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意义引领下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实践

陈安妮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 福建泉州 36220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是教师制定一系列教学方针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详细解读其中相关内容可以明确:主题意义引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为最终目的,这也是我们开展一系列教学组织工作所围绕的核心立场。通过开展英语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丰富学生对国外文化形式的认识阅历,更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化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和社会演进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作用。而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英语教学,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集中,加强对课程核心内容与英语文化核心元素的理解和剖析,是一种符合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重要思维理念。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在课前应当充分挖掘文本中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清晰地理解主题意义的内涵,课中创设出与学生生活对接的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主题探究中走进文本,超越文本,走进真实生活,并抓住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实现学科育人价值[1]。

然而,当前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仍出现一些问题。首先,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更多的是通过阅读课、语法课或者写作课呈现,或单元整体主题意义探究,极少数一线英语老师会在听力课堂中关注主题意义的探究,更多的是关注到听力的解题技巧和策略以及语音和语调等其他方面。其实,听力文本本身就承载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听力课堂也应该是高中阶段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只是由于呈现方式的不同而被忽略。其次,很多老师所谓的主题意义探究经常是老师课堂的最后以总结、贴标签或喊口号等方式直接向学生灌输主题意义,缺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使得主题意义的探究最终流于表面,拘于形式。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当是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内容,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主动创造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主题意义探究的活动,以此整合课堂学习内容,引领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第三,多数英语课堂对于主题意义的探究较为表面且简单。教师应当在引领学生理解和自主探究主题意义时,从表面走向深刻,从简单迈向丰富,真正实现对主题意义的进阶式探究,才能真正在课堂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对课标的理解以及听力课堂的独特性,听力课堂要实现主题意义探究就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第一,创设出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提出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并且能吸引学生关注力和兴趣的问题;
第二,整堂课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这个主题意义进行探究,并且与提出的问题发生关联;
第三,所有的活动设计要引导学生对基于主题意义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深化对于该主题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基于该主题建构新的概念,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文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新教材选择性必修四Unit 12 Lessoon2 Aha Moment为例,展示如何在听力课堂中进行主题意义探究。

依据教材内容和语言学习的需要,教师确定本课学生探究的主题为:了解长期努力的重要性,并坚定信念,及时采取行动让你的灵感变成现实。课前,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Have you had the experience of arriving at a sudden exciting idea for a difficult problem?通过问题了解学生对突如其来的灵感的看法并要求学生利用课本里的词汇提示,如come into mind,hAppen by coincidence,emerge等,在课堂上分享与该主题相关的故事。

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提出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第一个问题,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并激活学生对该主题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情境的构建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学生在对即将面临的新事物表现得较为陌生,整体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积极性便会受到一定影响。而教师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就是将那些陌生的事物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元素,为学生的顺利学习打下一个坚实基础。因此,情境创设是一个联系学生和英语知识的转换纽带,它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因素,为整体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而教师在通过单元整体把握和该听力课的文本内容分析后,应先明确其主题意义,然后再创设与学生真实生活对接的情境,如本课中的主题意义为灵感背后所付出的长期的努力和实现灵感的坚定信念和行动,所以在导入时创设的情境为分享你生活中遇到一个难题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灵感迸发的经历[2]。

活动一:以What、Why、How为首单词预测听力内容。学生立马基于这三个疑问词提出了 What is aha moment?How does aha moment come to our minds?以及Why do some people have such aha moments while others not?

设计意图:通过预测听力内容,带着问题听力,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本课听力文本结构和大意。

活动二:第一部分听力后,通过填写挖空的文本关键性信息,掌握第一部分听力文本细节性信息,并设计层层递进的三种评价方式。第一个what 的问题,可以挖空flies into your mind,the flash of insight以及the coming of inspiration等与aha moment相关的表达。第二个How 的问题,可以根据Misunderstanding of “Aha Moment”,Dr.Bond’s opinion of “Aha Moment”,Albert Einstein的例子以及整段文本的conclusion等四个部分来设置挖空。填写完本段相关内容信息后,引导学生得出第一个结论,即通过correcting the mistaken ideas and giving examples 可以更好地了解文本提出的观点——aha moment doesn’t Appear incidentally,而这两种方法都出现了in fact,actually,instead 等表达相反观点的连接词。最后,通过设置三种递进层次的评价方式,即基于文本事实性信息的学习理解环节评价,然后是通过表格的提升对文本内容进行介绍的应用实践环节评价,最后是运用表达相反观点的连接词表达自己的aha moment的迁移创新环节评价。第一部分听力的最后,提出探究主题意义的问题,what is the essential element for inspiration?

设计意图:听力后,通过信息的填写了解学生的听力情况,并与活动一关联,帮助学生在获取细节性信息的同时了解文本结构,并引出本课听力文本的语言特点,贯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通过三种层次的评价链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而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探讨出本课的第一层主题意义,即The essential element for inspiration is long-term efforts and incredible hard work.

活动三:通过填空方式,掌握第二部分听力结构和文本细节性信息,并设计层层递进的三种评价方式。首先,听写出aha moment的四个不同阶段,即preparation,incubation,evaluation和elaboration,再通过挖空形式听细节信息。然后,设置三个递进层次的评价方式,即基于文本事实性信息的学习理解环节评价,接着是运用思维导图介绍aha moment的应用实践环节评价。第二部分听力活动后,提出探究主题意义的第二个问题,how to make your aha moment come true?

设计意图:第二部分的听力同样先听结构再听细节,并同时引出听力文本的语言特点,即表达相反观点的连接词的使用。贯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通过三种不同层次的评价链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探讨出本课的第二层主题意义,并为下一步活动作铺垫。

活动四:插入TED视频演讲“The search of Aha moment”,获取问题的答案,了解实现aha momen必须具备的坚定的信念和立即的行动,通过看和听的方式让学生获取信息,丰富学生的多感官体验,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通过小组活动评价形式选出最佳作品并展示,完成评价链的最后一环,即通过小组合作形式,选出最合理且合适的aha moment 的经历,并分享如何让你的aha moment变成现实的迁移创新环节评价。该部分活动结束后,提出探究主题意义的第二个问题,how to make your aha moment a reality?

设计意图:通过多模态形式,拓展视听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本课第二层主题意义,即The key to making your inspiration come true is a strong belief and immediate actions,促进其主题意义的多元理解,并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和个人展示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层层设计的活动,在情境链的推进下,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对本课主题意义的认识从初步感知aha moment,到表层理解其含义,到深层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到深化拓展其实现的形式,助力学生从对aha moment的认知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转化,促进知行合一,形成了由主题意义探究贯穿始终的整体性学习。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聚焦课堂,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促学功能,不仅帮助老师在课堂上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作出相对应的教学环节和设计调整,也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本课的评价从地街道高阶到素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真正实现教、学、评的有机统一。通过多模态形式的输入,使学生在听、说、读、看、写等综合语言实践活动中,打破已有认知束缚,丰富其认知体验,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有效探究和多元理解[3]。

除了以上的活动链和评价链设计外,还举例Albert Einstein、教师本人和学生的aha moment贯穿整个课堂,促进主题探究的深化。

Albert Einstein:导入环节引入本单元第一课Scientific Breakthroughs里描述E=mc²理论的发现到听力文本中发现Albert Einstein 在“theory of relativity”理论背后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实现了第一层主题意义的探究,最后通过拓展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Albert Einstein为了把aha moment变成真正的理论所体现出的专注和坚定,实现了第二层主题意义的探究。

教师本人:导入环节引入教师某次公开课的真实经历到探究第一层主题意义,所有的灵感其实是经过了两三个礼拜的思考和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第二层主题意义即当确定灵感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后,要立马付诸实践,并且坚定内心的信念。

学生:导入环节分享自己的aha moment的经历到运用表达相反意思的连接词分享经历到最后小组活动评价并展示。

本课设计的一大亮点在于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以情境链推动主题意义的整体建构。教师先创设出一个与主题相关的贴近文本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的大情境,再将大情境分解成三个成递进式,能推动主题意义探究的小情境,情境的创设既有本单元的文本素材,如本单元第一课 Albert Einstein发现E=mc²理论时的灵感迸发经历和第二课听力文本Albert Einstein 发现“theory of relativity”理论背后付出的努力整合,也有教师本人公开课的经历分享和学生自身的aha moment的经历分享,三个小情境之间相互关联,在引导学生学习、操练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实现了对主题意义的进阶式探究。

听力课堂中,通过情境链的创设、问题链的提出、评价链的促学以及活动链的设计,打破学生原有思维的桎梏,引发学生思维纵深蔓延,推动主题意义的深入探究。英语教学中,对于主题意义的探究应运用到各种课型,应贯穿于课堂始终,应在问题的提出、探讨和解决中层层深入,应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对其的理解和探究随时检测,应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多模态形式实现全面的、多元的、深层的探究,让学生在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本课听力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有意义的一天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6期)2020-12-16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20年4期)2020-07-08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成长(2020年3期)2020-05-27生之意义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2020年7期)2020-04-09Units 1—2 听力练习时代英语·初中(2018年2期)2018-05-14Units 3—4 听力练习时代英语·初中(2018年2期)2018-05-14Units 5—6 听力练习时代英语·初中(2018年2期)2018-05-14Units 7—8 听力练习时代英语·初中(2018年2期)2018-05-14

推荐访问:听力 引领 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