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创业原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王静静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案例教学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学目标的清晰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延展性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重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将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最初是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开始尝试。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朗德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改变之前以讲解、背诵材料为主的“德怀特”教法,开始在法学课上使用判例进行教学,他认为有效地掌握这些原理的最快和最好的途径就是学习那些包含着这些原理的案例[1]。之后,哈佛医学院也对其传统教授方法进行改革,引入了法学院的案例教学法。1921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开始广泛推行案例教法,并成立了商业研究处,搜集、编写、开发案例,编辑出版有关案例教学原理和方法的教材。于是,哈佛的案例教学法逐渐被美国的其他大学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所效仿。

“创业原理”是为本科低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性公共必修课,课程内容主要是介绍与创业相关的基本知识,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低年级大学生基本没有工作的经历,更无创业的经历,因此“创业原理”课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在“创业原理”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引导学生剖析包含着有关创业知识和理论的真实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创业知识和理论,进而建立创业意识、养成创业思维、增强创业潜力。

开展案例教学首先需要准备案例。一项有关工商管理学院案例教学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管理类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期望度普遍较高,但对实际教学效果的认可度并不高。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意见集中在案例方面,认为案例过于陈旧、缺乏代表性、与课程联系不够紧密,使用的国外案例则存在与中国实际情况不符和案例翻译错误等问题[2]。学生要求课堂上用到的案例要新颖、具有代表性,还要与教学内容有强关联性。可见在案例教学中,准备案例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与创业相关的案例很多。国外有著名的三大案例库,即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案例库、加拿大毅伟商学院(Ivey)案例库、欧洲案例交流中心(ECCH)案例库;
国内规模较大的有北京大学的管理研究案例中心案例库、清华大学的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大连理工大学的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教师在准备案例时要做好案例筛选工作,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强关联性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我们在准备“创业原理”教学需要的案例时,主要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和原则去做的:针对同一个主题从多个角度去选择案例;
针对同一个知识点在多个平台选取案例;
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选取多个不同的案例;
使教学型案例与研究型案例为互补关系。

(一)围绕同一主题多角度选择案例

例如“创业团队的组建”一章的案例准备。这一章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业团队的内涵、创业团队的关键要素、组建创业团队的程序、创业团队的管理技巧等,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创业团队的相关知识点,掌握分析判断创业团队优劣的标准和方法,以及如何挑选、配置团队成员,如何设计团队管理制度,如何解决团队内部冲突等。教学目标偏重于能力培养。教师首先可以以“构建一个创业团队”为主题,针对相关问题,从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中选取能回应这些问题的多篇案例。我们选取的是《创业团队冲突管理的困惑:隐忍还是割舍?》和《谭木匠:从“我善治木”到“我善治本”》,这两篇案例分别提供了组建创业团队、分配队员、在业务转型阶段调整团队建设制度、在组织变革中处理创业团队冲突等角度的公司应对策略,可完整地回应如何选择团队成员、如何搭建创业团队的结构、制定怎样的团队管理制度、如何解决在创建、磨合、成熟、瓶颈期等不同阶段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等教学内容。另外,选择的案例还涉及企业在创业情境中的不同应对策略。《谭木匠:从“我善治木”到“我善治本”》这篇案例,主要介绍了谭木匠的创业团队在进行品牌升级过程中的做法。因初始设计团队对木质工艺品的研发设计陷入思维定势,管理层决定调整设计团队。他们通过举办“设计大赛”,不仅征集了设计方案,还招揽到了设计人才;
同时加强与企业外部设计团队的合作,将谭木匠前期注重木质工艺品质量的品牌定位,拓展到倾向于以人为本的创新型品牌定位之上。通过对这篇案例的学习,可将教材[3]中“创业团队的组建程序与行动标准”及“创业团队的冲突与创业团队的管理”两节的教学活动,带入谭木匠如何进行团队调整的具体情境中,弥补了教材案例的不足,也增强了学生对如何处理新老团队更迭问题的探究意愿。

(二)针对知识点的适用范围和难易程度选配案例

在“创业原理”课程中,同一知识点也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因此选取多个案例库的案例开展多情境案例教学,也是“创业原理”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应有之义。在讲解商业模式设计这一章节时,由于“商业模式”是从国外引入的概念,因此在选择相关案例去解释何为商业模式、如何设计商业模式时,分别从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中摘选了《“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实现垃圾分类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创新》,从哈佛商学院案例库中摘选了《霸蛮米粉:强大供应链构筑“无界餐饮”新格局》。我们在选取适用于国内商业模式分析的案例时,在国内的案例库和国外的案例库中,都能够找到比较符合教学预期的案例。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一些涉及本土化教学情境的教学内容,如“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这一章节,更适合选用本土化特征较明显的国内案例,国外的案例就不是那么适用了。国外的案例素材还常有语境不符、翻译困难等问题。近年来,中国的管理学者及高校教师开始认真地思索本土案例的取向和路径问题,试图建构和发展起一种适宜于本土情境的案例范式[4]。一些高校尝试自编案例,或组建各自的案例中心。相较于其他已成型的案例库,自编案例库更能适应发展程度不一、课程目标不同的创业教学需求。

同一种教学内容的内部也有难易的差别,要区分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和仅需掌握的知识点。案例的选取也要掌握难易分层的原则。例如“创业团队的组建”这一章的案例选取,对于其中较为容易掌握的“采用激励措施处理团队冲突”部分,即可选择有常规解决方案的案例。针对这一知识点,选取《谭木匠:从“我善治木”到“我善治本”》案例。这篇案例对谭木匠设计团队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案例作者认为,团队冲突产生的主要动因是各团队成员在品牌定位上的不一致,并非是团队内部成员的个人情感因素。因此,案例作者提供的解决思路是通过明确品牌定位、更新创业团队成员构成、与外部设计团队合作、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等常见的方法来处理团队冲突。其实,团队冲突产生的原因,除了认知因素,往往还有情感因素。面对这种有着较为复杂成因的团队冲突,管理层的应对策略,可以考虑更新创业团队成员构成,或进一步明确创业目标、关注团队成员的选拔、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实行有效的激励、进行良好的沟通、关注团队成员个人发展、突出领导者作用等,同时还应考虑企业所掌握的创业资源、创业团队中管理者的个人素质等非常规因素。因此,相关的案例应是包含非常规解决方案的深度分析案例。在教学中,我们选取了《新东方:离职潮引起的团队重塑》这一案例,它主要描述了新东方管理团队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重塑,最终解决了教师的离职问题。通过研讨新东方新老教师离职潮的非常规因素,即新进教师课时量少、底薪低,教学水平无法满足规模扩张的需求,教材不统一等原因背景,有针对性地采取从学校招聘、录用及培训管理,和从产品及教研管理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对这篇案例的梳理和分析,既了解了解决团队冲突的常见路径,又对团队冲突管理的复杂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适当增加教学型案例

创业教学强调给予学生解决“怎么办”的方法,因此使用的案例应是对教学有即时反应或回馈的教学型案例。但由于案例的采集与编写工作需要付出很多精力,而这又容易被忽视,高校教师就更多的倾向于选择从事研究型案例的开发,而忽视教学型案例的编写[5]。教学型案例是适合辅助教学的案例,它将管理理论运用到实际,通过构建真实的问题环境,有助于学生在案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研究型案例是为验证管理理论或发现企业实践中的新的事实和规律而开发的案例。研究型案例与教学型案例一样都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但教学型案例相对更强调的是解读者对案例的参与和拓展以及对企业实践的影响。

创业本质上是一项整体性的系统活动。对创业的认知和学习,除了要研习基础创业理论,还需要了解充满不确定性的创业实践。教学型案例中描述真实创业情境,正好提供了合适的教学情境。学生通过与教学型案例的互动,可以建构起对创业的完整认知。在“创业原理”课程中,创业思维一章的教学内容是较为抽象的。创业思维中的奏效逻辑和精益理论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仅从理论上进行辨析,辅以相关研究型案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了解两种创业思维的区别。但运用教学型案例,由于它提供了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面临的真实创业困境,以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奏效逻辑和精益理论去优化创业者的思维路径,这样取得的教学效果就会更明显一些。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创业原理”课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环节,要使学生广泛参与、积极投入对案例的学习和讨论,教师主要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

(一)引导与把控讨论方向

把控案例讨论方向,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课前准备案例时已经确立了各案例讨论的方向或角度。例如课程第二章“创新创业思维与方法”的案例准备。这一章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理解创业思维中的“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为此选取了《创业思维与资源拼凑下沙家邦如何“勇闯天涯”》这篇案例,它描述了沙家邦将“路边摊”经济转变为连锁经济的过程,理论上探讨的就是“效果逻辑”这种创业思维在创业活动中的实际应用。我们根据案例内容,结合教学目标,拟定了一二个案例讨论角度:“在何种创业情境下,你会采取因果逻辑或效果逻辑?”“如何理解‘互联网+’思维与大数据思维?”在每次案例讨论课之前,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在课程群中发布案例,并提供拟定的讨论角度,以此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避免课堂讨论因散漫无主而陷于混乱,影响教学效率。

从案例库中选取的案例,其摘要部分一般包含案例的讨论范围和讨论方向,部分案例编写者也会在文末列出讨论角度。但案例文献预设的讨论方向和角度主要是就案例本身而言,与我们选择此案例所要实现的教学目的会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发布案例时,明确提出思考或讨论的角度是必要的。教师要根据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设计讨论题,并对学生讨论或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引导。

(二)组织讨论活动有序进行

组织学生围绕案例内容、按照既定的讨论方向开展讨论活动,这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对案例的学习和思考是在课下进行的,到课堂上则要发表学习案例的体会和思考问题的结果,发表的方式可以是小组内部讨论、个人发言或小组之间进行辩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公开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思考结果,有助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共同进步。通过不同思考方式的展示比较,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交流,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会逐步深入,对相关现象的分析与认识会逐步深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和评价工作。

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创业学习小组,在案例讨论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发表意见或汇报思考结果。在一个小组汇报结束后,其他同学可以针对这个小组的汇报内容或观点提出质疑或批评。接着汇报的小组代表不能完全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内容和观点,如发现自己的认识或观点与别人是一致的,可以先声明赞同或支持哪些观点,然后侧重阐述自己赞同与支持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小组的发言顺序,并运用提问或点评的方式控制讨论活动的节奏,保证让所有汇报和讨论发言围绕学习的案例进行,沿着既定的讨论方向、从既定的讨论角度逐步推进。最后,联系课程教学任务、案例教学目的,结合学生在汇报和讨论中发表的看法以及其中存在的认识和理解上的问题进行总结或讲解。

案例教学与“手艺教学”一样都强调实践。“手艺教学理念秉持‘源于实践,回归实践’的学习哲学,围绕管理者的五种心态展开,专注于探讨管理实践的本质。”[6]但高校学生真实的创业实践很少,用学生的创业实践去验证案例教学的效果,缺少有效的创业样本。在实际教学中,检验学生在案例教学后的实践成果的方式以课后反馈为主,其中包括:将案例讨论课上的小组表现作为课程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智慧课堂进行线上总结,布置撰写创业计划书,安排参加创业类学科竞赛等。

(一)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课程反馈

案例讨论中,课堂上的时间是不够的,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会限制学生对讨论范围的展开,也会限制讨论形式的使用。引入智慧课堂中的一些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课堂案例讨论在教学时间和形式上受限的问题。智慧课堂一般被认为是使用“智能化、个性化和多元化学习服务,使用可移动的终端设备,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深度、高效、自主和开放的课堂学习模式”[7]。它的优势在于开放、高效。创业原理课程使用最多的是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授课前,除了在平台上传下一周课堂要讨论的创业案例,并在“通知”栏目中告知学生下一周课堂的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平台围绕上传的案例设置相关讨论话题,学生如果在课前已经有关于创业案例的一些看法和对案例讨论的一些要求,也可以上传观点至平台的“讨论”栏目,教师可据此及时反馈调整课堂案例讨论内容和进度。

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最主要的功能体现为授课后学生的反馈。案例讨论课堂上因时长限制,学生未能充分展开自己的观点,还有未参与讨论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看法在课后上传到学习通的创业课程“讨论”栏目中。教师和学生在非教学时间,可以在下面即时跟帖,发表反馈意见。在创业课程的案例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一方面可突破课堂案例讨论在时长和场所上的限制,将讨论的主动权让渡给学生,营造主动开放的讨论环境;
另一方面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也可将案例讨论的课后反馈和课前准备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在课堂与课后、线上与线下进行创业案例讨论的教学闭环。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反馈,也是检验案例教学效果最直接的实践方式。

(二)课后撰写创业计划书

让学生学会撰写创业计划书是创业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后将创业计划书完成、如何完成以及创业计划书写作的质量如何,这也是检验案例教学成效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课堂上组建的创业小组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案例课上的分组讨论上,更重要的还在于以小组为单位的团队协作,共同撰写一篇创业计划书。

在组建小组的课堂上,组长先构想出创业计划书的初步创意,再向同学进行创意的简要宣讲。宣讲内容包括创意的来源、创意的实施路径、团队需要的人员标准等。然后招募对此有兴趣的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完成创业小组的组建。对已有创意兴趣不大的学生可以单独成组,在课下重新组队。

每次案例讨论课上,由小组代表进行案例的自评和他评。结合每次案例讨论的主题,每个小组长汇报创业计划书的进度,以及能否从本次课上的案例中接受启发,用于本小组创业计划书的改进;
小组成员则负责讲述其负责写作的创业计划书部分,结合案例中和自己创业计划书写作的相关部分,总结分享各自计划书写作部分的经验,最后在课后共同完成一篇完整的创业计划书。

在这种创业计划书写作与案例讨论的互动教学中,案例是创业计划书写作的原始素材、实践材料,课后完成的创业计划书则能够体现学生在案例的准备和讨论之后,对于创业这门带有实践性、互动性课程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同学在讨论时提到了他们将案例的决策方法用于创业计划书写作的做法,有的是将案例的决策方法延伸,另辟蹊径,力求使创业计划更为完善。

(三)参加创业类学科竞赛

创业类学科竞赛是反馈创业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对于教师而言,在带团队参赛的过程中,可以总结实践经验,再将实践经验回馈到案例的分析点评上。创业类学科竞赛在理论和实践两个面向上,让教师将什么是创业、如何创业、创业失败后如何应对等实践性极强的课题,放入带领团队修改参赛的创业计划书、指导参赛团队等具体的竞赛环节中,深化对创业案例的理解。对于学生而言,在组团比赛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参赛来检验自己对创业原理和案例的学习效果。创业小组普遍参与的创业类学科竞赛,有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等。小组以课后创业计划书为初始版本,在案例讨论小组的基础上组建参赛团队(小组),参赛团队也可吸收其他专业或学院的学生。拿去参赛的项目,是以小组曾经完成的创业计划书为基础,经过改进完善的创业计划书,或者是原团队成员另起创意重构的创业计划书。在改进完善创业计划书的过程中,教师参与指导,并与参赛学生一起共同确定最终的参赛项目。在完成竞赛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参赛内容和表现,考察各自在案例教学中的成效。同时,通过分析总结在修改创业计划书与参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联系其他院校参赛团队成功的经验,反思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在“创业原理”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案例教学活动作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并将其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促使教师和学生从实践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创业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也在重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关系。在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案例的筛选者、讨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案例内容及学习活动的评价者,同时与学生一样也是案例的学习者、分析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同时借助案例理解和掌握创业的理论和知识。教师与学生有互动,学生与学生也有互动,在案例教学情境中便形成了多向互动的交互学习关系。

猜你喜欢 案例库计划书案例 心血管外科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及应用研究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2年4期)2022-11-29《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1期)2022-04-30国内首个海事司法案例库正式上线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案例4 奔跑吧,少年!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家庭影院技术(2021年1期)2021-03-19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家庭影院技术(2021年1期)2021-03-19基于实践应用的基坑工程设计案例库建设研究内蒙古教育(2021年2期)2021-02-12创业计划书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性探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34期)2019-12-26天骄联盟之商业计划书培训成功举办产权导刊(2018年5期)2018-09-10保持简单,不断前进第一财经(2017年43期)2017-11-23

推荐访问:教学法 原理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