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咽喉反流相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朱思瑞 孙 佳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 154002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一种以中耳腔积液、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当病程>3个月时则进展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SOM)[1]。咽喉反流(LPR)相关CSOM是指咽鼓管出现功能障碍,胃内容物以液态或气态的形式经咽鼓管反流到达中耳腔,造成咽鼓管及中耳腔黏膜充血、水肿、黏膜纤毛损伤、纤毛清除能力减弱、毛细血管扩张等,从而引起SOM[2]。LPR相关CSOM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会导致病情迁延难愈,甚至出现永久性听力下降。兰索拉唑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PPI),能抑制胃酸和胃液的分泌而发挥抗反流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整体效果欠佳。咽鼓管吹张注药可以将空气及药物同时注入到咽鼓管中,既能对咽鼓管进行吹张,使咽鼓管开放,并平衡中耳气压,又能将药物作用于咽鼓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本文探究分析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LPR相关CSOM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诊治的90例LPR相关CSOM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经耳内镜检查、声导抗测试、纯音听阈检查等确诊为CSOM,且诊断符合《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3]标准;
(2)病程>3个月,且单耳发病;
(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耳道胆脂瘤、耳郭假性囊肿、耳郭软骨膜炎等其他耳道疾病患者;
(2)糖尿病患者;
(3)前1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
(5)鼻腔、鼻咽部肿瘤或接受化疗、放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9例;
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9.69±4.19)岁;
病程3~14个月,平均病程(6.02±0.59)个月;
左耳20例,右耳25例;
鼓室导抗图曲线呈B型34例,呈C型11例。研究组中男29例,女16例;
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9.74±4.21)岁;
病程3~14个月,平均病程(6.03±0.61)个月;
左耳24例,右耳21例;
鼓室导抗图曲线呈B型35例,呈C型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泼尼松片15mg,2次/d,口服7d;
头孢拉定胶囊0.50g,1次/6h,4次/d,口服7d;
日呋麻滴鼻液,1~3滴/次,3~4次/d,共7d。对照组加服兰索拉唑(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277,规格15mg),15mg/次,1次/d,连续治疗12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取仰卧位,对双侧鼻腔和鼻咽部位黏膜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从一侧鼻腔(或健侧鼻腔)将纤维喉镜置入鼻咽部,使用吸引器清理分泌物,充分暴露患侧咽鼓管咽喉,使用吸引管注导药物,对准咽鼓管咽口,插入咽鼓管15mm,先对咽鼓管吹张,空针筒经注药导管将5ml空气注入到咽鼓管内,观察到有分泌物排出后将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导注入到咽鼓管,患者感到耳充盈后,缓慢退出注药导管及纤维镜,1次/3d,共注射4次。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愈:耳鸣、耳闭塞感消失,听力恢复正常,鼓膜标志清楚,形态正常,听力恢复至0~25dB,鼓室导抗图呈A型。有效:耳鸣、耳闭塞感改善,听力部分恢复,鼓膜内陷或形态基本正常,听力提高至26~35dB,鼓室导抗图呈A型、AS或C型。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或病情加重。临床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人数×100%。(2)咽鼓管功能检测:治疗前1d和治疗6d、12d后,采用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评定,内容包括耳受压感、耳痛、耳闷胀感或“水下感”等7项,分值1~7分,得分越低,表示功能越好[4]。(3)鼓室导抗图检测:治疗12d后,在标准隔音室内使用丹麦 Madsen 公司的 ZO901 型阻抗测听仪测试鼓室导抗图,A型:峰值出现在0daPa。B型:鼓室声导抗平缓,峰值<0.3ml。C型:鼓室图形态正常,但偏负压超过-100daPa,多见于咽鼓管功能障碍。(4)不同语言频率纯音听阈水平:在治疗前1d 及治疗12d后采用NJ31纯音测听仪测定语言频率0.25kHz、1.00kHz、2.00kHz的纯音听阈水平,听力损失的划分标准:轻度聋:26~40dB;
中度:41~70dB;
重度:71dB及以上。(5)不良反应:包括便秘、腹泻、头晕、头痛、鼻出血、呼吸道感染等。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8.89%(χ2=5.344,P=0.021<0.05)。见表1。

2.2 两组咽鼓管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6d、12d后,两组ETDQ-7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见表2。

表2 两组咽鼓管功能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鼓室导抗图改善情况比较 研究组鼓室导抗图呈A型率为62.22%,高于对照组的31.11%(P<0.05),呈B型及C型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鼓室导抗图改善情况比较[n(%)]

2.4 两组不同语言频率纯音听阈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语言频率(0.25、1.00、2.00kHz)的纯音听阈值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语言频率纯音听阈水平比较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χ2=0.102,P=0.749>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CSOM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发病无性别及地域差异[5]。因咽鼓管是连接鼓室与鼻咽部的管道,亦是平衡中耳内压气压的唯一通道,因此,目前认为咽鼓管功能障碍是CSOM的主要发病机制,而LPR是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6]。人的咽鼓管内皮表面存在呼吸上皮细胞,其上覆有纤毛,LPR时酸性反流物会损伤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并可造成咽鼓管开放不完全而导致中耳压力平衡障碍,引起CSOM。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抗反流(抑酸)、疏通咽鼓管、恢复中耳内外气压平衡。兰索拉唑属于PPI,可降低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阻断胃酸分泌过程,并阻止其逆行经鼻咽部和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即通过抗反流阻断OME发病的病理过程而改善症状,但无法解除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病因,故而整体效果仍欠佳[7]。

咽鼓管吹张注药是一种通过改善咽鼓管功能,从根本上解除病变的无创治疗手段,既可通过外界施加压力将气体经咽鼓管吹入中耳,通畅咽鼓管、消除堵塞,又能将地塞米松注入鼓室内,抑制中耳炎症和变态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咽鼓管黏膜肿胀,改善纤毛运动清除功能和咽鼓管通气功能,同时,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控制中耳渗出,平衡中耳气压,促使中耳的气体交换功能恢复[8-9]。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治疗6d、12d后,研究组ETDQ-7评分低于对照组,与既往文献[10]报道相吻合。分析原因是:兰索拉唑能够抑制胃酸大量分泌,减少了进入中耳胃酸量,从而改善了胃酸对鼓室的刺激;
咽鼓管吹张注药可促进咽鼓管开放,有效改善中耳腔负压,恢复正常换气功能,二者联用可协同增效,从而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并可改善咽鼓管功能。此外,研究组鼓室导抗图呈A型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语言频率(0.25、1.00、2.00kHz)的纯音听阈值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是:咽鼓管吹张注入地塞米松可直接作用于咽鼓管和中耳腔,有效改善听觉功能。从安全性考虑,咽鼓管吹张注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鼻出血和呼吸道感染,但大部分均为轻度感染,停用或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可自行缓解,故而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LPR相关CSOM能提升疗效和A型鼓室导抗图占比,降低纯音听阈水平,改善咽鼓管功能及听力水平。

猜你喜欢 兰索拉纯音咽鼓管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3期)2022-05-10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医学概论(2022年4期)2022-04-24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21年4期)2021-07-13保持“耳朵呼吸顺畅”保健与生活(2020年12期)2020-06-23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9年3期)2019-07-12民用飞机噪声适航审定中伪纯音影响的去除方法声学技术(2019年2期)2019-05-21健听青年短纯音ABR测试结果分析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8年6期)2019-01-15短纯音及切迹噪声掩蔽的短纯音ABR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成年人纯音听阈的评估△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8年2期)2018-03-23兰索拉唑对Hp引起糜烂性胃炎患者Th1/Th2漂移的影响西南军医(2016年5期)2016-01-23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7期)2016-01-15

推荐访问:中耳炎 咽喉 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