结构和对组织中个体伦理行为有限的预测效度。2004年国际商业与社会协会一场关于“重新审视维克托和卡伦的伦理氛围理论和测量”(Revisiting Victor And Cullen’s Theory And Measure Of EWCs)的会议呼吁新的、更加全面的伦理氛围理论与测量。因此,2010年研究者阿诺(Arnaud)基于心理学家莱斯特(Rest)提出的伦理决策的心理过程模型,开发了新的伦理氛围测量工具——伦理氛围指标(Ethical Climate Index,ECI),该工具的信效度被证实是可靠的,且能够有效预测反伦理行为。莱斯特认为,伦理决策过程涉及四个基本的心理过程: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和道德品质,每一过程都代表了做出道德决策的一个关键步骤。阿诺提出,这四个组成部分不仅反映在个体身上,也反映在组织的伦理环境中,组织伦理氛围应该包含集体道德敏感性、集体道德判断、集体道德动机和集体道德品质四个方面。[23]2010年后,许多研究者开始选择使用阿诺的这一工具来测量组织中的伦理氛围,虽然已有研究大部分利用这一工具测量企业组织的伦理氛围,但并不表示这一工具只适用于企业组织。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将这一工具扩展到对非营利性组织[24]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机构[25][26]的伦理氛围的探究中,展现了该组织伦理氛围工具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质与类型的组织的适用性。因此,本研究认为,可以尝试将这一组织伦理氛围测量工具引入到对幼儿园这一组织的研究中,并根据幼儿园组织的特性和我国的文化情境对其进行本土化的修订。

综上,本研究希望将伦理氛围研究扩展到幼儿园组织中,将幼儿园伦理氛围定义为:幼儿园教师在专业活动中对什么是伦理问题,什么是合乎伦理的行为,应该如何处理伦理问题的共同感知,具体包含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和道德品质四个方面的集体感知。以阿诺研制的伦理氛围指标为基础,根据幼儿园情境和我国文化背景对其进行本土化修订,以作为测量我国幼儿园伦理氛围的工具,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幼儿园伦理氛围现状。本研究通过修订已有的伦理氛围测量工具探究我国幼儿园伦理氛围现状,将有利于健全教育工作者和各界人士对幼儿园伦理氛围的认识,引发相关人员对幼儿园伦理氛围建设的重视,也有助于增强教师作为道德从业者的伦理责任意识,进而促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反映教师德性和伦理的精神家园。

(一)幼儿园伦理氛围量表内容的修订

1.幼儿园伦理氛围量表介绍

本研究选择阿诺研制的伦理氛围量表——伦理氛围指标(Ethical Climate Index,ECI),进行修订。该量表共有18个题项,包含集体道德敏感性、集体道德判断、集体道德动机、集体道德品质四个层面,可进一步划分为集体道德意识、集体共情关注、关注自己的集体道德判断、关注他人的集体道德判断、集体道德动机、集体道德品质六个具体维度。其中,集体道德敏感性指能够认识到伦理困境的存在,并评估一个人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包含集体道德意识和集体共情关注两方面;
集体道德判断涉及在面临伦理问题时,按照一定的道德推理规范来判断某种行为的正当性并确定行动方针,包含关注自己和关注他人两种规范;
集体道德动机指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道德关注点是否主导了其他关注点;
集体道德品质指在处理关乎伦理问题过程中所具有的品质,即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行动,是否能履行道德承诺、遵守个人或社会规则,坚持做为他人福祉负责的道德行为。该量表采用Likert 5点评分法,从“完全不认同”到“完全认同”,得分越高表明伦理氛围越好,其中,第7、8、9、13、15题采用反向计分。

2.内容修订过程

(1)原量表的翻译、回译。由精通汉语和英语的2位高校讲师以及3位博士研究生参与量表的翻译、回译工作,形成中文版的伦理氛围量表。

(2)适应性修订与文化调试。由15位幼儿园教师、1位园长、2位教研员参与对中文版伦理氛围量表的适应性修订与文化调试,主要是依据幼儿园组织这一特定的情境以及中国本土的文化背景对量表中的语言表述进行完善,使其更易被幼儿园教师理解,更适宜于测量中国幼儿园的伦理氛围。如原量表条目“在工作中,人们能够充分意识到伦理问题”,原本将“人们”改为“幼儿园老师”,但经多次讨论和斟酌,也考虑到量表条目语言表述的规范性和句式统一性,最后改为“在工作中,身边的同事能够充分意识到伦理问题”。同时,原量表中一些词汇描述较为笼统,修订后的量表对这些词汇进行了举例说明,如“稀缺资源(如晋升机会)”。

内容修订后的伦理氛围量表在结构、维度及计分方式上均与原量表保持一致,形成中文版的幼儿园伦理氛围量表初稿。

(二)幼儿园伦理氛围量表信效度检验

1.研究对象

在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环节,本研究借助网络平台在J省发放电子问卷,共回收调查问卷656份,其中有效问卷613份,问卷有效率为93.45%。被试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研究对象基本情况(n=613)

在验证性分析和信度分析环节,本研究借助网络平台在F省L市发放电子问卷,共回收调查问卷706份,其中有效问卷657份,问卷有效率93.06%。被试基本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研究对象基本情况(n=657)

续表

2.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3.0和AMOS 23.0进行数据分析。SPSS 23.0主要用于数据的整理以及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AMOS 23.0用于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3.研究结果

(1)项目分析

本研究使用项目分析检验量表各项目的鉴别力指数和区分度。首先,计算量表总分,将总分前27%和后27%的被试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然后对每个项目做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每个项目在高低分组上的差异。结果显示,所有项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除项目13的P=0.029<0.05外,其余17个项目P均<0.001)。同时,计算每个项目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度。结果显示,项目13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102(P=0.011<0.05),其余17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处于0.313到0.719之间(P均<0.001)。项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越高,表明其与总体量表的同质性越高,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或潜在行为更为接近。项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一般要求在0.3以上,且达统计的显著水平。[27]因此,以0.3作为门槛,项目13“当既定规则阻碍发展时,身边同事都觉得可以打破规则”因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仅为0.102,表示该项目与整体量表的同质性不高,故将其剔除,保留17个项目。

(2)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剩下的17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系数为0.865,χ2=5 495.376(df=136,P<0.001),表明变量之间具有共同因素存在,变量适合进行因素分析。以主成分分析法并配合最大变异法进行正交转轴,发现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5个,累计可解释总变异的72.226%,各项目在所属因子下的负荷均大于0.5。结合碎石图将这5个因子确定为量表的5个维度,分别命名为集体道德意识、集体共情关注、关注自己的集体道德判断、关注他人的集体道德判断和集体道德品质。

表3 幼儿园伦理氛围量表因素负荷(n=613)

(3)验证性因素分析

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形成了一个包含5个维度、17个题项的幼儿园伦理氛围量表。对所有题项进行重新排序:集体道德意识维度包含3个题项(A1、A2、A3),集体共情关注维度包含3个题项(A4、A5、A6),关注自己的集体道德判断维度包含4个题项(A7、A8、A9、A10),关注他人的集体道德判断维度包含3个题项(A11、A12、A13),集体道德品质维度包含4个题项(A14、A15、A16、A17)。

采用AMOS 23.0对幼儿园伦理氛围量表进行模型验证与分析,检验量表5个维度的拟合程度,结果如表4所示,各拟合指标均达到理想标准,说明模型对数据拟合良好。结合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说明修订后的幼儿园伦理氛围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量表的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表4 幼儿园伦理氛围量表模型拟合度检验摘要(n=657)

(4)专家效度分析

本研究邀请了1位学前教育学专业教授、1名心理学研究生、2名教育学博士生、1名教研员、1名幼儿园园长和10名幼儿园教师对该伦理氛围量表的本土适宜性进行判断。采用纸质问卷的形式,要求专家阅读量表中的每一个题项,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最后对“您觉得该量表的内容是否适合用来测量我国幼儿园的伦理氛围”做出“完全不适合—比较不适合—一般—比较适合—完全适合”的综合判断,并给出理由。其中,6名专家认为“完全适合”,9名专家认为“比较适合”,1名专家认为“一般”,表明大部分专家都较为认可该量表的适宜性,认为其可用来测量我国教师对幼儿园伦理氛围的集体感知。而专家认为该量表具有适宜性的理由主要是:该量表包含伦理概念的各个方面,较为全面,能够为加强幼儿园专业伦理建设提供新思路;
该量表符合我国当下对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和基本素养的要求与标准;
以及该量表能够反映出当下幼儿园伦理氛围和教师师德的一些问题。

同时,在专家效度检验中,专家们也对“当既定规则阻碍发展时,身边同事都觉得可以打破规则”这一题项存在争议,一些专家提出既定规则并不一定就是对的或完善的,因此当既定规则阻碍发展时,大家都觉得可以打破既定规则的做法不一定就是不道德的。综合来看,该题项不适宜我国幼儿园的具体情境,呼应了在探索性因素分析阶段因其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低于0.3而将其删除的合理性。

(5)信度分析

计算Cronbach’s α系数评价量表及各因子的同质性信度,结果显示,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3(n=657),5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15、0.851、0.856、0.696、0.802,表明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综上,经过修订最终获得一个包含5个维度、17个题项的中文版幼儿园伦理氛围量表,其信效度均已得到检验。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本研究依托F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向F省内幼儿园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问卷4 097份,其中有效问卷3 690份,问卷有效率90.07%。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表5所示。

表5 现状调查研究对象基本情况(n=3 690)

研究所使用的工具为经过修订的幼儿园伦理氛围量表,包含集体道德意识、集体共情关注、关注自己的集体道德判断、关注他人的集体道德判断和集体道德品质5个维度、17个题项。量表采用Likert 5点评分,从“完全不认同”到“完全认同”,分数越高表明幼儿园伦理氛围越好。其中,题项7、8、9、10为反向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5,5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08、0.833、0.861、0.719、0.846。

(二)研究结果

1.幼儿园伦理氛围的总体情况

如表6所示,幼儿园伦理氛围整体处于良好水平(M=4.087)。5个维度中,集体道德意识和集体共情关注两个维度均分较高(M=4.525和M=4.412),表明幼儿园集体道德敏感性水平较高;
集体道德品质维度也达到良好水平(M=4.060);
而集体道德判断中关注自己和关注他人两个维度均未达到良好水平(M=3.714和M=3.860),表明幼儿园在集体道德判断上相对较差。从具体题项看,平均得分最低的三个题项均来自关注自己的集体道德判断维度,得分从低到高分别为:“当出现利益纷争时,身边同事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当没有利益纷争时,身边同事最关心的仍是自己的利益”“身边同事大多数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表6 幼儿园伦理氛围各维度平均数与标准差(n=3 690)

2.园所层面特征与幼儿园伦理氛围差异分析

以幼儿园伦理氛围总均分作为因变量,分别做园所所在地区、园所等级和园所性质的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ANOVA),结果显示,城市、乡镇和农村幼儿园的伦理氛围均处于良好水平,其中城市幼儿园伦理氛围得分显著高于乡镇和农村幼儿园。省、市优质园,合格园和其他等级幼儿园的伦理氛围同样都处于较良好水平,其中,省优质园伦理氛围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幼儿园,市优质园伦理氛围得分显著高于合格园和其他等级幼儿园。公办园和其他类型幼儿园伦理氛围也处于较良好水平,但民办园伦理氛围尚未达到良好水平,公办园伦理氛围得分显著高于民办园。

表7 不同地区、不同等级、不同办园类型幼儿园伦理氛围平均分(标准差)差异比较

3.教师个人因素与幼儿园伦理氛围差异分析

幼儿园伦理氛围是以教师感知的方式进行测量的,因此教师个人层面的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其自身对幼儿园伦理氛围的感知。以幼儿园伦理氛围总均分为因变量,做教师教龄、学历、月薪酬、专业的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ANOVA)。

从教龄上看,可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新手型教师(0~3年)、经验型教师(4~10年)、成熟型教师(10年以上)。[28]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发展阶段的教师感知到的幼儿园伦理氛围均处于良好水平,其中,新手型教师感知到的幼儿园伦理氛围最差,经验型和成熟型教师感知到的幼儿园伦理氛围得分都显著高于新手型教师。

从学历上看,不同学历教师感知到的幼儿园伦理氛围都处于良好水平,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感知到的伦理氛围最好。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学历教师感知到的伦理氛围总体差异不显著(P>0.05),而多重比较却发现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和大专学历教师之间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感知到的伦理氛围得分显著高于大专学历教师。

从月薪酬上看,不同薪酬水平的教师感知到的幼儿园伦理氛围均处于较良好水平,其中,月薪酬2 000以下的教师感知到的伦理氛围相对最差,月薪酬4 000~8 000的教师感知到的伦理氛围最好。方差分析表明,薪酬会影响教师对伦理氛围的感知,月薪酬4 000~8 000的教师感知到的幼儿园伦理氛围得分要显著高于月薪酬4000以下的教师。

从专业上看,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和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感知到的伦理氛围得分较为相近,都处于较良好水平。尽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感知到的伦理氛围得分略高于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但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专业教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8 不同教龄、学历、月薪、专业教师感知幼儿园伦理氛围平均分(标准差)差异比较

4.专业伦理教育对幼儿园伦理氛围的影响

专业伦理教育是提升教师专业伦理素养,优化幼儿园伦理氛围的重要手段。那么,职前和职后的专业伦理教育是否真的会对幼儿园伦理氛围产生影响呢?

从教师在入职前是否修读过关于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师德)的课程来看,修读过相关课程的教师感知到的幼儿园伦理氛围处于良好水平,而有修读过相关课程但课时较少,没有修读过或不记得的教师感知到的伦理氛围水平较差,均未达到良好水平。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修读过相关课程的教师感知到的伦理氛围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类教师,表明职前专业伦理教育有助于教师感知到更好的幼儿园伦理氛围。

从教师入职后是否接受过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教育或相关培训来看,总是接受相关职后教育的教师感知到的幼儿园伦理氛围最好,处于良好的水平;
经常接受相关职后教育的教师感知到的伦理氛围同样处于良好水平;
而偶尔接受和完全没有接受相关教育的教师感知到的伦理氛围较差,都未达到良好水平。随着教师接受相关职后教育的频率越高,其感知到的伦理氛围越好。方差分析的结果也显示,总是接受相关教育的教师感知到的伦理氛围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类教师,经常接受相关教育的教师感知到的伦理氛围得分显著高于偶尔和完全没有接受过的教师,表明职后专业伦理教育同样有助于教师感知到更好的幼儿园伦理氛围。

表9 不同专业伦理教育状况下幼儿园伦理氛围平均分(标准差)差异比较

(一)修订后幼儿园伦理氛围量表与原量表的差异分析

与原伦理氛围量表相比,修订后的幼儿园伦理氛围量表具体维度由6个变成5个,具体题项由18个变为17个,相应的结构也有所调整。中文版幼儿园伦理氛围量表包含集体道德意识、集体共情关注、关注自己的集体道德判断、关注他人的集体道德判断和集体道德品质5个维度,集体道德动机维度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没有显现。实际上,莱斯特提出的道德四成分模型中的道德动机概念是否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遭到过怀疑。米娜梅(Minnameie)认为莱斯特本质上并没有处理好道德判断与道德动机的关系,他所谓的道德动机实质上仍属于道德判断的范畴,道德动机没有成功地从道德判断中分离出来。[29]道德动机是道德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对其的理解至今并没有一个定论。在科尔伯格看来,动机的因素整合在道德理性判断中;
[30]米娜梅认为科尔伯格阶段理论中的每一个道德判断本身即是一种道德动机,道德判断概念中内在地包含有导向行为的动机力量;
[31]卡普兰(Kaplan)则提出用道德动机概念统摄道德判断、情绪和行为,使得道德判断、情绪和行为成为一个整体的道德动机概念。[32]这些都表明,道德动机概念和道德判断概念很难真正分离。因此,本研究决定遵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删除集体道德动机维度;
但这并不表示否认伦理决策过程中道德动机的价值与作用,而是认为道德动机是融入在道德判断中的,即道德判断中内在地包含着动机的因素。

因此,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将集体道德动机维度的题项“为获得稀缺资源(如晋升)控制权,身边同事会不惜违背道德价值观”归属到关注自己的集体道德判断维度具有合理性。同时,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将集体道德动机维度的题项“身边同事都觉得诚实比权力更重要”归属到集体道德品质维度。道德动机涉及在采取何种行动时,道德关注点是否主导了其他关注点,如题项中的“诚实”这一道德价值观是否通常优先于“权力”。而道德品质则涉及实施一个道德行动过程所遵循的规范,如自我控制的规范、承担责任的规范。这两个概念一定程度上来说存在交叉的地方。道德动机可以表示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而道德品质是在执行与道德选择相一致的行为时所包含的个性特征和认知策略。[33]研究者认为可以将“身边同事都觉得诚实比权力更重要”看作是一种道德价值观优先的规范,即在实施一个道德行动过程中,道德价值观应该要主导其他价值观的规范,因此研究遵循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将这一题项归入集体道德品质的维度。

最终,修订后的中文版幼儿园伦理氛围量表符合统计学意义上的合理性,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成为幼儿园伦理氛围研究的有效工具。

(二)幼儿园伦理氛围的总体情况分析

本研究发现幼儿园伦理氛围整体上处于较好的水平。已有研究显示,幼儿园教师师德水平总体处于中等偏上,[34][35]与本研究形成呼应,较好的师德水平和良好的伦理氛围环境是相辅相成的。而这可能与我国越来越重视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和教师队伍质量提升有关。2012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布确立了师德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师德成为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的基本条件;
[36]2018年《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出台进一步明晰了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从而各级政府和幼儿园都开始日益注重教师师德的养成和良好道德环境的营造。同时,本研究也发现在具体五个维度中,幼儿园在集体道德意识、集体共情关注和集体道德品质三个维度具有良好氛围,表明幼儿园集体中教师们的道德敏感性和道德品质都较好;
而幼儿园在关注自己的集体道德判断和关注他人的集体道德判断两个维度的氛围较差,具体表现为幼儿园集体中教师们进行道德判断还不能够较好地做到维护他者利益和共同利益,而是关注自身利益。这可能与我国现阶段幼儿园教师待遇差、保障不足的现实境遇相关。幼儿园教师待遇与保障是学前事业发展中的短板,突出表现在总体工资收入低、社保缺乏、整体待遇偏低,且不同性质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差距大,编外教师待遇普遍缺乏保障。[37]这使得很多幼儿园教师最低的生存需要都没有得到较好的满足,因此在进行行动决策时,教师往往会着眼于自身利益,害怕自己微薄的利益再受到侵犯或是想要努力争取更多的利益以提升自己的生存质量,而无暇顾及他人利益或集体利益。有学者也提出,当幼儿园教师的生存状态还停留于基本物质需求满足时,就很难有闲暇和精力去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以及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38]

(三)幼儿园伦理氛围的差异分析

从园所层面的特征来看,本研究主要有三个发现。一是城市幼儿园伦理氛围显著好于乡镇和农村幼儿园;
二是幼儿园等级越高,伦理氛围越好;
三是民办园伦理氛围较差,公办园伦理氛围显著好于民办园。已有研究也有与本研究相似的发现,如有学者指出民办园教师师德建设确实存在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为追逐利益而放弃良知、教育手段粗暴等。[39]调查研究也显示,公办幼儿园教师师德水平显著高于民办幼儿园教师,[40]与本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素质上的差异。城市园和公办园相对于农村园和民办园来说,其所能招收到的教师素质更好,等级越高的幼儿园教师的素质也可能越好,因此造成了幼儿园中教师共同形成的道德认识存在差异,教师素质越好,其所形成的共同的道德认识可能越好。特别是民办园的入职门槛较低,教师素质更加参差不齐,从而整体伦理氛围相对较差。其次是教师待遇和保障上的差异。整体待遇上城市园好于农村园,公办园好于民办园,幼儿园等级越高,教师的待遇和保障也相对较好,因此教师更有可能也更有意愿去追求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从而集体伦理氛围也会更加良好。最后是幼儿园在师德培养和良好工作环境营造的重视程度上的差异。多数民办园、农村园和等级低的幼儿园在师德培养和工作环境创设上意识还较为薄弱且缺乏引导与支持,往往忽视了幼儿园的师德建设和良好工作环境的营造,从而难以形成较好的伦理氛围。综合来看,本研究发现,城市高等级公办园的伦理氛围相对较好,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我国幼儿园发展的背景条件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城市高等级公办园在我国幼儿园建设中一直扮演着“示范者”的角色,一方面,政府希望其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对其提出“高要求”,社会也对这些幼儿园寄予“高期待”,从而促使幼儿园自身高度重视内涵的提升与师德师风的建设;
另一方面,城市高等级公办园在承受高要求和高期待下,也能够收获“高支持”,政府在财政投入、政策导向、师资培养等方面都对其有所优待,其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源也更为丰富。因此,在高要求、高期待和高支持的多重作用下,城市高等级公办园在各方面的内涵建设都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幼儿园伦理氛围也呈现出较好的水平。

从教师个人层面的特征来看,本研究发现,教龄会显著影响教师对幼儿园伦理氛围的感知,经验型和成熟型教师感知到的幼儿园伦理氛围显著好于新手型教师。这可能与教师的发展阶段有关。新手教师正处于对专业生活环境的摸索和熟悉阶段,加之职业理想与保教工作复杂性的现实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此阶段的教师对集体中的伦理问题敏感性更强,对集体的伦理共识持比较严苛的态度。同时,研究也发现,月薪酬同样会显著影响教师对伦理氛围的感知,月薪酬4 001~8 000的教师感知到的幼儿园伦理氛围显著好于月薪酬4 000以下的教师。这可能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报酬与他们高强度超负荷的劳动、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所起的作用不成正比,从而削弱部分教师对自身职业理想追求的动力,其对幼儿园的工作环境容易带有比较消极的看法。

(四)专业伦理教育对幼儿园伦理氛围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发现,职前和职后的专业伦理教育都有助于教师感知到更好的幼儿园伦理氛围。具体表现在,职前教育中修读过相关课程的教师感知到的伦理氛围显著好于没有修读过相关课程或修读过但课时太少的教师;
职后教育中,总是接受和经常接受相关教育的教师感知到的伦理氛围显著好于偶尔和完全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的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专业伦理教育能够通过提升教师个人的专业伦理素养,从而优化幼儿园整体的伦理氛围。教师专业伦理教育是用专业伦理知识和技能武装教师,使其能够在专业实践中做出“伦理上负责任的”决策和行为,进而“合乎伦理地”履行其专业角色的教育,[41]对于教师的伦理行为和伦理能力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42]因此,修读过职前专业伦理课程和职后经常参与相关培训的教师能够具有较好的专业伦理素养。而根据社会认知理论,个体行为、认知会受到环境影响,而反过来,环境也会受到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因此,专业伦理素养较好的教师一定程度上能够在其所在幼儿园产生榜样作用,带动幼儿园良好伦理氛围的形成。但教师个人的力量对幼儿园形成良好氛围的促进作用还是有限的。实际上,职前和职后专业伦理教育广泛开展的重大作用还在于能够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尤其是幼儿园管理者认识到加强专业伦理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特别是在那些多数教师基本都接受过相关的职前专业伦理教育,且经常有机会参与职后专业伦理教育的幼儿园,重视并加强专业伦理建设会成为幼儿园教师与管理者的普遍共识,从而能够在幼儿园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园伦理氛围水平的提升。

(五)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在量表修订与应用部分的研究中,均借助电子问卷形式发放与回收问卷,从而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样本覆盖面不够广,民办园教师和农村园教师占比较少。但考虑到如果对另一组数据再进行抽样以控制样本量的平衡会增加额外抽样误差,[43]所以研究者还是决定选用真实资料收集情况来呈现与分析。因此,该量表对于民办园和农村园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对我国幼儿园伦理氛围现状的分析也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覆盖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同时,本研究是从综合的视角来研究幼儿园的整体伦理氛围,而其中所包含的各个成分,如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等同样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未来可单独对各个成分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探究。

(一)合力支持幼儿园不断提升伦理氛围水平,尤其是农村园、民办园和低等级幼儿园

幼儿园是教师平等相遇的公共空间,蕴含着教师之间共同感知的伦理氛围。虽然本研究发现,当前幼儿园伦理氛围整体处于较良好水平,但伦理氛围水平的提升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尤其是农村园、民办园和低等级幼儿园,本研究发现,这些幼儿园伦理氛围相对较差。这反映出加强对农村园、民办园和低等级幼儿园伦理氛围建设支持的必要性,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幼儿的福祉。因此,本研究认为要多方同心携手,共同支持各类幼儿园在原有伦理氛围水平上不断提升与优化。在政府方面,首先应关注幼儿园中教师的切身利益,保障教师能够获得较公平的薪资待遇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提升教师的工作价值观与归属感;
其次,加强教师准入资格监督,避免鱼目混珠;
最后,加大教师伦理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提供多样化的教师专业提升渠道,尤其要增加农村园、民办园、低等级幼儿园教师外出学习名额,从而整体提升教师专业伦理素养。在相关幼教专业组织方面,要极力维护幼儿园教师专业权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如委派师德研究专家定期进园与教师讨论教师专业伦理问题,或进班给予教师伦理实践指导;
定期开展教师伦理实践调研,及时帮助幼儿园调整和完善园本师德规范。在这个过程中要格外关注农村园、民办园和低等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加强与这些幼儿园在专业伦理问题上的交流与研讨。在幼儿园方面,幼儿园自身也应不断提升建设良好师德师风的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通过团队协作文化,创设关怀导向的伦理氛围,共同构建协作友爱的幼儿园文化;
为教师提供外出参与师德培训的机会,或邀请师德标兵定期进园进行专业伦理宣讲,提高教师的专业伦理意识,增强教师对角色伦理身份的认同;
邀请法律顾问,解读相关法规,增强教师依法从教的意识;
幼儿园管理层自身也应承担与其相适应的社会责任,为幼儿园教师做出表率,让教师感受到幼儿园存在的意义是为幼儿谋取最大福祉;
在教师面对伦理困境时给予关怀并提供支持,赋予教师应对伦理问题的决策权,增强教师伦理决策信心。而在家长方面,也可以通过设立伦理家委会,讨论对于教师的专业伦理要求,及时给予园方意见反馈;
举办“亲师谢师”“园家互信圈”等关怀活动,肯定教师的劳动价值和辛劳。

(二)提高教师的待遇和保障,实现教师切身利益与幼儿园伦理氛围建设的统一

日本《教员的伦理纲领》提出,教师要维护自身生活权益,即要求正当的劳动报酬,这既是教师的权利,又是教师的义务。[44]教师所获得的劳动报酬是教师职业地位象征的重要要素,也是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必要条件。然而高承诺、低待遇的现实境遇难免会削弱教师对自身职业理想追求的动力,以及对保教工作中道德信息的觉察,进而牵制着幼儿园伦理氛围向更好水平发展。有学者指出,“无条件地否认个人合理利益的‘道德’是极其不道德的”。[45]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教师薪金待遇的重视,切实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园、民办园教师的待遇和保障。首先,拆除设置在他们面前的伦理障碍,如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高标师德伦理枷锁,鼓励他们以合理方式去追求切身利益。其次,提供一个“可追逐的对象”,如师德奖励机制,使教师们看到付出的努力可以在专业生活中获得回报。最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建立实效可行的薪酬保障制度,将教师工资保持在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之上,缩小城乡教师待遇差距,推动民办园参照当地公办园确定教师工资收入。总之,提高幼儿园教师待遇和保障,是激发教师参与幼儿园伦理建设积极性的有效途径。这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师对他者福祉负责的责任意识,也可帮助教师在勇于为他人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职业追求。

(三)建立完善的职前和职后专业伦理教育制度

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渗透在教师专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所要面对的伦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决定了教师不能仅凭经验来解决,而只有通过持续的专业伦理学习才能逐步完善自身职业道德素养,才能更好地应对幼儿园场域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因此,教育部2011年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就将“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列为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建议设置“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在本研究中,接受过职前专业伦理教育的教师占比为84.6%,总是和经常接受职后专业伦理教育的教师占比分别为32.3%和42.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中都较为广泛地开展了专业伦理教育。然而,数量上日益增多的专业伦理教育并不一定就能较好地保证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的提升,专业伦理教育的质量更为关键。已有各类正式的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大多还是在坐而论道,如有研究者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师德培训存在培训形式单一,以专家报告和系统讲授为主,以及培训内容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46]而质量低下的专业伦理教育将难以激发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进行道德反思,实现从师德理念到专业伦理实践的真正转化。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在推进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落实中应重视幼儿园教师职前职后专业伦理教育规划和支持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不断提高专业伦理教育质量。具体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鼓励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都积极开发“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课程,并将其定为必修课。二是教师专业伦理教育课程应以“全实践”理念来定位、统筹和安排,以提高教师个体伦理自主性为目的,而不仅仅是道德规则的习得。三是要打通高校和幼儿园空间、时间的藩篱,将专业伦理理论与教师专业生活实践进行全面统整、浸透。四是提供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相适应的伦理教育培训内容与方式,如通过道德叙事方式,增强新手教师对保教实践中道德信息的觉察能力;
通过伦理困境案例分析与辩论,增强熟手教师道德反思能力和伦理决策能力。五是搭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如设立官方网站,创办实体杂志,方便幼儿园教师阅览有关专业伦理的相关资料,定期对幼儿园教师在保教工作中遇到的伦理困境进行在线讨论与分析;
或是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对相关的专业伦理问题进行专业讨论,真正将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学习与幼教现场实际伦理问题结合起来,进而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实践能力。

总之,在现有的教育背景下,关注并支持各类幼儿园,尤其是弱势幼儿园伦理氛围建设,提高教师的待遇和保障,完善职前职后教师专业伦理教育支持体系是推动我国幼儿园伦理氛围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猜你喜欢 伦理量表维度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2年1期)2022-10-26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3期)2022-04-19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纺织科技进展(2021年5期)2021-07-22《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1期)2021-07-16《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1年2期)2021-02-16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8年2期)2018-08-27

推荐访问:伦理 发展现状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