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教学计划,菁选3篇

课题研究教学计划1  一、课题名称:如何解决学生在跑动过程中身体前倾角度的问题  二、研究背景: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状况和个性发展。  随着科学和教育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题研究教学计划,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课题研究教学计划,菁选3篇

课题研究教学计划1

  一、课题名称:如何解决学生在跑动过程中身体前倾角度的问题

  二、研究背景: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状况和个性发展。

  随着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体育教学的研究也深入开展起来,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学必须建筑在科学的基础上。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从生理到心理状态正是迅速发展时期,对于一生中增强体质打基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抓好体育教学,加大学生的兴趣,有效增长学生体质。

  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调查研究与制定方案且开始实施研究解决问题。研究目标主要是解决学生跑步时身体前倾角度原因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等。

  第二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本阶段的研究目标主要是巩固研究课题实施和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资料收集整理、总结,完成调查与研究报告。

  四、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进一步加深对《标准》新理念的理解,为在理念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做些初步探索。

  2、通过本课题研究,让学生了解或初步掌握跑步时上体前倾角度问题原因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知道在跑的练习时注意调整自己的跑步姿势。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针对“学生跑步时上提前倾角度问题原因”设计及实施与策略进行一定的研究,形成有一定科学性、可行性、推广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课题研究教学计划2

  一、任教学科

  语文

  二、研究的课题

  小学语数学科教学中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研究

  三、个人子课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交流与合作习惯的.养成的研究

  四、研究目的

  (1)探索在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激发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欲望与热情,让学生要交流要合作,从而养成良好的交流与合作的习惯。

  (2)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培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成为学习型的教师,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交流与合作习惯的养成的研究

  六、研究措施

  1、转变观念,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

  2、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建立自己的课题博客专栏。尽可能多地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3、联系实际,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进行踏实细致地调查分析。

  4、实事求是,注重课题研究过程,在学校研究计划安排下,每学期上好课题研讨课、“一人一节课”,与全组成员一起探讨成败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七、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现状调查分析。针对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总结。

  (2)学习课题组课题总方案。

  (3)学习课题组子课题计划,明确研究内容。

  (4)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三月份:

  (1)参加开题仪式。

  (2)建立学生个人跟踪档案。

  (3)在语文课题组内听课。

  (4)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开通课题研究个人博客。

  四月份:

  (1)积极参与课题组开展的专题研讨课。

  (2)积极参与专题研讨课的评课及讨论。写好听课感言。

  (3)加强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4)撰写学生交流与合作习惯养成专题文章,注意及时收集、整理、上传资料。

  五月份:

  (1)学习课题理论专题讲座,做好笔记。

  (2)通过课堂教学,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3)认真撰写教学反思,与同伴交流,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经验与教训。

  (4)上一堂课题研讨课。

  (5)注意及时收集、整理、上传资料。

  六月份:

  (1)撰写个人子课题总结,并及时与课题组成员交流

  (2)撰写心得体会和课题研究论文,交流课题论文。

  (3)整理个人子课题研究资料。

课题研究教学计划3

  一、任教学科:语文。

  二、研究课题:《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

  三、个人研究方向: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的阅读习惯

  四、研究目标

  1、改变目前小学生“动口不动手”的阅读现状,逐步到达“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所要求。

  2、透过研究,探索适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潜力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

  3。在研究、学习、培训的过程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使自已得到不断的发展,成为终身学习型的教师。

  五、研究措施

  1、理论学习: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相关的教育杂志,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提高自身的实践潜力。

  2、实践参与:认真参加课题组组织的各种研究活动,探索适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潜力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潜力。

  3、忠于课堂:课堂教学是研究校本教研的根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从课堂中发现问题,及时的寻找多途径解决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反思积累:在教学,学习、研讨中,要加强自我反思,及时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自已独特的想法撰写成文,继续在自己的校本课题专栏上传,多多地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课题标题:民族地区小学中段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所属学科:语文

  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口语交际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老师们往往轻视这一环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民族方言影响,不能在交际情景中用普通话准确的表达。民族地区学生由于视野的局限,在交际情景中无话可说,缺乏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兴趣。因此,我希望利用课标要求和“教学排序”等理论,研究出适用性,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二、课题界定

  “民族地区”,主要指少数民族聚居区。“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是指在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的序列计划。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技巧及对数学活动的调节,控制过程。

  本课题以对xxx部分学校三四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调查为基础,针对其现状展开研究。

  三、课题支持性理论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2,孟轲指出:“盈科而后进。”

  3,美国查尔斯m拉格鲁斯的“教学排序”论。

  四、研究内容

  1,调查民族地区小学中段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开分析,指导研究。

  2,在教学活动中探究科学的序列计划与交流技巧。研究对教学活动的调节,控制。

  五、研究过程

  1,调查阶段(xx年6——8月)调查xxx部分学校三四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现状,完成课题方案的设计,向xxx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课题,请求立项。

  2,思辨阶段(xx年9月)深入学习孟轲及拉格鲁斯的教育理论,与实际联系,展开分析,指导研究。

  3,实施阶段(xx年10月——xx年5月)在理论指导下展开学习实践,实施研究。并请专家指导,以手记等形式展开中期研究成果。

  4,总结阶段(xx年6月至8月)总结,反思,撰写结题报告,上交研究成果。

  六,预期成果

  1,调查报告一份。

  2,研究随笔,案例,教学反思,小论文若干篇。

  3,结题报告一份。

  4,反思随笔若干篇。

推荐访问:教学计划 课题研究 菁选 课题研究教学计划 菁选3篇 课题研究教学计划1 课题研究教学计划100字 课题研究教学计划1000字 课题研究教学计划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