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建议

○陈法杰 王宁 何家龙 尚美玲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发展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与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航向。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将“文化润疆”纳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当中。文化产业在文化守正和经济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1]。新时代,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落实党中央总体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转型、要素创新、制度改革”是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思路[2],而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要素供给和制度供给水平的提升[3],创新递进机制、技术推动机制、智力促进机制为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内生动力,文化产业与优势产业资源的融合、“文化+”成为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4]。

文化产业是兵团的黄金产业,是打造兵团传播中华文化和现代文明高地[5],推动兵团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的重要战略依托。近年来,兵团文化产业稳步推进,取得了不错的建设成效,但文化精品匮乏、原创力不足、供需结构错配、产业结构失调、市场主体地位弱、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兵团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极大地削弱了文化产业对兵团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本研究以新时代为背景,以兵团文化产业为主线,重点找出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探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策略建议,有助于科学定位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方向,对提升兵团文化产业竞争力、促进兵团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与推动兵团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总结已有研究[2-3]可知,要素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制度改革是推动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核心内容。兵团文化产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也主要围绕要素、结构、制度等三个层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兵团文化产业要素水平逐步提升

1.文化产业人才素质不断提升。2010—2017年,兵团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由5 400 人增加到13407人,兵团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这为兵团文化人才数量供给提供了保障;
此外,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如《兵团文化产业人才提升及文旅融合发展培训班》《兵团文化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等,提升了兵团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文化产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为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人才要素支撑。

2.文化产业资金投入逐步加大。近年来,兵团加大文化产业资金供给要素的投入规模,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基本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从2010 年的2.176 亿元增长到2017 年的31.14 亿元,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十几倍,这凸显了兵团各级层面对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有力推进,兵团文化产业资金要素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3.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力度逐步增大。近年来,兵团也逐渐加大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比如2018 年,兵团总投资3 亿元,在兵团乌鲁木齐工业园区打造智创文化产业园;
2018 年9 月,投资总额达到60 亿元的第六师五家渠市重大文化项目“一城三馆一园”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而打造兵团文化产业创新基地是该项目建设的总目标之一。此外,2020年兵团文体局举办了《兵团文化旅游商品创新创意设计大赛》,旨在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渗透,以推动文化创意类产品的快速发展。整体来看,兵团各级层面在不断加大文化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为兵团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要素的水平提升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二)兵团文化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1.文化产业区域结构布局基本完成。为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兵团支柱性新兴产业,兵团从整体层面进行了系统考虑,构筑了“一基五园两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一基:即兵团文化传媒发展基地;
五园:即兵团文化产业园区、石河子文化产业园、五家渠文化产业园、阿拉尔文化产业园、北屯文化产业园;
两区:即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文化产业园区。目前,兵团文化产业正围绕这一布局,进行产业区域结构的调整,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和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文化产业业态结构进一步调整。兵团依托传统文化产业的优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重点发展了新闻出版、电视电影制作、演艺产业、屯垦旅游、休闲娱乐等五大传统文化产业业态,组建了报业传媒、广电传媒、电影院线集团、演艺集团等四大文化企业集团,并大力培育了文化创意、数字动漫、文化会展等新兴文化业态,促使兵团文化产业的业态结构得到一定的调整和优化。

3.文化产品结构取得初步优化。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兵团逐渐注重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大力实施“兵团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兵团戏曲传承发展扶持工程”“军垦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兵团文艺精品工程”,为兵团文化创作者提供充足的专项扶持资金,鼓励创作出更多的文化精品、文化名品,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如文学作品《西长城》荣获鲁迅文学奖;
舞剧《戈壁青春》、豫剧《戈壁母亲》等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
电视剧《沙海老兵》《大牧歌》登陆央视荧幕;
《屯垦爹娘》荣获“五个一工程奖”。

(三)兵团文化产业制度逐步完善

1.编制和实施了一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兵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支持文旅产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快转型发展若干措施》《兵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兵团“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兵团文化润疆规划》《环塔里木文化传播与共建共享工程规划》等政策文件,为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文化行政管理效能与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兵团推动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将兵团党委宣传部、文化广播电视局、兵团文化管理局三块牌子合一,文化广播电视局下设文化处和文化市场管理处,行使兵团文化管理工作的职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管办分离,提升了行政管理的工作效能,促进了市场主体的活力释放;
其次,推动“放管服”改革,建立文体局政府服务网站和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兵团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3.文化产业市场经济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兵团逐步推进文化产业市场经济体系建设。首先,兵团努力推动兵团文化产业、文化产品“走出去”;
2016—2021 年,兵团连续参加了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第十八届文博会,累计签约项目100多个,签约金额突破200 亿元,为完善兵团文化产业的市场经济体系提供了较好的助力。其次,兵团着力完善了兵团文化产品市场和兵团文化产业要素市场的建设,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改革。此外,兵团不断对市场经营主体进行培育,已经形成公有制与其他所有制并存的多元化市场主体布局,为兵团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市场根基。

(一)文化产业规模较小,总体供给水平不足

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兵团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0.02 亿元增加到2019 年25.19 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1.63%;
然而,2019年兵团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兵团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92%,这与《兵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中提出的到2020 年兵团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的目标相差甚远。从横向对比来看,2019年,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58.2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为2.02%,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44 363 亿元,占全国GDP 的比重为4.5%。由此可见,兵团文化产业在总量规模和GDP占比等方面都远低于新疆和全国水平。

以上数据均表明兵团文化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总体供给水平不足,与成为兵团支柱性产业和高质量发展产业的目标相距甚远。

(二)高端复合创新型人才较匮乏,多元投融资体系不健全

兵团地处中国西北部,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基础设施都远落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再加上文化产业资金投入有限,引人理念较滞后、留人机制不完善,导致目前兵团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拔尖人才、青年骨干人才等复合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
尤其是文化创意、文化研发、文化数字化、文化营销等人才更是匮乏,促使兵团很难将文化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和产品竞争优势,品牌化、精品化的兵团优质文化产品更是供给较少。总体来讲,高端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兵团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亟需进行大力培养与引进。

同时,相对较低的兵团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兵团文化产业不断陷入“资金投入波动较大”的困境。从兵团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额来看,2017 年为31.14 亿元(历年最高),2018 年为15.45 亿元(降幅50.4%),2019 年为10.81 亿元(降幅30%),2020 年为19.65 亿元(增幅81.8%)。由此可见,兵团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并不稳定,存在较大波动,对本来就弱小的兵团文化产业带来更多的资金困境。此外,从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来源来看,兵团文化产业中的国有投资占较大的比例,在吸纳社会资本、民营资本与外企资本方面面临着更多的制约,导致兵团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过于狭窄。总体来看,兵团文化产业资金供给要素相对不足、多元投融资体系不健全,亟需在资金要素供给和投融资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

(三)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内部结构亟需升级

从区域发展视角来看,兵团各师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2018 年,兵团文体娱产业增加值为14.0218 亿元,第八师石河子市的文体娱产业增加值为3.1577亿元,占兵团文体娱产业增加值的22.52%,位居兵团第一。而第十四师昆玉市的文体娱产业增加值为0.0222亿元,仅占兵团文体娱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是0.16%,位居兵团末位。由此可见,兵团文化产业在各师市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此外,兵团各师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各自为战,产业集群程度较低,同质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工程项目重复建设较为严重,兵团各师市之间难以形成“高效协同”文化产业链。

同时,兵团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较弱,主要以经营传统文化业态为主,以数字化、创意化为核心的新兴文化业态正处于萌芽或起步阶段,发展相对滞后;
从传统文化业态的增加值占比来看,居于兵团文化产业核心层的新闻服务、出版发行、电影电视服务等行业的增加值占比较小;
而兵团文化产业“相关层”与“外围层”行业的增加值占比较大。由此可知,兵团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存在较多不合理,新兴文化业态推进缓慢,发展层次存在诸多障碍,亟需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

(四)无效、低端供给过剩,中高端精品供给较匮乏

兵团文化产业在发展进程中,供给错配问题是制约兵团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一问题的突出表现是文化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结构性失衡与结构性过剩同时存在。兵团文化产业结构性过剩问题主要表现是无效、低端供给过剩,这可以从兵团出版行业得到验证。2019年兵团全年出版各类报纸6 890.66万份,各类期刊130.37万册,图书239 种,从图书、报纸、杂志等的供给内容来看,大多数图书、报纸和杂志的质量不高、同质化现象严重,多为无效供给或低端供给,这是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过剩问题的一个主要体现。

此外,兵团文化产业产品结构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也较为突出,主要表现是中高端、精品文化产品供给数量相对较少,大多数兵团文化产品开发方式简单粗暴、深度较浅、内容雷同度较高,难以反映各师市独特的军垦文化印记,能代表兵团各师市的原创性与特色性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综上可知,兵团文化产业产品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需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以提升兵团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

(五)文化企业规模较小,辐射与创新能力待提升

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兵团组建了广电传媒、新闻出版、数字电影院线、演艺集团四大文化企业集团,成立了新疆中建文化发展服务有限公司和三五九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26 家兵团直属文化企业。截至2020 年底,兵团现有文化企业法人单位500 余家,2900 余家文化及相关产业个体经营户。整体来看,大多数兵团文化企业更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呈现一种“散、乱、小”的发展态势;
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盈利能力差、管理手段落后、市场活力不足,成熟和上规模的现代化大型文化企业相对较少,核心企业和龙头化企业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缺少一批具备产业发展规模、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龙头型和骨干型文化企业,导致兵团文化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很难形成较强的产业内部的联动效应,不能有效形成较好的产业集群优势。此外,大多数兵团文化企业创新管理意识不强,对创新投入的资金不够,导致兵团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不能有效将优质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创新创意产品优势。

(六)体制机制不顺畅,产业政策体系不系统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兵团文化产业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虽有小幅度提升,但整体来看,兵团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主要呈现“工程师”型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的主要弊端是:兵团文化生产和分配由政府直接负责,文化粗放式管理以及文化管理制度缺位。在该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兵团文化单位政事不分、企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现象较严重,导致兵团文化产业的运营主要以行政化管理为主,市场经济手段不能充分发挥;
兵团文化机构服务意识较薄弱,办事效率较低,机构运作不够高效,导致兵团文化企业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制度性成本偏高。

同时,兵团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扶持和鼓励。多年来,兵团围绕文化产业,出台的大部分政策缺乏统筹规划,“一刀切”问题较严重,对各师市之间的区域差异性考虑不充分,政策的引领作用不强;
同时,兵团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力度较弱、政策精准度也有待提升,在专项政策和配套政策方面更是有效供给不足。从颁布并实施的《兵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可以看出,该规划在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文旅业态升级等方面给予了较全面的结构布局与优惠措施,但整体来看,该规划的政策扶持力度相对较小、精准度不足、可操作性不强,与同时期的东部沿海省市的政策扶持存在较大差距。

(一)创新资源要素供给水平,构筑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应不断创新文化产业要素资源供给水平。首先,兵团应采取大力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重视复合创新式人才培养与激励;
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构建政府资本引导、社会资本主导的新型投融资格局;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文化科技创新投入等措施,为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高水平的人才要素、资金要素和技术要素。其次,兵团应依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生产要素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的自由有序流动,建立健全由市场支配的文化产业要素供给市场体系,不断提高要素市场配置效率,全方位提高兵团文化产业全要素的生产力。总之,通过提升资源要素供给水平和优化市场配置效率,能够为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充分的资金支持和强劲的技术支撑,为兵团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要素配置和产业支撑方面的新动能。

(二)推动产业区域结构协调发展,不断升级产业形态结构

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应把产业区域结构优化与产业形态结构升级作为两个重要的抓手。

首先,在产业区域结构优化方面,兵团应遵循文化产业发展基本规律,在坚持“一基五园两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的基础上,要根据兵团南北疆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性的特征,制定适合于兵团区情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加大南疆师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兵团各师市文化产业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其次,兵团应注重南北疆间的协调创新,鼓励将北疆师市先进的文化发展理念、技术、人才与南疆师市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衔接,不断提升兵团各师市之间的协同创新绩效。最后,兵团应鼓励利用“互联网+”推进传统类文化业态蝶变,促进兵团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重点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高新科技与兵团传统文化产业有机融合。激发兵团传统文化的创造活力,不断丰富兵团文化产业的资源要素、创意内容、表达方式,形成兵团文化的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以推动兵团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扩大有效供给、增强精品供给,推动文化产品提质增效

兵团在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应着眼于提高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供给端的改革创新,通过扩大有效供给、增强精品供给的方式,推动兵团文化产品的有序完善和提质增效。首先,针对无效低端文化产品供给过剩的问题,采取大力“去库存”的措施,并注重采用现代化与科技化的经营运作方式,逐步摆脱文化产品的“低质低效陷阱”。其次,依托兵团军垦文化、红色文化、丝路文化、边疆文化、屯垦文化等资源优势,注重内容为王,讲好兵团故事,着力打造军垦文化强势品牌,增加精品供给的数量,促进兵团文化产品的提质增效。最后,大力实施“文化+”工程,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教育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农业、餐饮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衍生新的文化产业业态、延伸兵团文化产业链条、增加兵团文化产品附加值,强化兵团文化产品的品牌化、创新化、创意性,有效提升兵团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

(四)大力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和重要载体,更是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对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应强化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改变兵团文化企业“散、乱、小”的发展态势。首先,坚持“强化主体、增强活力、壮大规模、增加数量”的原则,通过不断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培育大型民营文化企业规模化发展、增加中小微文化企业数量等措施,构建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兵团直属文化企业集团为龙头、大型民营文化企业为主力军、中小微文化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市场主体格局。其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做好政府的正确引导,围绕各师市的区域文化特色,扶持一批“专、特、精”中小型示范性文化企业,塑造一批具有较好市场活力的兵团特色文化产业圈。最后,实施“个转企”工程,鼓励各类文化工作坊、文化工作室、文化艺术创意中心、文化众创空间、双创基地文化孵化项目等非法人单位,积极转型为标准的法人单位(微型企业),真正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文化产业市场领域的竞争。

(五)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发挥带头引领辐射作用

龙头企业和大型骨干企业是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6],也是文化产业市场经营主体的核心力量,对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至关重要作用。兵团直属文化企业集团是兵团实力最强的国有文化企业,位于兵团文化产业的“第一方阵”,占据龙头的地位。首先,鼓励兵团文广传媒集团、兵团演艺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依托资源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大力培养成为疆内领先、西北知名的领军型文化企业,促进兵团文化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其次,不断培育和壮大兵团大型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鼓励大型民营文化企业打破“地域、行业与所有制”的界限,促进优质文化资源、高水平文化供给要素向“实力强、特色鲜明、创新突出”的大型民营文化企业集聚,促进兵团文化产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最后,强化龙头文化企业和大型民营文化企业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带动其他中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形成较强的协作效应,打造竞争力较强的“多元化、立体化和链条化”文化产业集群。

(六)健全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在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应着力推动兵团文化产业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并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首先,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改善兵团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持续推进文化管理领域的简政放权工作、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为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塑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持续深化市场经济体系改革,通过构建“关系和谐、良性竞争与共享共建”的市场运行机制、健全文化产业要素市场、营造高品质文化市场消费氛围、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文化市场的法规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等措施,不断强化市场机制在兵团文化产业领域中的主导作用。最后,加快深化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对兵团范围内的文化企业进行减税降费、持续完善行业政策、配套金融政策、出台专项支持政策等,为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构筑完备的政策扶持体系。

猜你喜欢兵团结构性文化产业兵团记忆绿洲(2022年6期)2023-01-09兵团记忆绿洲(2022年3期)2022-06-06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8年20期)2019-01-19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工程咨询(2017年4期)2017-01-31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4期)2016-06-15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中国工程咨询(2016年3期)2016-02-13兵团在新疆农垦经济(2015年10期)2015-12-20用兵团精神凝聚兵团人的梦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文化产业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文化产业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推荐访问:结构性 兵团 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