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影响]装一个心脏起搏器多少钱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6-2511-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相关医学知识,还未在广大患者及健康人群中普及,许多患者对于这种新技术新疗法存在着疑虑、焦虑、恐惧心理,尤其是老年患者,术前会产生严重心理负担。为此我科对施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老年患者,给予术前心理干预措施,缓解心理负担,减轻疼痛异物感,取得了术中术后积极配合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对65例老年患者施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这些患者无出血凝血障碍,无精神疾病史,无语言、意识障碍,无手术禁忌证。按照随机化原则分成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男38例,女27例,平均年龄(67.8±3.1)岁。患者在导管室局麻下施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1.2 方法:在术前2天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后,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术前1天和术前继续跟踪随访,巩固干预效果。心理干预内容有:疾病的相关知识,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的必要性, 安装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方法,术前不同的心理状态,对手术中的配合和术后的恢复的影响,简明扼要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讲解麻醉及手术的相关知识,术后监护,讲解伤口疼痛的处理,术后注意事项,让做过此类手术的患者介绍经验,建立病友间的情感支援,推动病友间的相互交流,以减轻患难者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2 结果(见表1~3)
  
  
  
  3 讨论
  
  3.1 术前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焦虑恐惧:起搏器植入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使患者产生明显的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引起生命体征及情绪变化,甚至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在实施心理干预过程中,我们讲解导管室的环境、周围条件,如何禁食、禁水、用药,介绍麻醉方式,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向患者解释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同时请康复的患者介绍经验,消除术中的疑虑和担心。并赠送适当的资料以增强书面指导。临床护理实践证明,切实有效的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的情绪,对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2 术前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患者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有的并发症可以通过加强自我防护来避免的。因而,应让患者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可以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生活;另一方面,即使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患者可以基本辨识,从而争取治疗时间,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3.3 术前心理干预可以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后,有的患者害怕疼痛及电极脱位,不敢活动,易造成尿潴留、便秘、关节僵硬或疼痛。我们采用放松技术,减轻疼痛,转移注意力,必要时给予止痛剂。采取24 h内保持卧位,限制活动,24~48 h嘱患者取半卧位,48 h后床头抬高15~45度,72 h后允许患者下床活动,早期采用床边坐椅,术后3天若病情稳定,可床边坐椅10~20 min,每日1~2次。行走活动可促进术后康复,早期可床边行走,其后在病室行走5~10 min,每日2次以后逐渐延长时间,并配以医疗体操及太极拳,要求运动强度适量,不宜过快。同时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肩关节前后适当运动,但不宜做振动较大的活动或用力过度。
  3.4 术前心理干预有助于消除患者悲观、消极的情绪,激发生存欲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通过术前心理干预,能够与患者相互沟通感情,使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更加信赖医护人员,增加可信度。实施心理干预过程时,鼓励患者家属陪伴与参与,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收稿日期:2008-03-31

推荐访问:起搏器 植入 术后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