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与策略

陈冬梅 张 晶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供需缺口逐渐扩大,个人养老金储备不足,商业养老保险应在个人养老理财规划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保险行业与养老产业具有天然的相关性,保险业务与养老服务相辅相成,险企参与多维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大势所趋。

(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养老服务供需缺口巨大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高龄化、少子化等现象凸显,机构养老资源不足,养老服务存在供需缺口,中高收入人群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升级。

1.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压力进一步加大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需求迫切。我国老龄人口绝对数量逐年攀升,目前已成为全球唯一老龄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比18.70%,较2010年上升5.4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1亿人,占比13.5%,较2010年上升4.6个百分点,已逼近深度老龄化水平(14%)。国务院《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测,203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3.6亿,占比高达25%。

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自2000年至今,从“正三角形”向“纺锤形”过渡,且大有向“倒三角形”发展的趋势。更重要的是,50~59岁的准退休人员比例接近我国总人口的15%,而5~14岁的人口占比不到13%,未来10年,劳动年龄人口增加的数量将小于老龄人口增加的数量。

2.老龄人口失能失智风险上升,专业养老护理服务需求增长

随着我国预期人口寿命的不断增加,老龄人口呈高龄化趋势,意味着需要更多手段来应对长寿风险。据世界银行数据,2019年我国人均寿命为76.9岁,至2040年,我国预期人口寿命将达80岁,8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约为21%。老年人口高龄化会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失能失智多发。另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的痴呆症患病率约为5.56%,2019年,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约为891万人,保守估计,2025年或达1100万人。对于这部分老人,家庭养老将不足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专业养老机构、护理服务将产生大量需求。

3.少子化、空巢化趋势下,未来对于机构养老的需求将提升

长期来看,出生率的下降将加速老龄化进程,同时导致家庭结构逐步小型化,机构养老的需求将会提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人口出生率15‰~13‰为少子化;
13‰~11‰为严重少子化;
11‰以下为超少子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8.52‰,向超少子化阶段发展,未来将会加重代际抚养负担。在少子化老龄化加剧的大趋势下,我国老年抚养比(大于64岁的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将加速上升,劳动人口的赡养压力不断增大,意味着寻求机构或社区养老的需求将会增加。据世界银行预测,21世纪20年代将是我国老年抚养比加速上升的时期,2025年,我国老年抚养比将突破20%,即每5个工作人口要承担抚养一名老龄人口的责任。这一指标相比2000年已翻了一倍。老年人空巢化趋势亦进一步加剧,根据《“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2020年,我国独居和空巢老年人数约为1.18亿人,空巢率(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口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约46%。

4.养老供给服务短缺,医护资源相对紧缺

由于我国养老机构发展起步较晚,企业和社会普遍对老年护理服务业、文娱业、旅游业、保险业等缺乏认知,导致相关行业发展不全面,无法形成联动,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

目前,机构养老在我国发展缓慢,养老机构床位供应不足。尽管养老服务床位数从2005年的158万张迅速增长至2020年底的794万张,但每千人养老床位数仍严重不足。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仅约30张,距离“十三五”规划35~40张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优质公立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如全国标杆公立养老院——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仅能提供1100张床位,排队登记的老人一度超过1万人,每年轮候只能入住十几人。

同时,康养医疗机构数量不足,专业化服务人才稀缺。现阶段,我国能够提供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较少,康复医院专业服务人员紧缺,无法满足老年人口的康养需求。《2021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全景图谱》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康养医院专业服务人员总计40600人,其中,执业医师12657人,注册护士23403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存在两方面的难度,一是相关专业的师资、标准、模式都显不足;
二是志愿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生源不足。

5.中高收入阶层对机构养老接受度提高,养老服务需求升级

现阶段,险企养老社区的主要目标为中高收入群体,其对养老社区的认可度在提升。根据招行私人财富报告,2020年,我国资产千万元以上的人群约300万人,同比增长14.5%。高净值人群的迅速崛起代表着消费力的提升。高净值人群年龄一般相对较高,对各类养老服务、养老保险产品有着更充分的认知和关注,对中高端养老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根据《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接受调研的高净值人群中,“肯定入住养老社区+可能入住养老社区”的人群占比大幅提升,从2015年的45%提升至2017年的65%。

未来10至15年中,高端养老社区客群将扩大,养老服务需求升级。随着享受第一轮经济改革红利的购买力较高人群(50后、60后)逐渐步入养老年龄,这部分“高知、高干、高管”群体普遍比较接受社区养老的观念并有较好的支付能力,对于高品质养老社区的需求未来将大量释放。另外,他们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也从单一的陪伴、照顾的“生理、安全需求”扩展至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从更长期来看,随着中产阶级人数增加以及人均财富的提升,这部分群体将成为未来养老社区的潜在主力客群。

(二)保险业参与多维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

在寿险行业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保险企业需突破产品同质化及费率竞争的桎梏,通过延伸保险产品上下游服务链打造“产品+服务”模式,提升保险产品差异化竞争力。养老服务与保险行业有着天然的相关性。在负债端来看,“保险+养老服务”模式整合了保险产品的金融属性及养老服务属性,可以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寿险产品和服务,增强客户忠诚度和黏性。险企投资养老社区也有利于打造完整的养老产业链闭环。从资产端来看,保险资金的长周期特征与养老产业投资特征相匹配。养老社区初期投入大,在开发和运营阶段均需要有稳定、长周期、低成本、大规模的资金作支持,现金回流速度慢,其主要盈利来自长期租金收入和资产升值。从长期看,保单收入的利差收益叠加养老社区的运营收入,“保险+养老社区”模式可以实现盈利。

1.负债端

第一,保险业和养老健康产业天然高度契合,产品开发与养老业务相互融合。保险业和养老健康产业均是为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保障,保险产品作为支付端,养老健康产业作为服务端与保险对接,即“保险+养老社区”可以实现由养老服务替代现金补偿。险资投资养老地产能有效延长产业链,建立健康和养老产业各个环节与保险保障之间的连接和增效机制,实现全生命周期覆盖。养老社区向上衔接养老险、长护险、医疗险等保险产品,同时带动下游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慢病管理、智能养老等健康产业;
保险公司可整合相关产业,为客户打造从保险产品到养老与健康服务的产业闭环。近期来看,通过挖掘细分客群养老需求,开发养老年金、专属商业养老、银发储蓄和长期护理险产品,配套专属养老服务是产品的研发方向;
远期来看,寿险公司通过投资养老产业和介入养老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医疗服务等,可获得大量的客户健康数据及养老服务数据,从而优化保险产品费率与条款,促进探索多层次的产品服务融合模式,如分档外挂模式、产品内嵌服务模式、客户专属服务定制模式等,持续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二,以养老服务权益提升产品和服务价值,促进保单销售。在寿险产品同质化、费率竞争激烈化的行业环境下,通过将养老服务与保单挂钩可以丰富保险产品的内涵,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附加服务。同时,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于险企促进寿险销售作用明显。从销售渠道看,价值率最高的是个险营销渠道;
从地域看,价值贡献最大的是城市客户。两者的交集是城市个险客户,他们不仅对“保险+养老”的接受度高,而且有较高的购买力。目前市场上与养老社区入住资格挂钩的保险产品,多是总应缴保费在200万元以上的大单或长单,主业协同效果显著。大中型保险公司,如中国人寿、泰康人寿、中国太平等已有千亿元规模的总应缴保费收入。事实说明,“保险+养老”模式对保单销售和培育绩优营销队伍具有较强的积极作用。

第三,“产品+服务”增强客户黏性,获取数据资源。“保险+养老服务”模式有利于增强客户黏性,培育客户忠诚度,并积累数据资源助力产品开发。通常而言,寿险是低频的。过去的保险服务一般集中在客户理赔阶段,在保险售出的前期与客户沟通较少,对客户忠诚度的提高没有太大帮助。保险公司通过投资养老社区,同时销售相关保险产品,将保险产品与服务相结合来增加客户和保险公司接触的频率,增强客户黏性。同时,养老社区为入住的客户提供健康管理、亚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等,包括为客户制定运动计划、营养方案、安排特色体检、体重管理等。一系列的服务目的在于让客户健康地生活,一方面更好地控制赔付水平;
另一方面增强客户黏性,助其了解公司产品和服务。建设一个既满足老年人物质需求又满足精神需求的养老社区需要相应的资金、资源匹配,寿险公司因为保费收入长期持续,能够提供长期较稳定的资金来源,在投资建设养老社区上有较明显的优势。此外,寿险公司中养老相关险种占比较高,该险种与老年群体的黏性形成天然优势,拥有一定规模的客户群和稳定的现金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保险的专业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增加附加值的同时,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2.资产端

第一,寿险的长久期与养老的长周期相匹配。寿险公司的保费资金天然具备负债久期长的特征,而这恰恰与养老产业回收周期长的特点相契合。在国内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等金融工具没有切实进入养老领域之前,保险资金算得上是唯一能与养老产业的长周期较好匹配的金融资金。保险业投资养老社区,可以使自身资产负债的久期匹配趋于合理,缓解“长短错配”的压力,降低资产负债的持有期缺口。

第二,适中的预期收益与稳定的投资回报相匹配。我国险企的养老社区布局处于初期阶段,各家险企养老社区的投资模式和定位有所不同,目前大多还处于运营亏损的阶段。投资模式上,部分险企采用重资产模式,使用自有资金建立养老社区,部分险企则采用轻资产或轻重资产结合的模式。险企养老社区的收入来源包括入门费、会员卡、月费和其他费用等,并通过给予满足条件的保险客户入住养老社区的资格、优先入住的权限和部分折扣优惠的形式来实现和保险业务的联动。投资养老社区是一种低回报、长周期的项目,从拿地、建设到推向市场,要做到收支平衡通常需要6~8年,真正实现盈利需要8~10年。“保单+养老社区”整体可实现净盈利。据相关测算,养老社区单体项目基本回报在3%以上,通过“精耕细作”或可进一步提升至4%左右的水平。而考虑养老社区为保险主业带来的新业务价值(NBEV),保险资金的综合投资回报完全可以覆盖资金成本。此外,养老地产投资长期获取稳定收益,有助于保险资金穿越经济下行周期(魏琳,2021)。

我国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起步于2007年,2015年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十多年发展,险企从完全的自持自建养老社区一条路径,演变出重资产、轻资产、轻重资产并举三种模式。其中,轻重资产并举以成本低、布局快等优势更为突出,更有可能成为险企参与养老服务的首选模式。而按照接入的养老方式差异,险企参与养老服务可分为“保单+居家养老”“保单+综合型养老社区”以及“保单+旅居养老”三种经营模式。其中,“保单+综合型养老社区”面向高净值客户,是目前险企参与养老服务的主流经营模式。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保险从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财富规划与管理、满足全生命周期的养老与健康两个方面的需求助力中国社会更好地迎接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根据中国保险学会《中国保险养老社区发展研究报告》,国内保险公司布局商业养老社区的探索实践大致可以分为借鉴探索期(2007年3月至2012年5月)、建设起步期(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和快速发展期(2015年6月至今)三个阶段。

(一)借鉴探索期(2007年3月至2012年5月)

2007年3月18日,泰康人寿提出以如家连锁酒店的模式改造养老院的创业构思。在此之后,以泰康人寿、合众人寿等为代表的国内保险公司通过考察借鉴美国、日本等海外国家养老社区商业模式和运作经验,开始探索国内养老社区的建设和经营方式。2009年11月,泰康人寿率先获得原中国保监会批准的投资养老社区试点资格,并于2010年3月成立了国内保险业首个养老社区投资实体——泰康之家。2010年,原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和《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明确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医疗机构和养老实体。同年12月,由合众人寿投资建设的“合众人寿健康社区”一期项目在武汉市蔡甸区正式动工。2012年4月,泰康人寿推出国内第一款将保险产品与养老社区相结合的综合养老计划——“幸福有约”终身养老计划;
同年5月,“泰康之家”生活体验馆对外开放。

(二)建设起步期(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

经过探索与尝试,国内保险公司参与养老社区建设的思路逐渐清晰,泰康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太平等多家保险公司的养老社区项目先后开建。2012年6月,泰康之家·燕园和新华家园养老社区项目先后奠基;
同年9月,中国平安养生养老综合服务社区落地浙江桐乡,总投资规模达170亿元。2013年7月,合众人寿与养老社区挂钩的保险产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包括“合众乐享优年生活”年金保险、“合众颐享优年生活”年金保险两款产品;
同年10月,“合众优年生活养老社区”在武汉正式落成,这是我国第一个落成的保险养老社区,也是首个借鉴美国“AAC(活跃长者社区)+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模式的复合型养老社区。2014年10月,中国太平“梧桐人家”国际健康颐养社区项目在上海正式开工。根据原中国保监会2014年发布的《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白皮书》,截至2013年底,共有5家保险机构投资11个养老社区项目,计划投资额达到163亿元。

(三)快速发展期(2015年6月至今)

泰康人寿、合众人寿、中国人寿、中国太平等公司的养老社区加快布局和建设,其中泰康人寿、合众人寿同时有多地养老社区开工建设,一些公司通过轻资产方式介入养老服务业。根据泰康之家官网消息,2015年6月,泰康之家·燕园在北京市昌平区开园,投入试运营。此后,泰康之家旗下养老社区项目接连落地,截至目前已经有燕园(北京)、楚园(武汉)等13家养老社区投入运营,并在全国27座城市完成布局。2016年12月,合众人寿斥资2亿元收购上海长青藤颐养院、南京欢乐时光老年公寓等长三角地区共7家养老院,成为国内首家收购养老院股权的保险公司。根据国寿嘉园官网消息,2016年,中国人寿正式发布旗下健康养老品牌“国寿嘉园”。截至目前已有乐境(天津)、雅境(苏州)、博鳌乐城馨苑康养中心(海南)等项目开业。根据中新网报道,2021年5月9日,中国平安发布“平安臻颐年”康养品牌及首个高端产品线“颐年城”。根据新华保险官方公众号消息,2021年5月18日,新华保险首个大型CCRC新华家园·颐享社区在北京延庆举行亮相仪式,标志着新华保险养老产业布局中的“乐享”“颐享”“尊享”三大社区产品线全面落地。

目前众多险企纷纷入局养老社区市场,截至2021年6月,市场上已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大家保险等13家保险机构投资的近60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于北京、上海、海南、江苏、广东等东部沿海以及中部的20余个省市区,床位数超8万张(于文哲,2021)。截至2020年9月末,保险资金通过直接股权和间接股权投向产业方向为养老及养老产业上下游医疗、健康行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2347.82亿元。

目前我国龙头险企的养老社区整体上以高端养老社区为主,除了提供日常的照护服务外,通常都会配套有一系列的娱乐休闲设施,除满足老年人的社交和精神需求外,部分社区同时会配备医疗机构等资源。

但各个险企参与建设的养老社区在具体定位上有所区别。例如泰康基本完全采用CCRC模式,即一个社区内同时提供独立养老、协助养老、专业护理和记忆照护等不同的类型,覆盖老年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国寿嘉园的四个项目均以度假型活力养老社区为主;
新华的三个项目分别定位为康复护理型养老机构、度假型活力养老社区和大型CCRC。

从需求侧角度来看,目前各类别的养老社区入住率出现了“冷热不均”的状况,活力型社区入住率不高,而护理型社区则“一床难求”,新华保险旗下的养老社区入住情况就佐证了这一点。从目前的情况看,医养结合的养老社区才有前景,而且这种趋势未来会越来越明显(朱艳霞,2021)。

(一)解决人才难题,帮助养老服务业提质增效

护理人才招不进、留不下、缺培养是养老服务业面临的人才难题。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约2.54亿老年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4000万人,对应产生600多万名养老护理员需求,但目前仅有50多万名从事养老护理的服务人员(国家卫健委,2021),供需严重不平衡。即使招来了养老护理人才,险企也面临人员(尤其是年轻护理员)流失问题。根据麦可思追踪调查,全国范围内接受养老职业教育的学生到岗后第一年流失率约为30%,第二年达到50%,第三年接近或超过70%,这从侧面反映了护理人员流动性强的现状。与此同时,针对存量的护理员,继续教育和培训缺失。大部分险企投资的养老社区,虽然要求护理人员持证上岗,并且接受过规范的岗前养老护理培训,但企业不太重视在职期间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护理人员对老年危重疾病的预警预判知识和能力较弱,大多依靠经验判断。

人才是解决医养难题的重要发力点,险企可从提高增量、盘活存量的角度切入,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成立学生实训基地等措施提高护理人才增量。险企可与职业学校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人才,同时开放自身拥有的实体养老社区作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带薪实习场所,增加其对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的熟悉度,提升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度。同时,加强与高校的联动,成立老年学、护理学专业科研活动基地,从中遴选合适的管理人才。此外,险企可以利用区域经济阶梯差,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招聘优秀的护理人才。

建立科学的在职培训与薪酬激励机制,提高护理人才专业技能。从存量角度来看,险企可与医院、康养机构等专业机构定向开发培训课程,提供全职业周期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才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水平。与此同时,建立科学可量化的绩效考核体系与薪酬激励机制,充分尊重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深化与外部医院的合作层次,承接部分执业医师、护士到养老社区设立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促进医疗资源配置优化。

(二)以科技为抓手,破解医养难题

智慧养老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养压力,而从险企投资的养老社区建设来看,其中智能化的提升空间较大。整体而言,养老社区智能化程度低、产品更新较慢,更多停留在健康指标与摔跤等意外监测方面,较少涉及如照料、健康服务等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的领域。而在餐饮服务、娱乐健身等其他配套服务上,养老社区智能化的劣势更加明显。险企智能化改造意愿低也是一个难题,智能产品单价高、更新迭代较快不利于险企成本控制。

重视对智慧养老服务的创业投资,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养老服务智能化能实现机器替代,压缩人员需求。此外,慢病保险、癌症复发险等产品的创新和已有产品的优化需要大量数据支撑费率计算,险企可通过智慧养老设备搭载的传感器等设备,获取所需数据,实现更加精细的客户分层和提供更为充足的风险保障。为加速智慧养老服务发展,险企可作为普通合伙人(GP)成立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或作为有限合伙人(LP)携手创投,助力智能医养科技企业孵化,待其技术成熟后接入养老社区,赋能保险养老服务。除智能医养硬件以外,互联网医院平台也是科技助力保险养老服务的重要方向。互联网医院能打破地域、时间的限制,保障更广泛人群,满足更多元的医疗需求,而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又能提升分级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质量,让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加触手可及。

(三)加快产品与服务标准制定,完善保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除了资源层面问题,产品与服务标准的缺失也是困扰险企推进优质养老服务建设的一大难题。一般而言,老年人通常使用存量财富与自身退休后的收入支付养老相关开销,其中商业养老保险金是退休收入的重要来源,而目前我国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独大,保险与养老服务要进一步融合,就必然要依靠保险产品创新解决扩充支付渠道,提升老年人养老支付能力。养老服务关联行业、产品丰富,缺乏统一明确的服务标准,险企难以管理、监督。尤其在轻资产模式下,险企作为养老服务购买方,并未建立对护理、医疗、餐饮等服务供应商的明确标准化考核体系,以区分及格供应商与满分供应商,同样也没有对应的激励机制促进供应商提高服务质量。同时,服务标准是促进生态圈下游企业资质互认、资源流通的重要一环,能帮助推动下游企业业务合作,如养老机构的床位互认、多地点体检等,实现客流、信息等资源的流动。而产品、服务标准的制定可从加强定量数据搜集、借鉴国际经验及促进生态圈企业交流三方面入手。

1.险企应加强养老服务数据搜集,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

长期护理保险作为养老服务的支付端的重要来源,其全国统一的评估标准在2021年8月的《关于印发〈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标准》)中首次得以明确。但从长期来看,《标准》在建立多重评估机制、护理等级细化方面有待加强。《标准》的细化需要定性经验与定量数据支撑,保险公司可围绕疾病发生率、恢复期长度、护理费用率等关键指标,以养老社区为接口积累经验数据。同时,充分利用相关数据,为长期护理保险费率厘定、保险限额确定、责任认定等方面提供优化数据支持。

2.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如准备金等运营机制,加快完善养老产业布局

在保险养老社区运营方面,行业缺乏细致、统一的服务及运营标准,既难以保障客户权益,又不利于将险企在养老层面的无限责任变成有限责任。险企可借鉴美、英、日、欧盟等地的养老机构服务标准,搭建国内行业标准。以美国为例,多数州要求建立CCRC准备金制度,其中宾夕法尼亚州规定CCRC准备金不得低于未来12个月内到期的抵押贷款本息或10%的年度运营资金。国内险企可参照该标准,建立准备金制度,增强抗风险能力,维持养老服务良性运营。此外,参照国际成功的险企经验,国内险企应加快完善养老产业布局,探索发展涵盖多种保险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养老保障计划,逐步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康养结合、医养结合等综合养老保障计划。

3.借助第三方评估机构与供应商交流会,加强养老生态圈企业资质认定与交流

在“保险+养老”生态圈建设方面,保险企业可借助第三方评估机构,搭建服务提供商资源库及评级标准,同时通过供应商交流会、老年运动会等方式,加强保险与下游企业、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流,促进资源流动。

(四)加大政策支持与引导,助力养老服务业稳健发展

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而我国养老产业现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土地、税收优惠政策更多向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倾斜,对营利性养老机构支持力度不足,养老服务综合监督制度亟待完善。

1.“拿地难”“用地贵”成为保险参与养老服务面临的首要挑战

土地是制约保险养老社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暂无符合养老土地用途的专项分类,只能以医疗卫生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名义取得土地使用权,用地性质不清晰压缩了供地来源。此外,用地性质混乱也会影响企业经营与政府监管。土地性质直接决定了土地的使用年限,如医疗卫生用地期限(50年)是低于居住用地(70年)的,这将推高摊销到每一年的土地成本,不利于险企控制成本。除用地性质不明晰外,保险机构投资的养老项目大部分通过市场化的招标、拍卖、挂牌方式获取土地,用地成本高。

2.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规则与对应的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养老关系人民福祉,因此养老金融极其注重资金安全性与稳健性。如何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破局第一支柱独大的困境,推动个人养老观念转变,逐步从储蓄养老向投资养老转变,树立长期稳健增值的养老金投资理念,政府作用尤为重要。整体而言,现行保险资金运用规则有待完善,商业保险资金缺乏监管评价指标倒逼险企规范资金运用,市场准入规则有待厘清。

3.政府的税收优惠等补贴支持力度需要提高

在税收政策方面,目前已减免保险养老社区中养老服务收入的税费,但老年人交纳的租金部分无法享受税收优惠。另外,针对保险养老社区中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税费大头,优惠力度仍需加强。以房产税为例,欧美国家CCRC和AAC模式均不需要缴纳房产税,而我国保险养老社区(尤其是重资产模式建设的养老社区)多为自持房产,缴纳的房产税额度高(周延礼,2019)。而在政府补贴方面,北京、芜湖、中山等地的地方政府针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床位补贴和运营补贴,但险企投资的养老社区为营利性养老机构,无法享受上述补贴。

4.医疗资质、医保定点等多头管理影响“医养结合”深度

医疗是保险养老服务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深度的重要因素。在现行制度下,“医养结合”中的医疗、养老领域分属卫健部门、民政部门进行审批管理,而涉及费用报销等事宜则由人社部负责。各部门的职责界定有待进一步明确,形成针对“医养结合”机构的统一监管标准,否则多头管理容易产生漏洞,引发“骗保”“套保”等行为。

(五)政策建议

为更好地调动市场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解决险企在参与养老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土地、税收、医疗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加强养老用地管理

政府可加快研究养老专项用地可行性,结合养老社区医疗、健身等非营利配套用地与营利用地并重的特点,出台相关土地配套细则。

2.规范养老金融运营活动

政府可完善现行保险资金运用规则,逐步建立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监管评价指标体系。此外,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初期,可考虑对个人养老金的投资管理人准入设置一定门槛,从公司实力、投资能力和养老金管理经验等方面遴选出合格投资管理人,发行产品进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产品库,保障养老金安全性。同时,应对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合格产品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和规范标准,保障人民养老资金安全。

3.加大税收优惠及补贴

保险参与养老服务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税收优惠、运营补贴等支持能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政府可加大对营利性养老机构租金、房产税的税收减免力度,并可对标非营利性养老机构,适度给予建设补贴、床位补贴和运营补贴。

4.尽快出台养老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医养结合”多头管理问题,民政部、卫健委、人社部等职能部门要加强横向联系,同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规范市场行为及明确各部门职责范围提供法律支持。

5.保险养老社区加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目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已有49个试点城市,鼓励保险养老社区加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一方面能疏通保险养老社区支付渠道,牵引长期护理体系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能以更广泛的数据支撑精准测算,帮助完善长期护理保险运营。

6.加快研究将养老服务资产纳入公募REITs底层资产

从国际经验来看,REITs是美国养老住宅和专业护理院的主要投资人,是引导中长期资金参与养老服务的有效途径。2021年6月,我国首批9只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产品在沪深交易所上市,成为资本流向流动性较弱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又一渠道,也为养老服务纳入REITs底层资产提供了有益参考。因此,为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更为顺畅的养老投融资闭环,政府可从REITs入手,尽快将养老服务纳入REITs底层资产,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

猜你喜欢养老社区服务社区大作战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3D打印社区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3期)2020-03-25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养生不是养老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养老更无忧了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推荐访问:保险业 体系建设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