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创伤救治流程【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

  【关键词】严重创伤;急救;护理      不论创伤的程度,抢救能否成功,经验证明:时间是重要因素。美国马利兰急诊研究所的经验:威胁生命的损伤,伤后最初60 min是决定患者生死的关键时间[1]。有人称之为严重创伤急救的“黄金1 h”。为此,我科自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在对180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中,紧紧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不断完善创伤急救的组织系统,使严重创伤急救的3个重要阶段即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急危重症监护病房的监护治疗紧密相连,构成严重创伤急救的基本护理工作程序,从而为患者赢得了抢救的“黄金时间”,大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80例,男118例,女62例,年龄18~50岁;均无伴随疾病,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时间或患者就诊时间分别是伤后10 min、4 h,交通事故伤124例,坠落伤56例,创伤指数均在15以上,均须入院或手术治疗。
  
  2 护理
  
  2.1 院前急救护理 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包括现场急救护理和转运与途中监护。到达现场后,护士应迅速对患者进行护理体检,包括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状态;观察表面皮肤损伤、言语表达的能力、四肢活动状况以及患者对伤情或症状的耐受程度等,应迅速而果断地处理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伤情或症状, 原则上尽量不移动患者身体。在对患者进行现场初步急救护理后,包括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道、包扎、止血等,快速将患者转至医院。搬运患者时应尽可能不改变患者的体位,将患者平抬上车,进入救护车后,救护人员要充分利用车上设备对患者实施生命支持与监护,运送途中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持有效的静脉通道。
  2.2 急诊室急救护理
  2.2.1 接诊 在接诊时,护士应保持冷静、沉着、紧张而有序,争分夺秒,在几十秒内完成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循环状态、意识、受伤部位、伤类、瞳孔;简单询问伤情,探测患者神志;摸患者的桡动脉,测脉搏是否快速细弱;测量血压等。
  2.2.2 评估、诊断 在接诊后,根据患者的呼吸、循环情况,护士迅速进行护理评估,如气道是否通畅、通气是否足够、气体交换是否足够、是否存在休克症状等。在最短时间内有预见性地发现现存的护理问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做出护理诊断。
  2.2.3 合作 经过接诊,进行初步的护理体检和评估,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创伤的部位,迅速决定由哪个科医生参加抢救,病情危急者,护士应迅速将患者推入急危重症监护病房(EICU)进行抢救,确保急救仪器设备、急救药品、监护系统的完备。同时,应向患者家属或单位负责人作适当的解释,取得他们的配合。
  2.3 护理措施
  2.3.1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呼吸道梗阻,以致窒息[2]。护士可用耳听伤员的呼吸,了解有无通气不良,观察口唇有无苍白或紫绀,胸廓运动是否对称。如发现患者呼吸时发出高而尖的喉鸣音时,应有预见性地警惕气道的不完全性阻塞,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呕吐物、血凝块等,拉出舌头,必要时作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窒息可很快解除;如发现患者口唇苍白或紫绀,胸廓运动微弱或消失时,应警惕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此时,应迅速封闭开放气胸,并在医生到以前做好行胸腔闭式引流的准备。
  2.3.2 维持有效循环,缩短抗休克时间。严重创伤患者病情危重、死亡危险性高,1 h内救治存活性大,能引起医护人员高度重视,但休克症状不典型者,休克早期反映不出危险情况,很容易耽误病情。护士应有预见性地对休克早期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医生下达医嘱前使用套管针迅速建立 2~3条静脉通道,在静脉穿刺成功的同时,留取血标本,查血型、配血及必要的血液检验,为防止失血性休克、手术等做好准备,并给予留置导尿,准确记录尿量,以观测组织的灌注量,作为调整输液的依据之一。
  2.3.3 通过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预见病情的动态性变化。严重创伤患者常为多个脏器损伤,病情重,生命体征变化快,护士应尽可能地给患者接上心电监护仪,根据病情需要对心率、血压、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等分别进行监测。合并有颅脑损伤的患者,则应重点监测神志、瞳孔、颅内压等的变化,警惕脑疝的发生;严密观察尿量变化,警惕肾功能的早期损害。
  2.3.4 预见性协调各科室间的工作,缩短各项处置时间。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工作涉及的科室范围广,为使患者的抢救工作不受任何阻力,赢得抢救的最好时机,护士可有预见性地协调好与其他科室的工作,在救治患者的同时通知有关科室,使急救工作畅通无阻,使急诊科真正成为生命的绿色通道。
  
  3 结果
  
  180例严重创伤患者中,抢救脱险164例,死亡16例,抢救成功率为91.11%,比原来上升了5.7%;有效抢救时间为28~62 min,比原来平均提前30 min,说明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过程中,连续性、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4 体会
  通过对180例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深深体会到:为了及时准确地抢救患者,护理上必须做到:①预见性:严重创伤患者病情变化快,护士不能单纯被动地按医嘱处置,而应通过对创伤患者的伤情观察、评估,预见病情的动态变化,主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②针对性和准确性:严重创伤患者病情复杂,涉及科室范围广,护士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全面客观地评价伤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抢救过程中,护士必须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确保护理措施的准确性;③时间性:为赢得创伤患者急救“黄金 1 h”的时间,护士必须不断地提高急救意识,建立起快速反应的抢救机制,从而使自己逐渐成为动作敏捷、观察能力强、急救技能高的急诊护士;④整体性:创伤急救的院前、急诊科、临护病房3个部分的紧密相连,构成了创伤急救的基本护理工作程序,护士应紧紧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确保创伤急救3个阶段的连续性、整体性,从而不断完善创伤急救的组织系统。
  
  参考文献
  1 白涛.现代创伤诊断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7.
  2 刘喜文,刘冬焕,万宝珍,等.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系列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166-167.
  3 潘培珠.护理程序在急性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0,15(3):354-355.

推荐访问:急诊 救治 创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