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式”论证思维的理论依据和试题运用

龚南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重庆 400013)

美国《K-12科学教育框架》中明确提出在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论证技能,无论是科学家发现知识或建立理论,还是工程师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都依赖于论证技能。

论证思维是论证技能的内驱力。我国《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科学思维,如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方法,阐释生命现象,论证生物学问题,发展论证思维。

学生的论证思维和论证技能发展水平,可直观体现在是否会“解释问题”上。因此,《课程标准》中制定了相应的学业质量标准:一级水平要求达到“能用概念和科学思维方法解释简单情境中的生命现象”;
二级水平要求达到“能基于特定的生物学事实,采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方法,以文字、图示的形式,说明分子与细胞、遗传与变异等相关概念的内涵”;
三级、四级水平在一级、二级水平基础上,增加了对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概念的解释说明,并要求能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甚至“新的问题情境中”以生命观念为指导,分析生命现象,探讨生命活动的规律。三、四级水平是等级性考试(高考)的命题依据。

可见,论证思维发展的水平是“进阶式”的,而原因类题目的命制依据是评价论证思维的发展水平。教师梳理原因类题目的难度层次和特点,逐级使用这类题目组织教学,能“进阶式”培养学生的论证思维(图1)。

图1 论证思维和原因类题目的关系

2.1 向教材取经,提炼答题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运用论证思维进行语言表述的基本顺序为:陈述“生物学事实和证据”(相当于“摆事实”);
进行分析推理(相当于“讲道理”);
得出结论。这正是原因类题目的答题思路。这种叙述思路在教材中随处可见,要引导学生揣摩模仿。

例如,在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一节中,有如下表述:“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其中,“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是“摆事实”;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是“讲道理”;
“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回扣问题。

2.2 练习分解动作,强化答题思路

从答题思路来看,分解动作即“摆事实”和“讲道理”。难度相对较小的题目中,有的只需要“摆事实”,有的只需要“讲道理”,可分别进行强化练习。

只“摆事实”这类的题目中,相关提示语为“做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依据”的来源可以是题干信息、知识原理,作答时只需陈述依据,不用分析阐述,即只运用论证思维的“摆事实”环节。

【例1】(2020·山东24题节选)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3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见表1。

图2 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示意图

表1 3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

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有机农业;
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程度高。

解析:本题依据来源于题干信息,生物组分多少、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是判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指标。

只“讲道理”的题目一般是命题人有意降低题目难度而设置的,题干中已经陈述了依据,学生完成后续分析推理即可。

【例2】秸秆除了作为牛的饲料外,还可与牛粪(含大量微生物)混合堆沤进行发酵,腐熟的产物肥效提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利于农作物的吸收利用,提高产量。

参考答案: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解析:题干中已经明确提示牛粪含大量微生物,据此补充出“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然后衔接上结论即可。

2.3 练习组合拳,提升综合能力

当学生思维能力还不够时,教师将“摆事实+讲道理”的答题思路作为“脚手架”进行辅助练习,更有利于形成完整准确的表达。

【例3】(2021·全国甲卷·29题节选)细胞外的K+可以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在有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K+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摆事实),呼吸抑制剂会影响细胞呼吸供能(讲道理),故使细胞主动运输速率降低。

解析:根据K+的吸收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判断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根据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代谢的能量,推测呼吸抑制剂影响了主动运输的过程。理顺逻辑后,按照“摆事实+讲道理”的格式规范作答。

【练习1】(2021·全国甲卷·30题节选)某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dA-Pα~Pβ~Pγ)等材料制备DNA片段,所用dATP的α位磷酸基团中的磷必须是32P,原因是_______。

参考答案:dATP脱去β、γ位上的两个磷酸基团后,则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摆事实),是合成DNA的原料之一,α位磷酸基团中用32P,才能标记上DNA组分(讲道理)。

解析:本题解答建立在对dATP结构、脱氧核苷酸结构的清晰认识基础上,二者相差2个磷酸基团。PCR时,原料dATP脱掉远离腺苷的两个磷酸基团(即β、γ位磷酸基团),就成了DNA的基本单位之一,所以需要标记α位磷酸基团才能标记上DNA。

2.4 适应新情境,实现灵活运用

原因类题目中,有很多新情境、新考法,以实现对论证思维三级、四级水平的考查。

(1)对“含量”“数量”等的变化进行解释。这类情境需要在“摆事实+讲道理”基础上兼顾“来源+去路”的论证思路,如解释“某种群数量减少”,则需要在种群数量的增加方面进行“摆事实+讲道理”,还要在种群数量的减少方面进行“摆事实+讲道理”,两方面结合起来扣上“负增长”这一结果。

【例4】(题干信息见例1)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长期施用有机肥后腐生细菌增加使食细菌线虫增加,引起捕食性线虫增加,植食性线虫因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去路),减少量多于其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量(来源)。

解析:植食性线虫减少,从来源角度考虑,可能是自身增长量很少;
从去路角度考虑,可能是被捕食增多,且自身增长量低于被捕食量。理清逻辑后,规范作答。

(2)对“原因”的挖掘深度把握“就近原则”,不过度挖掘,能解释清楚问题,能衔接上题干信息即可。

【例5】(2021·浙江·26题节选)当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时,群落的总生物量将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等。

解析:首先,总初级生产量是总生物量的来源,总呼吸量是总生物量的去路;
另外,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在演替过程中变化的原因,对于本题解释来说是非必需的,本着“就近原则”,简明扼要解释清楚即可。

原因类题目作答的优秀水平是:题干信息→答案→题干问题,三者之间无缝衔接。从操作层面来讲,做好最后一步检查非常重要。检查的问题包括:审题是否清晰,信息表述是否准确,知识运用是否恰当,有没有思维跳跃,表述是否简洁,是否针对题干逐一做出了回答。

通过笔者实践检验,对原因类题目的难度和特征进行梳理,将题目练习和讲评相结合,进阶式培养论证思维,提升效果明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该将论证思维融入教学各个环节,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实验资源、试题资源等,实现论证思维的综合提升。

猜你喜欢 摆事实讲道理进阶 “讲道理”的面包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12-02怎样“就事说理”课外语文·中(2021年4期)2021-06-24提升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技巧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20年11期)2020-12-23怎么跟孩子讲道理?海峡姐妹(2019年7期)2019-07-26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领克进阶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2018车企进阶十字诀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进阶中的北汽新能源能源(2018年8期)2018-09-21讲理的八大戒律故事会(2017年24期)2017-12-26讲道理等作文通讯·初中版(2015年1期)2015-03-18

推荐访问:进阶 论证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