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护生精神卫生知识水平与精神疾病态度的调查及分析

龙林子,丁久洪,向 华,张 曼,杨亲术

(1.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2.常德市康复医院/常德市精神卫生中心,湖南 常德 415000)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 年)》要求大力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要将宣传教育摆到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位置,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1]。为此,很多学者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2-7],但在目前的调查研究中,涉及高职院校在校护生的较少。高职护生作为未来医疗工作者,是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人群,也是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从业者。新冠肺炎疫情下,护士心理与精神问题更为突出[8-9],准确掌握精神卫生知识,正确对待精神疾病患者,不仅有利于维护自身心理、精神健康,还有利于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此,以常德市某高职院校在校护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其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和精神疾病态度,为高职护生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制订精神卫生知识教育宣传策略,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积极营造理解、接纳、关爱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氛围积累经验。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22 年3 月选取湖南省常德市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14 个班级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自愿参与;
(2)已完成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学习。共发放问卷702 份,回收有效问卷676 份,有效回收率为96.3%。排除标准:(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包括精神分裂、双向情感障碍等急性期患者;
(2)不能配合完成调查者。所有护生学习环境均相同。

1.2 调查问卷

(1)一般资料调查:性别、年龄、生源地及精神卫生知识获取途径(包括新闻报道、移动网络平台、报纸杂志、线下讲座、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卫生宣传活动等)。(2)从业意愿调查:调查在校护生毕业后精神卫生相关工作的从业意愿。(3)心理健康知识水平调查:采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10],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公共题目(包括疾病的病因、识别、预后、求助等)及对4 个精神卫生日日期的了解。问卷共包含20个条目,答对计1 分,答错不计分,得分越高说明对精神卫生和心理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越高。知晓率=条目得分/条目总数×100%,总体知晓率=所有条目得分/(条目总数×样本数)×100%[11],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0[12]。(4)精神疾病态度调查:采用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11],问卷内容主要测量被调查者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倾向,共12 个条目,采用5 级计分法,1~2 分说明被调查者对该条目呈负性态度,3 分为中立态度,4~5 分为正性态度。总分区间为12~60 分,得分越高,说明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越正面,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12]。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横断面调查。为保证问卷调查率和结果的有效性,采用问卷星线上发放问卷结合现场指导填写问卷的方式,在取得班主任、辅导员的同意后,利用自习课指导护生填写问卷。问卷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告知调查目的和意义,采用匿名作答的方式进行调查,被调查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现场填写问卷。问卷回收后由专人校对问卷结果,剔除无效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由问卷星自动生成、整理数据,剔除无效数据后,导入SPSS 2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用(±s)表示,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Logistics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资料和从业意愿调查结果

在676 名护生中,男生74 人,女生602 人,年龄17~24 岁,平均年龄为(19.38±0.76) 岁,生源地为农村的有559 人(82.7%),生源地为城镇的有117 人(17.3%)。精神卫生知识总获取途径为1~3 种的有240 人(35.5%),≥4 种的有436 人(64.5%),其中知识获取途径排名前3 的分别是:移动网络平台(542 人,80.2%)、新闻报道(529 人,78.3%)、学校心理卫生宣传活动(360 人,53.3%)。毕业后愿意从事精神科相关医疗、护理、照护等工作的有437 人(64.6%)。

2.2 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及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得分

护生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总分为(16.26±2.21)分,总体知晓率为81.3%,其中得分<12 分的有16 人(2.4%),按照条目知晓率从低到高进行排列(见表1)。护生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总分为(37.23±4.71)分,以条目均分3 分作为临界值,呈负性态度(1~2 分)的有23 人(3.4%),呈中立态度(3 分)的有559 人(82.7%),呈正性态度(4~5 分)的有94 人(13.9%),按照条目得分从低到高进行排列(见表2)。

表1 护生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调查情况Table 1 Survey results of mental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care knowledge among nursing students

表2 护生精神疾病相关态度问卷得分情况Table 2 Scores of attitudes towards mental Illness among nursing students

2.3 影响因素分析

将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得分和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得分作为因变量,将性别(0=女,1=男)、生源地(0=城镇、1=农村)、精神卫生知识总获取途径(0=1~3 种,1=≥4 种)、知识获取途径排名(0=否、1=是)作为自变量,代入方程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经F 检验,F=3.83,P=0.004,拟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生源地、性别的护生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女性得分高于男性。

表3 不同特征护生问卷得分情况(±s)Table 3 Scores on the questionnaire among nursi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s)

表3 不同特征护生问卷得分情况(±s)Table 3 Scores on the questionnaire among nursi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s)

项目 n 559 117生源地 农村城镇性别t P男女t P 74 602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得分16.18±2.20 16.62±2.22 1.99 0.047 15.50±2.58 16.35±2.14 3.14 0.002精神疾病相关态度问卷得分37.09±4.67 37.85±4.89 1.59 0.113 37.08±4.83 37.24±4.70 0.28 0.779

2.4 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和精神疾病态度对从业意愿的影响

将从业意愿作为因变量(0=不愿意,1=愿意),将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得分和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得分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和精神疾病态度都对从业意愿有正向影响(见表4)。

表4 从业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s 回归分析(n=676)Table 4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employment intention(n=676)

3.1 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基本达到要求

护生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总分为(16.26±2.21)分,总体知晓率为81.3%,基本达到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 年)》要求的在校师生知晓率达到80%的要求,知晓率低于采用同样量表进行调查的医学院校本科生[13]和研究生[6],符合学历层次与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得分呈正相关关系的过往研究规律[14];
与长春市某高校非医学专业本科生知晓率基本相同[4],可能是因为护生已完成大一医学基础知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学习,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且调查时间晚于长春市某高校,说明这些年来,国家在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访护生中得分<12 分的有16 人,说明部分护生精神卫生知识水平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从各条目得分情况来看,条目1、11、3 知晓率均超过95%,说明护生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情况较好,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类似[4]。这可能是因为国家、社会和学校对护生心理健康比较重视,因此,心理健康知识得到了普及。如学校会开展新生入学心理普查和新生素质拓展活动,每年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节,每月进行心理危机处理工作,包括春秋两季心理排查和一级心理危机入库护生追踪等。条目19、20 知晓率均未达到60%,说明护生对精神卫生日的了解情况不佳,可能是因为对精神卫生的重视程度不高,宣传教育的力度和广度不够。其中,条目19 的知晓率只有47.0%,可能与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和死亡文化教育缺失有关[15]。提示以后可利用世界性的节日,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如受访院校开展的“10·10”精神卫生日系列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生源地为城镇的护生问卷得分均高于农村护生,与其他研究结果类似[5,11],可能是因为城镇精神卫生工作的社会氛围较好,且与经济水平发展有关,经济水平高的地区精神疾病能得到更多关注[16]。女性的问卷得分高于男性,与很多[4-5]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女性的生理结构、激素水平、心理发育程度及情绪调节策略与男性不同,导致女性心理困扰水平高于男性,更容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17],因此女性更倾向于积极主动学习心理、精神卫生知识。

从护生精神卫生知识获取途径来看,排前3 位的是移动网络平台、新闻报道及学校心理卫生宣传活动,这与王玉杰等[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现阶段由于网络和移动终端平台的普及,护生获得信息资源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能更方便地从网络上获取更多知识。这些年国家逐渐重视精神疾病,201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颁布后,社会和媒体对精神疾病的关注度上升,相关宣传增多,但网络媒体关于精神疾病患者事件的报道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负面性。为让护生了解、掌握更客观、全面的精神卫生知识,学校可根据护生需要和特点,利用线上平台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减少护生在网络获取相关知识过程中附加的时间成本和试错成本。

3.2 精神疾病态度整体偏中立

护生精神疾病相关态度问卷得分为(37.23±4.71)分,护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整体偏中立。得分高于与采用同样量表的岳慧等[4]、徐双等[11]对非医学专业本科生和普通居民的调查结果,但低于邝仕源等[6]对医学研究生的调查结果,这可能是与高职护生的文化水平及医学背景有关。在调查中,条目均分为1~2分的有23 人,说明少数护生对精神疾病患者呈负性态度,有待改善。从各条目得分情况来看,条目6、11、9、12 得分较低,条目5、10、4、2 得分较高,说明护生虽然对康复的精神疾病患者有同情心、理解心及一定的信任度,但当涉及自身利益时呈负性态度,如在选择是否和康复的精神疾病患者建立亲密关系、工作关系及觉得康复的精神疾病患者是否值得信赖时,会采取躲避和怀疑态度,这与岳慧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我国网络媒体对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导致的不良事件案例报道较多有关,以至于严重精神疾病患者被贴上危险、暴力的污名化标签[18],加深了普通民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误解和隔阂。

3.3 护生精神卫生相关工作从业意愿不高

护生毕业后愿意从事精神科相关医疗、护理、照护等工作的有437 人,从业意愿不高,与谷利斌等[2]对本科护生的调查结果相近。调查结果显示,护生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得分越高,精神疾病态度越正向,其从业意愿越强烈。其原因为本研究调查的是护生从业意愿,对护生来说,通过学习精神卫生知识、了解精神科护理行业,可提高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及减少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19]。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增加精神科护理课程学时[20]、播放精神疾病相关纪录片、安排护生到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科室见习实习、增加与精神疾病患者的接触和互动机会,提升护生从业意愿[2,21]。

综上,护生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基本达到国家要求,但精神卫生日相关内容掌握情况不好,护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整体偏中立,部分护生对精神疾病呈负性态度,特别是涉及自身利益时,会采取回避和不信任的态度。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和精神疾病态度会进一步影响护生就业意愿。因此,高校需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利用移动网络平台及借助精神卫生日,增加与精神疾病患者接触的机会,扩展宣教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减少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树立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职业观,提高护生职业素质及护理专业技能。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选取的受访者均为同一高职院校的在校护生,代表性有所欠缺。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和精神疾病态度受教育背景和时间的影响,未来可扩大研究范围,增加医学背景和非医学背景学生的比较及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比较研究。

猜你喜欢保健知识精神疾病知晓率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2期)2022-05-13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健康体检与管理(2022年4期)2022-05-13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年12期)2021-06-09饮食干预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年12期)2021-06-09“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当代陕西(2020年17期)2020-10-28对300名产妇产后保健知识需求调查分析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小学科学(学生版)(2018年9期)2018-09-21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3期)2017-11-13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年2期)2015-12-01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年2期)2015-12-01

推荐访问:精神疾病 态度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