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刊《备急总效方》对中医临床的贡献探析*

陈玲玲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上海 201101

宋刊《备急总效方》共40卷,载方5200余首,收录病种300余种,包含中风、癥积、消渴、肿满等疑难疾病,是一本颇具临床实用的大型方书。兹对其作一简单介绍,并探析其撰写特点与临床价值。

宋刊本《备急总效方》所载医方源自《证类本草》《九钥卫生方》《海上集验方》《中兴备急方》等,医方按内、外、妇、儿、五官、外伤诸病分类整理,各归条目。所引医方以宋代《证类本草》为主,此外亦载有多种已佚古籍文献内容,如《九钥卫生方》《海上集验方》《中兴备急方》等,故此书具有重要的临证研究价值和文献研究价值。由我社出版的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宋刊〈备急总效方〉校注》一书导言中已对《备急总效方》的版本流传阐述得较为清晰:《备急总效方》(一名《备全总效方》)四十卷,为宋代李朝正编撰的一部本草医方类古籍。李朝正(1096—1155),字治表,江苏溧阳人,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登进士第,历敕令所删定官,知溧水县。权户部侍郎,奉祠,知平江府,绍兴二十五年卒,年六十,官至朝奉大夫。著有《备急总效方》《类集本草诸方》等。《备急总效方》刊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后世无重刊再版或整理注释。日本“杏雨书屋”藏有《备急总效方》一部,为此书唯一传本,此本曾为清代藏书家徐乾学、季振宜所藏,后入清代宫中太医院,现藏于日本杏雨书屋。是书半页十行十六字,白口,文武边,单鱼尾。鱼尾下题书名、卷数、页码及刻工姓名。前有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李朝正所写的序。书中钤有“元恭”“徐枢”“文医司马”“乾学”“徐健庵”“季振宜印”“沧苇”等藏书印十四枚[1]。

2.1 辑录《证类本草》及多种已佚古籍文献:李朝正在此书序中说明了所载医方来源:“然《神农经》所注散漫篇秩中,仓卒难于检寻。于是亲加研究,编成门类,益以《卫生》《鸡峰》等方,及平昔所得经验载之《耆域》者,与夫海上方士所传秘之巾箱者,搜罗剔抉,聚为一书,命曰《备急总效方》。”《宋刊〈备急总效方〉校注》导言中亦对此书所载医方来源做了考证,得出结论:一是“《神农经》所注”者,即宋代重要本草医籍《证类本草》,该书是当时增补注录《神农本草经》最权威的官方医书,“李氏因感《证类本草》所载单方混杂于药物形态、产地、功效等行文之中,不便查检,故辑出单方,按病证分类列载,成为《备急总效方》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是《九钥卫生方》《鸡峰备急方》《中兴备急方》《慈济大师》《大智禅师必效方》《良方》六部医书中的单方验方,这些医书或成书于宋,或盛行于宋,但未被《证类本草》收录;
三是或来自李氏亲验亲历,或来自方士秘传,皆李氏平日细心搜集所得,《耆域》一书历代书目未载[1]。

2.2 以单验方为主,突出中医“简、便、验、廉”的临床特色:书中医方以单验方为多,突出“备急”“简易”“于药易得”的特色,与葛洪《肘后备急方》有一脉相承之意。李朝正在序言中说:“余昔乡居,见村疃细民,医药难致,稔疾而横夭者,何可胜数?思所以济其缓急,而未知夫简易之术……后闻里闬毙是疾者数人,乃知单方之可以济缓急如此……非特检寻之便,标目之广则于疾无遗,品类之多则于药易得。”其对单方疗愈疾病尤为赞赏,在此书中搜罗了不少单验方,如“其间若肉桂之治失音,桑枝之治风痹,苍耳之治丁疮,消石之治头痛,萝菔子之治上气嗽,汉防己之治目睛疼,乌臼木之治大肠关格,荆芥穗之治产后中风,皆已试之,效验如神。”

2.3 条分缕析,纲举目张:《备急总效方》总体按照内科、皮肤、五官、外科、急症、妇科(包含产后)、儿科等分类,接近现代中医内科学的分类体系,较之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已有较大不同,其病种更为丰富,分类更趋成熟。其分类体系与成书于政和年间(1111—1117)的大型官修方书《圣济总录》,及日本医家丹波康赖撰写的《医心方》(984年)颇为相似,均以风病为诸病之首,取《素问·风论》“风者,百病之长也”之意。

2.4 编写体例注重临床实用:与官修大型方书注重体系、求全而录不同,《备急总效方》宗旨在于“简易”“于药易得”,撰写方式摒弃了宋代官修方书冗长的医理阐释部分。如《太平圣惠方》每个病证均设总论,然后分证列述病源、病候;
《圣济总录》首列运气、叙例、治法等,每一个病证亦先论病因病理,次列方药治疗。而《备急总效方》则是直接切入主题,开篇即论述病证,每个病证仅引一句或两句重要典籍中的医论概括,内容侧重病名与主症的描述,后附方药与制备方法、服法等,有仿《肘后备急方》《外台秘要》等唐及以前的方书之意,简明易行,贴合临床实际。

3.1 收录病种丰富:《备急总效方》收录病种300余种,包括内科常见病证,如中风、心痛、胸痹、脾胃、痰饮、嗽、喘满、疸、头疼、大便不通、大便下血、肾气、小便不通、淋涩、尿血、血证、消渴、水气、肿满等,亦包括传染性疾病,如霍乱、伤寒(包括天行、瘟疫、时气、热病、劳复)、疟疾等。此外,还包括一些疑难病证,如癥积;
皮肤病、眼科疾病、五官科疾病、中医外科疾病、妇科疾病与产科疾病及儿科疾病、急性病症等。

3.2 对妇产科疾病的研究:中医对于治疗妇科疾病以及其他疑难杂病(如肿瘤等)颇具优势,从古方中挖掘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失为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如上所述,《备急总效方》收录了较为丰富的妇科疾病与产科疾病治方,经、带、胎、产均有涉及,且方药简洁,药味一般不超过三味。如“治妇人子藏风虚积冷,十年无子,宜用此(《圣惠》)。吴茱萸一两、川椒一两,捣罗为末,炼蜜和圆如弹子大,以绵裹内产门中,日再易之,若无所下,亦暖子藏”。此方著者择选自《太平圣惠方》,是不孕症(肾阳虚衰,子宫虚冷)的外治方法,与当今治疗不孕症用中药加外治热敷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治疗漏下(类似于今之崩漏,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的医方,多用生地、地榆、鹿茸、龟甲、桃仁等药物,以补肾滋阴、阴阳双补、活血化瘀为主。又如“治怀胎数落而不结实者,此是子宫虚冷所致。赤小豆二升于湿地种,令牙(芽)生,暴干,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此为先兆流产(滑胎)的食疗方法,可供现代临床参考。

3.3 对疑难疾病的研究:《备急总效方》开篇即载“风”类病证,认为“风疾”为诸病之首,病证包含中风、中风失音不语口噤、风痰、风痫、瘫缓偏风、风寒湿痹、历节风、大风疾及杂风等。其对中风病证的形态论述已非常接近现代中医内科学中风的概念,类似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如“治中风,瘫缓,手足嚲曳,口眼喎斜,语言蹇涩,履步不正,神验乌龙丹”。同时还收录了中风的食疗方,如“治中风偏枯,积年不差,手足瘦细,口面㖞僻,精神不爽,松叶酒”“治中缓风,四肢不收者……豉三升,水九升,煮取三升……亦可酒渍之饮”。又《备急总效方》第七卷专门论述了“癥积”的治疗,此病类似现代医学的各类腹腔肿瘤及胃肠功能紊乱等,如“治食鱼鲙及生肉住胸膈中,不消化,吐之不出,多成癥……川朴消半两、川大黄一两”,有承气汤之意。

3.4 对疫病的研究:《备急总效方》中收录了不少治疗疫病的医方和方法,如霍乱、伤寒(包括天行、瘟疫、时气、热病、劳复)、疟疾等,如“治瘟病食劳……杏人五两,酢二升煎取一升,服之取汗,差”“凡天时疫疠……常以东行桃枝细剉,煮汤浴佳”。李氏详载疫病治方,或与当时疫病时有出现相关。如景祐五年(1038年),京师开封(今河南开封)发生瘟疫,“袁氏染疾而毙已三日矣,尚未殓也”。康定二年(1041年),梓州路广安军(治今四川广安)大疫。熙宁六年(1073年),两浙路苏州常熟县“岁辙大凶,而水且旱,百里芜其八,人辙大疫,而逋且逃,十室虚其九”[2]。

3.5 记录内服、外治、食疗、药酒等多种疗法与制剂:《备急总效方》所载治疗方法多样,除了单方、验方等传统内服方剂外,还收录了外治、食疗、药酒等多种疗法,对治疗中医优势病种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治疗目疾的“羊肝圆”,即用黄连末、白羊子肝做丸服用,这是一种药膳食疗的方法。又如治疗眼赤痛,用冬青叶、黄连煎浓汤,入朴消后洗眼,属眼科病证的外治疗法。此外在妇科方面,“治妇人隐处疼痛,炒盐,青布裹熨之”,又“治妇人血风走疰,腰胯脚膝疼痛。莨菪子一两、川乌头一两、附子一两捣细罗为散,以酒煎成膏,摊于帛上,于痛处贴之,多年者不过三上,效”,均是治疗妇科相关疾病的外治验方。

猜你喜欢医方病证验方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年8期)2021-12-21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年12期)2021-04-19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中国中医急症(2019年10期)2019-05-21柳河东三历死撰述验方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良医拒传方国学(2016年7期)2016-09-21从几组医方谈西夏文医药文献的来源西夏学(2016年1期)2016-02-12良医拒传方创造(2016年4期)2016-02-01《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证的证素辨证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1期)2016-01-06甘肃:三个“验方”筑健康屏障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杜鹃花验方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16期)2014-03-01

推荐访问:探析 临床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