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中的医德思想内涵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途径和价值

付甜甜,李翠云,邵文锦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中医药文化深受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历来重视医者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中医药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关医德思想的论述,如《丹溪翁传》中有关朱丹溪人品的论述,从侧面反映出古代医家高尚的医德品质;
陈实功的《外科正宗》虽属医学专著,但其中“医家五戒”“医家十要”的论述却提到了医德方面的内容;
唐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可谓有关医德论述的典范,全文都在论述有关医德修养的问题,系统地、全面地概括了中医药文化中的医德内容。本研究以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为切入点,从当代价值观角度阐释其中的“精”“诚”“仁”“朴”4个方面的医德思想内涵,并探讨将该医德思想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途径和价值。

《大医精诚》是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第一卷,全文分五段,共一千多字,文章通篇都在介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大医”应该具备的风范和行为准则,可谓有关医生医德修养的典范之作,被誉为“东方的希波拉底誓言”[1]。本研究通过梳理总结,将《大医精诚》中蕴含的医德思想概括为“精”“诚”“仁”“朴”4个方面,并从当代价值观角度具体阐释其思想内涵。

1.1 “精”之医术精

《大医精诚》全文多次提到“精”字,《说文解字》曰:“精,择也。从米,青声。”《古代汉语词典》解释“精”意有“精诚,专一;
精通;
精微;
精力;
甚,极”之意[2]。本研究总结《大医精诚》中对于医术之精的阐释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含义:(1)医理精微需精心研究。孙思邈认为学医是“至精至微之事”,唯有用心精微者方可研习,用粗浅的思维去研习医学是极其危险的。文章开篇即说病症有表里、脏腑有盈虚、血脉有通塞,这些都需要学医者细心审察、用心思量才能辨证论治,从而开出正确的方药。《伤寒杂病论序》中也说:“经络府俞,阴阳会通;
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即人体经络、府俞、阴阳交会贯通,其中蕴含的道理既玄妙、隐晦,又幽深、变化无穷,假如不是才学高超、见识精妙的人,怎能探求其中的要旨呢?可见,医学作为一门深奥、严谨的学科,需要学医者秉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2)博极医源需精勤不倦。世间有些自认为聪明的蠢人,读了三年医书,就说世上没有其不能治的病;
等到行医治病三年,才知道世界上的病没有现成可抄的药方。因此,学医者必须广泛地、深入地探究医源、精心勤勉、孜孜不倦,这是成就“大医”的前提条件,也是“大医”的必备品质。古往今来,凡是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医”,都是将医学作为一门终身学习的学问,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无数“大医”的精勤不倦才成就了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3)疾病变幻需精确诊断。孙思邈告诫医生:“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疾病的发生错综复杂、疾病的发展变幻莫测,医生应详细考察表象症候,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过失,开处药方下针治病,也不得有偏差。精确的诊断是医生精湛医术的直接体现,也是“大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1.2 “诚”之医德诚

《说文解字》将“诚”解释为“信也”,《古代汉语词典》中“诚”有“真诚,真心;
真实,实情”之意[2]。《大医精诚》中的“诚”是针对医生的品格修养而言,作为一名“大医”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和精勤不倦的学医态度,更要有对患者真诚以待、至诚至信的服务品格和做人真实、表里如一的行为品格。本研究总结《大医精诚》中对医德“诚”的阐释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对患者真心、服务真诚。《大医精诚》第二段中的“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峻、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意思为,医生治病行医要对患者的痛苦、烦恼感同身受,内心深深地为患者感到凄切悲怆,如果有患者及其亲属前来求医,应不避艰难险阻,不怕夜深月黑,不管严寒、酷暑、饥渴、疲劳,一心前去救治,不做显示功夫的表面心思。作为一名“大医”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骨肉至亲真心对待、真诚服务,想其所想、急其所急,至诚至信地救治患者,治病救人不可心思杂乱。(2)“大医”为人需真实。《大医精诚》认为医生需奉行真实做人的准则,不可随意教训他人,也不能与患者随便调笑,或者道听途说、搬弄是非,背后乱议论,炫耀自己、诋毁同行,对自己的医术沾沾自喜。为人真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于医生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医生从事的是性命攸关的工作,必须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可浮夸或者道听途说。

1.3 “仁”之医心仁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将其视为最高的道德准则[3]。仁的内容包涵甚广,其核心是爱人。《大医精诚》中的仁爱思想更博大、更广泛,是由爱人推及爱物,再到爱众生、仁怀天下。本研究认为《大医精诚》中的“仁”包含三方面的含义:(1)仁者爱人,人人平等。孙思邈云“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即作为“大医”应该对待患者一视同仁,不分高低贵贱、长幼尊卑都应该心怀仁爱之心,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2)仁人及物,人畜同一。《大医精诚》中的仁爱不仅体现在对待患者的仁爱之心,更推及至世间的其他生命。文中“至于爱命,人畜一也”“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等论述均体现了人与动物生命平等的思想,这与现代医学伦理学的要求不谋而合。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正是遵循了“人畜同一”的仁人及物理念,在其方剂中不用生命活体做药材,均从市场上购买已经死去的来入药。(3)仁怀天下。仁者爱人,兼济天下。仁爱的最高境界是心怀天下苍生。孙思邈认为“大医”治病需“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恻隐之心,仁之端也”[4],恻隐之心是仁爱的源头,人人皆有恻隐之心,作为医生更应具备,医生只有具备了大慈大悲的同情心,才能有发誓普救天下苍生于病痛的仁怀天下之心。

1.4 “朴”之医行朴

“朴”本义指没有细加工的木料,比喻不加修饰,如朴素、朴实、朴厚、朴质。《大医精诚》中的“朴”主要指淡泊名利、重义轻财的朴素品质。《大医精诚》中言:“所以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即医生应该把治病救人当成自己的使命和本分,而不应该作为谋取钱财的手段。而且也“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即作为医生亦不可沽名钓誉,将小病大治,以此来为自己彰显名声。总之,作为“大医”应该树立淡泊名利、重义轻财的义利观,在治病救人的职业生涯中做到“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和医德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更广泛、更深入,这对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5]。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生的摇篮,“立德树人”是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育善育德资源,孙思邈《大医精诚》中“精、诚、仁、朴”的医德思想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医学院校应将该医德思想以课堂教学传授、课后实践渗透、校园文化熏陶的立体模式融入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中,使以“精、诚、仁、朴”为核心的医德思想在医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发挥提升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将“精、诚、仁、朴”的医德思想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具体途径归纳为以下3条。

2.1 发挥好课堂教学这一教书育人主阵地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技巧等医学人文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好这些医学人文课程的医德教育作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发挥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在医学人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是非要提及《大医精诚》,而是要将其中蕴含的医术上精益求精、精勤不倦;
医德上仁者爱人、诚心救人、淡泊名利的思想融入教学中。在具体的课程形式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习通、慕课、翻转课堂等,结合当前的医疗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讲授“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一内容时,可以在课前利用学习通推送一些真实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医生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对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感性认识,再提出问题:“在公众场所遇到突然倒地的人,作为医学生应该怎么做?”让学生课前思考,上课分组讨论,最后结合本节课知识对医学生在遇到此类情景时应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做出引导。

2.2 重视医德实践的育人作用,丰富实践形式

医德教育单纯依靠课堂教授很难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目标。课堂教学可通过课堂知识的传授将高尚的医德思想转化为医学生的个体意识,但是要将医学生在医德方面的个体意识转化为外在行为,使医德教育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6],就必须依靠实践教学。医德实践包括校园医德实践、临床医德实践和社会医德实践等多种形式,通过丰富的医德教育实践可以增强医德培养的实效性。在校园医德实践方面,可以开展大一新生入学教育的医学宣誓,通过庄重的宣誓仪式唤起医学生心中救死扶伤的使命感;
还可以在护士节、医师节等节日举办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临床实习也是医德教育的重要时期,学校要规范临床实习、见习管理,发挥带教教师的示范作用,把医德教育融入医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中[7]。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的第二课堂,医学院校可以举办养老院义诊、社区医学知识宣教、医德医风教育基地参观等实践活动,将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医德教育功能。

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

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医学院校加强以医德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陶冶医学生的医德情操,改善医学生的医德体验[8]。医学院校可以在校园广场、花园处设置有关孙思邈、华佗、白求恩等名医名家的雕像,还可以在教学楼走廊或教室张贴有关医德医风的名言警句、经典事迹,或者制作彰显本校特色的校训、校歌等。通过以上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道德观,增强其对生命的敬畏感和对医生这一职业的神圣感。

《大医精诚》系统、全面地概括了中国传统医德规范,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大医精诚》中蕴含的“精、诚、仁、朴”的医德思想,不仅是古代医者奉行的行医准则和道德规范,更是现代社会应该弘扬的价值取向。医学院校将其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不仅有利于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还有利于促进学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更有利于社会的文明和谐。本研究将《大医精诚》中的医德思想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价值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3.1 有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职业价值观影响未来医患关系的和谐及整个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德教育作为培养医学生职业理想、追求和操守的教育[9],对医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医精诚》中以“精、诚、仁、朴”为核心的医德思想,强调医德与医术相统一,其倡导“医术精”的医德思想有助于医学生形成严谨勤勉、脚踏实地、勤奋学习、精研医术的求学态度;
“医德诚”的医德思想有助于医学生形成心怀至诚、求实无伪、真诚待患的职业德道观;
“医心仁”的医德思想有助于医学生形成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医行朴”的医德思想有助于医学生形成不为虚名、不被利益所驱的义利观。

3.2 有利于高等医学院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医学院校是医学人才成长的摇篮,对于医学院校而言,将《大医精诚》中的医德思想融入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将培养医学知识、技能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只有将此教育目标贯穿医学教育的各个环节,才能为社会培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高水平医学人才。

3.3 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医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特殊表现[10]。《大医精诚》中“精、诚、仁、朴”的医德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涵相一致。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是涵养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初始的动力源泉[11]。以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可以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也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稳健。因此,将《大医精诚》中蕴含的医德思想融入医学教育,是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猜你喜欢孙思邈医术医德孙思邈与屠苏酒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9-11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健康之友·下半月(2020年3期)2020-04-14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课外生活·趣知识(2019年8期)2019-09-10论医术与医德的“轻重”健康大视野(2018年7期)2018-07-23孙思邈的长生之道——饮食之道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文化健康人生(2017年12期)2017-12-21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药王孙思邈学苑创造·A版(2014年8期)2014-11-15孙思邈学术思想点滴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1期)2014-03-01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卫生职业教育(2014年8期)2014-02-16

推荐访问:医德 精诚 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