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的症状 [慢性结肠炎42例临床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08)-2-0125-01   【关键词】 慢性结肠炎 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9年~2003年共治疗慢性结肠炎56例,其中治疗满3个月,资料完整者42例,现小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20~30岁7例,31~40岁18例,41~50岁13例,51岁以上4例,病程:1~5年18例,6~10年24例。每日大便次数:3~5次30例,6~10次12例,大便性质:粘冻者17例,挟有鲜血者8例。肠鸣腹痛者42例,里急后重者27例。舌苔薄白者8例,薄黄腻者29例,黄腻者5例;舌淡12例,舌微红17例,嫩红13例,脉细数24例,细弦8例,脉细1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肝脾不和型11例,脾虚湿热型31例。
  全部病例均经钡剂灌肠和纤维乙状镜检查而确诊,病位在直肠者18例,左乙状结肠者24例,炎症充血水肿者33例,糜烂出血者9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内服 肝脾不和型:症见肠鸣腹痛泄泻,泻后痛减,无里急后重。苔薄白舌淡,脉细弦。药用柴胡6克、白芍20克、陈皮6克、枳壳6克、白术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马齿苋30克、木瓜10克。每日1剂。
  脾虚湿热型:症见肠鸣腹痛泄泻,泻下不爽,或挟有粘冻,纳呆,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口苦口干。苔薄黄腻或黄腻,舌微红或嫩红,脉濡细数。药用煨葛根10克、山药30克、芍药30克、黄连6克、煨姜10克、黄芩10克、马齿苋30克、生地榆12克,炒银花10克、车前子10克(包)。每日1剂。
  1.2.2 外治法 中药保留灌肠:马齿苋30克、红藤30克、黄连6克,煎100ml,冲入锡类散2支。每日1次。上药用4周为一个疗程,每一个疗程后休息5―7天再继续下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治疗3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大便正常,肠镜检查(-),随访半年未复发。好转:症状改善,大便次数减少2―3次,肠镜检查好转。无效:症状及肠镜检查无变化或加重。
  2.2 结果 治愈17例,好转21例,无效4例。
  
  3 体会
  
  3.1 慢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肠风”“下痢”范畴。历代文献在病因上虽然有风,寒,湿,热,瘀之分,但总离不开脾胃。本病多有急性泄泻病史,初者多由饮食不洁,以致食滞化热,湿热之邪蕴于大肠,以致大肠传导失职,清泄不分,然而急性阶段过后,多数由于未能予以巩固治疗、或者治疗不当,湿热之邪仍然留恋肠道,迁延不清,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职,造成慢性泄泻,所以既有脾胃虚弱、运化失职的表现,又有湿热留恋大肠,虽有虚证,亦多本虚标实,脾虚为本,湿热为标,病位在下焦大肠,病根出于中焦肝脾两脏,纯虚证者并不多见,因而治疗上本着标本同治原则。分型上虽然分为两型,但两方均以白术、茯苓、山药健运脾胃,分利分湿,肝脾不和者,在健脾利湿的基础上配以疏肝理气之柴胡,陈皮,枳壳、川楝子,延胡索;脾虚湿热者则在健脾利湿的基础上配以黄芩、黄连、地榆,苦寒燥湿,清热坚肠,这样配合,既能清除肠中湿热之余邪,又能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使大便恢复正常。
  3.2 本病的治疗,一方面按辨证分型,内服中药以调整全身机体脏腑功能的平衡为目的,而另一方面又针对病因,采取保留灌肠的局部外治方法,也是治疗本病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保留灌肠,药物经大肠吸收,直达病所,直接发挥作用,按现代医学观点,药物由直肠粘膜吸收,对胃无刺激性,又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坏,药物作用时间长等优点,能起到内服药不能起到的作用,内服外治同时并进,可以大大提高疗效。
  3.3 大便正常后,内服及外治方法,不能立即停止,继续予以巩固治疗一个疗程,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此因大便虽然正常,但是肠腔粘膜的充血水肿并未完全消失,症状的改善,多早于病理上的变化,如果大便正常后立即停药,容易使病情复发。
  3.4 本病在大便正常后,不论肝脾不和型或脾虚湿热型,其根本乃为脾虚不足,中焦斡旋失职,此时应着重益气健脾助运,使后天之本生化之源生生不息,故常以参苓白术散或六君子汤加减,以善其后。

推荐访问:临床 体会 治疗 慢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