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高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价值蕴意与实施建议

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庞迪文

目前,“朋辈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开展情况不甚乐观,寄宿制高中的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之一,朋辈心理辅导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规范,发挥朋辈群体的力量,开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1.国外朋辈心理辅导发展历程。

20世纪初,由于缺乏心理学专业人员,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美国学者开始探索通过在学校内部培训学生,再通过这些学生去帮助其他学生的方式缓解人员短缺的问题。1969年,威兰德发表的关于朋辈心理辅导的研究报告被称为美国朋辈心理辅导领域的首篇论文。随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学校开始了关于朋辈心理辅导的研究与实践。20世纪70年代后,朋辈心理辅导在美国学校中开始大规模推广,并且延伸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朋辈心理互助活动,如朋辈伴读、朋辈调节等。

2.我国朋辈心理辅导发展历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朋辈心理辅导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推行。20世纪70年代,中国香港的朋辈心理辅导开始起步;
20世纪80年代,朋辈心理辅导逐渐传入台湾。起步晚、发展慢是我国朋辈心理辅导的发展特点。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学生对于心理辅导的需求与日俱增,寄宿制高中的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与问题,仅靠学校中配备的少数心理健康教师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因此,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对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适应问题。

寄宿制学校中,学生的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在高一第一学期。部分学生高中之前没有离开家庭在学校住宿的经历,无法适应集体生活;
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新学校的教学方式及管理模式;
部分学生对于突然增加的学习压力无法调适等,都是这一阶段的寄宿制高中生容易出现的适应性问题。出现适应性问题的学生表现为: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关系不良、情绪不稳定等。如果这一阶段的学生不能解决适应性问题,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心理危机,影响其今后的发展。

2.人际关系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目前学校中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以自我为中心是当代青少年的普遍特征。进入寄宿制学校后,一天中除去上课时间,其余时间都是在寝室与舍友度过,宿舍在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的同时,也让学生暴露出自己的问题。面对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同辈,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交往,也不接受自己吃亏,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而人际关系问题不能及时化解可能导致学生厌学、自卑等一系列问题。

3.逆反心理。

处于青春期尾声的高中生,虽然情绪行为反应不像初中生那般强烈,但他们的情绪还不稳定,生理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加之一周五天甚至半个月,每天二十四小时待在校园中,学生容易对校园生活产生厌倦心理,出现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师对着干等逆反心理。对于学生的逆反心理如不及时干预,不但影响学校的管理秩序,更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阻碍。

4.攀比心理。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普遍会出现攀比心理。这种攀比不是比学习,而是比吃穿用度。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由于同辈之间的互相攀比,造成他们毫无节制的消费观;
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也会因为互相攀比造成自卑心理。给学校的校风、班级的班风带来负面影响。

1.学校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由之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广博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如:教育方式单一、心理健康教师配备数量不足、学生不愿向教师寻求帮助等。寄宿制高中的学生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校园中进行的,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主要依靠学校,而学生在高中阶段面临的压力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是前所未有的,所以需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朋辈心理辅导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敢于倾诉,朋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他们不加掩饰地诉说烦恼,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2.弥补学校师资配备不足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处于摸索阶段,对于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配备还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如今,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日渐提升,学生受到各界施加的压力而无法排解,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学习、人际交往和情绪问题。压力之下,他们急于寻找专业人员进行帮助和指导,但由于学校中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不充足,所以需要朋辈心理辅导者的协助。专业朋辈心理辅导者的设置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心理健康教师的压力,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能够让心理健康教师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最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咨询手段,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好的帮助。

3.满足寄宿制高中生的实际心理需求。

在校园中,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朋辈,他们会互相分享喜悦、诉说烦恼。目前,在我国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学生对教师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不敢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导致教师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不能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朋辈心理辅导者与求助者年龄相近、经历相似,来访者会认为朋辈心理辅导者对于他们的经历能够感同身受,更有共同语言,交流中不会存在“代沟”,因此对于自己的困扰能够不加掩饰地倾吐,对于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有显著效果。朋辈心理辅导者作为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成员,更能了解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对于自己能力之外的问题可以及时反馈给心理健康教师,师生联动方可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4.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辅导。

针对上文所提到的寄宿制高中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师所能提供的是对于学生群体的教育和引导,通过开展心理剧、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大方向的引导,但对于学生个体的辅导,仅依靠心理健康教师的力量很难达成,朋辈心理辅导者则可以代替教师进行这部分工作。在平时的学习和交往过程中能够随时进行辅导,对于出现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朋辈心理辅导者能够为他们提供及时的辅导,及时排解他们心中的不良情绪,化解问题。对于出现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朋辈心理辅导者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上报心理健康教师,减少不可逆伤害的发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织起坚实的保护网。

1.成立心理社团,发展心理学爱好者。

目前,我国教育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学生在校园中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寄宿制高中生在学校的时间比普通高中生更充足,他们需要通过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释放自己的压力。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寄宿制高中生面临的心理压力更大,面对烦恼时,他们缺少家人的陪伴,更加需要专业人员的辅导。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管理和协作能力,有能力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学校及心理健康教师应支持创办心理社团或心理爱好者协会,并保证社团或协会在开展过程中的总方向正确。心理社团的创建可以吸引学校中对于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加入,不同于娱乐性社团的是心理社团更偏向专业技能的培训,心理健康教师定期为成员进行培训,为成员提供初步的心理学知识。心理社团的成立,一方面有助于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明确自己的升学目标,为他们未来进入大学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能够选拔适合成为心理辅导者的人才,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

2.制定严格的朋辈心理辅导者选拔制度,确保朋辈心理辅导的专业性。

朋辈心理辅导者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心理咨询师”,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性。首先,朋辈心理辅导者应该乐观向上、乐于助人、有耐心、善于倾听,面对来访者时,能够真诚对待来访者,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
其次,朋辈心理辅导者应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选拔之初,由于中学阶段课业负担繁重,他们可能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仅凭自己对于心理学的兴趣报名,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对报名者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经过考核,合格者予以录用;
最后,心理健康教师还要注意朋辈心理辅导者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作为朋辈心理辅导者,他们需要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来访者信任辅导者,减少辅导过程中的阻抗现象。

3.定期对朋辈心理辅导者进行培训与考核,不断提升专业性。

对朋辈心理辅导者的定期培训是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关键一环,他们的专业性直接影响到辅导的效果。心理健康教师自身在接受专业培训的同时,还要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朋辈心理辅导者,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培训内容应涵盖谈话技巧、提问技术、专业素养等方面。同时,在学期中段及尾段应对朋辈辅导者进行考核,考虑到寄宿制高中日常的课业负担以及辅导者自身需要处理的事项,考核的方式不宜以考试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会加重朋辈心理辅导者的压力,使他们对朋辈心理辅导这项工作产生抗拒心理。因此,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开展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口头进行工作总结与汇报、经验分享等方式。通过专业的培训与考核,将朋辈心理辅导者培养成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朋辈心理辅导人才,提升辅导的专业性,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大力宣传朋辈心理辅导,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

作为高中生,大多数学生对于朋辈心理辅导不甚了解,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朋辈心理辅导就是辅导者向教师“打小报告”的一种方式,或者接受朋辈心理辅导就是存在心理疾病的人。进行朋辈心理辅导的宣传,不仅是为了吸纳人才,更是为了向广大学生普及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朋辈心理辅导更多的是倾听他们的烦恼,为他们提供解决烦恼的建议,并且朋辈心理辅导者会严格遵守保密性原则,对于交谈内容会严格保密,消除学生心中的疑虑,使朋辈心理辅导能够顺利开展。

5.组建系统性的朋辈心理辅导团队。

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顺利开展,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系统性的团队支撑。第一,组建团队之初要明确学校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是团队的领导者,团队成员要服从心理健康教师的安排。第二,对于朋辈心理辅导者的选拔应从全校范围内展开,择优录取,对于朋辈心理辅导者的要求应适当严格,对于他们的心理学知识储备、辅导技巧等应有相关要求。第三,心理健康教师应建议各班班主任设置一名心理委员,时刻关注本班学生的心理动向及变化,心理委员定期应该组织开展各种班级活动,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让学生体验到班集体的温暖与力量。第四,寄宿制高中应以宿舍为单位设置一名心理观察员,心理观察员负责观察每天下课后学生们回到宿舍的情绪及状态,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现象能够及时上报。心理健康教师、朋辈心理辅导者、心理委员、心理观察员负责区域层层细化,全方位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系统性团队的建设,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走向专业化、系统化及可操作性,不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朋辈心理辅导团队的组建,能够提高全校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因心理问题造成的不可挽回的伤害。

6.朋辈心理辅导者之间应互相交流经验,共同成长。

朋辈心理辅导不是朋辈心理辅导者单打独斗的活动,朋辈心理辅导者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互相分享辅导经验,通过吸收他人的经验提高自身的辅导水平。分享辅导经验不等于泄露来访者的信息,朋辈心理辅导者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更多的是侧重方法和经验,不涉及具体案例,在开展经验交流会时,心理健康教师应在开会之初就强调要注意保密性原则,不泄露来访者资料及具体案例。在交流中,对于朋辈心理辅导者遇到的问题,心理健康教师也应该及时回应,提供解决方法或思路。在交流中,全体朋辈心理辅导者都能有所收获,共同成长。

由于种种原因,本次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对组建系统的朋辈心理辅导团队,只是提出了人员构成的建议,但如何选拔心理委员及心理观察员,怎样对他们进行培训,怎样对他们进行管理等问题还没有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其可操作性还有待验证。

近年来,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心理健康教师的数量还较为缺乏,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在今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朋辈心理辅导的具体开展形式、开展效果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朋辈寄宿制辅导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寄宿制小学推广花样跳绳的有效策略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长江丛刊(2019年10期)2019-06-03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1期)2016-06-15——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高校朋辈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探索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决策与信息(2014年33期)2014-12-1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中国火炬(2009年6期)2009-07-24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中国火炬(2009年9期)2009-07-24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中国火炬(2009年2期)2009-07-24

推荐访问:心理辅导 高中 寄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