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 [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摘要】 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时相蛋白,任何伴有侵袭性细菌感染、炎症或者组织受损的疾病情况下明显增高,血液中CRP在发病6~12 h后迅速升高。因此,CRP被认为是监测感染最好的指标,可提供作为诊断疾病的早期诊断,常用于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监测疾病动态过程、观察抗生素治疗效果、并发感染的预测,在临床诊断感染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C-反应蛋白;感染性肺炎
  
  CRP做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检测对于疾病的诊断无特异性,但其浓度上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和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1]。CRP主要由肝脏产生,是炎性淋巴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刺激肝脏上皮细胞合成。CRP感染后6 h~8 h开始增高,24 h~48 h达到高峰,CRP>20 mg/L时可考虑为细菌感染[2]。经积极合理治疗后,3~7 d迅速降至正常。CRP可作为疾病急性期的一个衡量标准,并且CRP不受性别、年龄、贫血、高球蛋白血症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它优于其他急性期的反应物质[3]。在感染性肺炎中,CRP被认为是很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一般认为细菌性肺炎中CRP增高,并且与感染程度成正相关,病毒性肺炎时CRP无明显增高,CRP要比白细胞计数更准确更敏感。�
  1 CRP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CRP是环状五球体蛋白,属于Oligomeric钙结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20000,由5个相同的单体以非共价键构成,是炎性淋巴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刺激肝脏上皮细胞合成的。CRP是由Tillet和Francis于1930年在一些急性病患者的血清中发现,因为它能和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它是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一部分,在钙离子存在下可以结合膜上的磷脂酸胆碱,也可结合染色质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刺激淋巴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活化,起调理作用。CRP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也可以检测到,主要是结合于部分降解的低密度脂蛋白;此外,CRP也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组织因子的生成。由于各种原因的组织损伤会导致血清中CRP浓度的升高,同时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免疫反应增强等急性时相反应,CRP的水平与炎症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2 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测方法�
  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最早采用半定量的沉淀试验,现在制备优质的抗血清,可以建立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重复性好的定量测定方法。CRP是第一个被认为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CRP由肝细胞所合成,CRP含5个多肽链亚单位,非共价地结合为盘形多聚体。分子量为11.5~14万。电泳分布在慢γ区带,有时可以延伸到β区带。其电泳迁移率易受一些因素影响,如钙离子及缓冲液的成分。CRP不仅结合多种细胞、真菌及原虫等体内的多糖物质,在钙离子存在下,还可以结合卵磷脂和核酸。结合后的复合体具有对补体系统的激活作用,作用于C1q。CRP可以引发对侵入细胞的免疫调理作用和吞噬作用,而表现炎症反应。�
  3 C-反应蛋白与感染性疾病�
  3.1 感染的诊断和鉴别 由于CRP在感染发生后6~8 h即开始升高,24~48 h达到高峰,高峰值可达正常的数百倍,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而CRP在病毒感染时无显著升高,这为疾病早期感染类型的鉴别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Sasaki K等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细菌感染的急性期,CRP显著升高,寡聚腺苷合成酶正常;而在病毒感染时CRP水平正常或轻微升高,寡聚腺苷合酶水平升高。据此,可以将CRP与寡聚腺苷合酶比值的10倍作为一个鉴别指标,在细菌感染时该指标为3.9~50,而病毒感染时明显降低为0~0.9。这个指标可以发病最初的5 d内测定,从而区分感染的类型。但CRP与WBC、中性粒细胞感染表现往往不一致,细菌感染时CRP升高要早于WBC,CRP测定能弥补WBC计数的不足,在粒细胞缺乏或作免疫抑制疗法时尤为适用。�
  3.2 病情的评估及监测 CRP在疾病发作6 h含量即迅速升高,持续时间与病程相当,一旦疾病恢复,CRP含量迅速下降。若CRP持续升高或再度回升,提示必须予以重视,为此,在病程中作一系列的CRP测定,对观察病理是否加重、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治疗监控等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在监测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HIV)感染者病死率方面新近有报道,CRP是独立于年龄、体重指数、血浆白蛋白、CD4淋巴细胞和HIV-1 RNA之外的预测因子,病死的危险性与CRP升高的程度相关,根据CRP升高程度的不同危险性可增加3.4~13.6倍。�
  3.3 确定抗生素的疗效 CRP在确定抗生素的疗效方面也发挥了作用,侯艺等的一项研究表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经合理治疗后,其CRP显著下降,但对于临床疑似细菌性肺炎感染,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CRP值在发病后24 h内仍正常,则可以不用抗生素。若升高的CRP下降后,又出现第二次升高,则应考虑加大抗生素剂量,在病毒感染患者CRP明显增高,可考虑合并细菌性感染。肺炎患者病情反复,有时症状不明显,而CRP在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感染期与恢复期相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4]。�
  4 结语�
  C反应蛋白这个传统的急性时相因子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监测、评估拓展到心血管疾病的预报和监测,但是,对于一些传统的实验室指标功能的不断开发是医学工作者研究的一个方向。总之,C反应蛋白这个指标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需要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以发挥其更大的医学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Gambino R. C-reactive protein-urder valued,underutilized.Clin Chem,1997,43(11):2017-2018.�
  [2]王金和.C-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进展.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25(5):471-473.�
  [3]Jaye.DL,Waites KB.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pediatrics.Pediatr Infect Dis J,1997,16(8):737-746.�
  [4]李招云,陈卫瑾,张欣,等.定量测定C反应蛋白在小儿急性感染症中的应用.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2):124.
  

推荐访问:感染性 蛋白 意义 疾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