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背景下耕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文/常丽红 常晓红

乡土文化包含民俗风情、传统建筑、耕作技艺、古树名木等,既要保护又需要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应当具有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感,在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中表明需要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从中也体现了对涉农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1],需要大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特别是涉农高校其专业方向与耕读教育联系较广,更需要加强其实践路径。

除此之外带有乡土的耕读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教育传统[2],具有德育、美育、强体等功能。当代大学生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更应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耕读教育是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融为一体,在我国源远流长[3],不仅体现特有的世界观,同时还传承传统文化。目前提及耕读教育较多与劳动课相联系,更甚有将两者等同。耕读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同时还具有德育、美育、强体等功能以及在内容上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乡土文化中的农业、农民等。

耕读在春秋时期就存在,例如管仲将人民划分为“士、农、工、商”这几个阶层,从阶层的划分中包含着等级秩序,在此阶段各阶层较少出现融合,少数的隐士存在“士、农”相互融合,例如诸葛亮、陶渊明等,以读为主耕为辅助,耕的目的大多为了养学;
随后隋唐阶段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有了科举制度,激发了农民读书学习的动力,促进了耕读文化的发展。近代科举制度的废除使耕读传家的价值理念和文教传统走向式微[4];
改革开放阶段农民进城务工等使得耕读之间不断发生碰撞;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不断发展,人民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的根源很多时候在乡村,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乡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其中的内容不仅涉及耕种技术还涉及丰富的自然生态、社会伦理、乡村治理以及精神信仰等,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更需要不断地重视耕读教育。

乡土文化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其中农耕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历经几千年的生产生活而总结的智慧结晶,体现着思想理念、农耕技术等。在新时代中耕读教育不仅是加强劳动教育的载体,同时也是不断弘扬、继承农耕文化的重要途径。

1.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

教育的目的除了使学生增加知识的积累,同时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建设的主力军,除了知识之外还需要在德育、美育等方面提高综合素质。耕读教育可以加强学生与三农的联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学生走进农村、了解农业,对于提升专业知识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均有助力作用,进而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2.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

涉农高校的相关专业在设置时大多是涉农,主要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耕读教育可以更直接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农村,提高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提升专业兴趣,增强服务三农的意识,也是热爱“三农”的教育方式和途径[5],为服务新农村的建设贡献力量。

3.耕读文化传承的需要

耕读文化中对耕和读的相互解释也越来越丰富,涉农高校的大学生除了对目前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关知识的掌握,同时也需要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掌握。例如二十四节气反映着季节的变化以及农事活动,是对大自然与农耕之间的研究,也是乡土文化基本常识的体现,需要不断去继承和发展。

根据走访及调研各院校发现近年对耕读教育逐渐重视,同时也依据办学理念及特色开设不同的实践课程,不断地影响和发挥作用,也取得相关成果,但有部分也存在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耕读教育中的传统农耕文化需要加强

耕读教育受本科课程或劳动课程固有的思维影响,同时目前高校所用的耕读教材较少,在课程设置方面与大学生实验课或实训课多有雷同,或者常出现重“读”轻“耕”,理论较多,实践学时有限,学生得不到更多的动手实践训练,同时缺乏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系统学习。而学生的认知中缺少的恰恰是乡土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知识,特别是涉及农政、农技、作物、养殖、土壤、水利以及习俗等内容。对历史及演变流程部分的缺失,造成学生的知识、实践以及素质教育不能较好的融合在一起,影响学习效果。同时也会影响今后在择业过程中对涉农方向的兴趣,导致大量年轻人才的流逝。

2.耕读教育中教书队伍的建设需要专业化

教师水平以及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耕读教育中不仅需要体现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技能。但目前高校教师自身教学、科研等压力较大,耕读教育的师资常出现紧张现象,导致授课人员在专业领域、教学与实践水平等多方面出现层次不齐,存在差异性。

3.耕读教育中相关授课地点需要多维化

目前高校在耕读教育中授课地点大多在教室、实验室或者学校基地,学生较少体验农村真实场景的氛围以及农业发展的现状。现实中农村有合作社、基地、示范园区等多种生产方式,耕读教育在校的授课地点缺乏多元化,导致学生面对如何有效的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解决三农领域的问题以及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往往找不到方向,提不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高校在农业人才的培养中具有明确的教育方向,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密切联系当下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不断培养切实能够解决“三农”目前出现的相关问题,这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增加知识储备以及丰富的社会实践。耕读教育是提升实践的有效路径,依据目前常见的现状,提出以下实践路径:

1.加强教材编写,不断强化农耕文化

耕读教育的内涵还涉及较多的情怀、价值以及艺术等方面,将耕读教育作为涉农高校的必修课势必需要有相关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课程设计、授课内容、作业安排的基本材料

构建耕读教育的课程教材体系,能够解决教学目标不明确、课时分配不均衡、授课内容不丰富等问题。同时在教材中需要强化农耕文化,不仅涵盖新模式、新内涵、新业态等,同时还要对传统农耕文明、乡土文化等有所涉及,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相关的脉络及发展。此外还应注意课程的设置也要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将耕读教育与专业课程潜移默化的相互融合、渗透,引导学生将研究成果应用至乡村。

2.扩大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双师”建设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种途径增加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同时扩大教师队伍的建设,支持校地、校企等合作,提升教学的实践能力。同时针对企业、地方的农林技术人才、农业种植或生产能手等进行聘用,将教学理论与实践均丰富起来,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形成互补,同时也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

3.丰富教学场所,建立多渠道的实践基地

耕读教育涉及的培养内容较多,打破学校的固有教学场所框架,通过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等不断地撬动社会资源,联合涉农高校共同组建耕读教育实践基地,不仅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学科间的交叉发展。特别是研究生能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体验大自然与农耕文化,通过调研、参观、实地操作等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以及服务“三农”的意识。

乡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而形成,通过耕读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可以深入的了解风土民情、乡土文化,不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在实践路径上通过教材、教师以及教学场所不同层面的分析,不断丰富耕读内容,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林人才。

猜你喜欢 农耕乡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农耕旧事十二韵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乡土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年1期)2020-02-07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炎黄地理(2017年10期)2018-01-31老圃作品东方艺术·国画(2015年3期)2015-08-20读《乡土中国》后感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推荐访问:耕读 乡土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