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药专业产业发展探究药学类专业建设

屈晓璐 胡 倩 季芳琴 奚逢源 陶炳池

(1.台州技师学院(筹) 浙江 台州 318000;2.浙江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医药体系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和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对高质量的药品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人才是发展与创新的根基,然而传统技工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力不符合企业实际职业需求,导致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以及企业招不到符合岗位需求的员工。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药学人才、解决“用工荒”问题。必须了解医药行业发展趋势,深入企业调研,明确企业用人要求,与企业共同商议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深入融合。使毕业生更好地对接医药产业,达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链接。

医药产业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变革。经过近50年的发展,医药医化产业已成为台州经济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十三五”时期重点培育的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本市原料药远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医药市场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医药企业结构根据时代变化不断优化,形成产业集聚,产业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这意味着,相比于传统院校培养的综合性基础人才,专业的技术型人才是医药行业迫切需要的。

技工院校相比于传统普通院校在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更侧重于学生技能的掌握,学校所设专业以及学生学习的技能与社会发展需求更为贴近。但很多学校的药学教育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实训操作经验不足。大部分的实习生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弱的情况,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增加企业用人成本。此外,技工院校教师相比于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经验显得相对薄弱,限制了学生专业技术实践水平的发展。因此技工院校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有直接关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前,未充分调查岗位需求、能力要求将影响教育方向定位的准确性。此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随市场变化不断更新,一沉不变的教育模式将造成专业与职业脱节的困境。教学策略随企业需求变化而变化是学校提升竞争力的途径。

本文通过走访、书面问卷、网站查阅、电话访谈等形式,关于医药专业市场对人才需求规模及能力要求,调研了14家台州医药企业。所有企业的年产值均在2000万元以上,员工规模最大的企业员工总数达到9000人,规模最小的企业员工数为425人,平均每家企业有2662名员工。就行业整体情况而言,多数企业反映“发展状况良好”。

图一为近三年企业人才需求量的走势图。可以看到50%企业对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42.9%企业对人才需求量基本平稳,只有7.1%的企业对人才需求量呈下降趋势。关于人才需求变化的原因,所有的企业均存在“人员流失”和“业务扩张”的现象。医药作为稳定发展产业,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企业出口并没有像传统制造企业那样出现大幅下滑,反而是逆势增长。但由于外界对行业工作环境的误解,技能岗位员工流动比较大、留住有困难,转行从事其它行业者较多。台州整个医药行业一年的人才需求量为2000人左右,其中700人需要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其余1300人为大专层次的技能型人才。

图1 近三年人才需求量走势

从岗位需求量看,根据对有效调研样本的统计,技能岗位需求总量为1046人,平均每家企业需求量为75人。从岗位缺口看,41.1%的企业缺口小于20%、16.0%的企业缺口在21-30%、28.6%的企业缺口在31-40%,另有14.3%的企业缺口在和41-50%,技能岗位也存在较大的缺口。因此综合人才需求走势与岗位缺口的调查分析凸显了药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表1 岗位缺口率

本文以台州技师学院(筹)药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台州技师学院(筹)是由台州市人民政府举办,以培养高级工、技师及以上层次高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的综合性技师学院。

(一)实施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发展技工院校教育的必经之路,人社部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中明确指出:根据经济发展和就业需要,培养一流的技能型人才。深入实施校企合作。对于学校来时,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完成教学,增加学校教学实力和办学特点。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获得持续稳定的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既可以获得与实践能力相匹配的教学,与生产一线操作一致的实习以及毕业后的就业保障。通过企业合作同时解决了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企业人才招聘难以及学生就业问题,这是一个三赢的选择。

(二)推行“企业分院”办学模式。

深化“引企入教” 改革,台州技师学院(筹)药物制剂专业与浙江海正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创办“海正分院”。分院采取双主体办学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招生、商议培养课程,学校老师与企业员工共组师资队伍、一起搭建教学实践基地。达到教学与岗位能力要求的完美匹配。

学校由于场地和设备的限制,必然存在着课堂教育与实际生产操作之间的差距。将学校课堂搬到企业车间,让学生感受一线操作的职业氛围,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践,承担生产任务,在仪器使用上实现无缝对接。企业请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对学生授课。相比与学校老师,企业员工具有更为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仪器设备熟悉程度高,岗位能力要求认知明确。充分利用企业人才,增加教学实习。

(三)组建校企合作订单班,明确培养目标

开展“政校企”合作和“行校企”合作。采用“理实一体、工学结合、双师带徒”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实现课堂车间化。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学校和企业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完成与企业实际岗位对接实践知识链全过程培养。订单班可以更高效的将企业需求加入人才培养中,根据不同企业制定更加契合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发挥最大的效益。践行技能人才工作本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与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实行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实训基地与生产车间对接。学生在合作企业中实习,既可以提前接触岗位又能将理论知识外化,此外这也是企业了解学生的较好途径,基于实践反馈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作为正向的循环提升教学。学生毕业后即可去企业上岗,达到无缝对接。

(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老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式,但企业是不断发展的,仪器也在更新换代。一尘不变的教学必然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更新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通过组织教师定期去企业考察、参与企业生产、熟悉每个岗位的职能与要求、了解企业员工发展路径、晋升渠道,将这些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企业有整体的认识,明确学习任务,清晰规划人生发展路线。

医药行业和制药技术的迅速发展,结构调整的加快,技能人才总量的不足成为了阻碍企业发展以及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问题。医药产业作为台州的七亿产业之一,是人才最集中,竞争力最强的产业。为企业输送契合岗位能力的技术性人才乃当务之急。只有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性、技能型教育,基于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多元模式下,才能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探寻医药专业建设教学规律,为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对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有重要启示。

猜你喜欢台州药学校企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样板:不成熟的台州能源(2018年5期)2018-06-15台州远洲墅金色年华(2017年11期)2017-07-18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教学月刊(中学版)(2017年9期)2017-04-11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11期)2014-08-08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卫生职业教育(2014年24期)2014-05-20校企合作五反思汽车维修与保养(2014年7期)2014-04-18《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药学进展(2014年3期)2014-03-20

推荐访问:药学 产业发展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