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92例诊治体会: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体会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孤独症临床症状特点,探讨矫治方法。方法 使用统计学方法对9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孤独症以语言障碍和交流障碍为主,行为及教育矫治、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是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有效方法,年龄越小、训练时间越长越密集效果越好。结论 以语言发育迟缓伴非言语性交流障碍为主诉的儿童应考虑孤独症的可能,综合训练是治疗孤独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诊治分析
  
  作者单位:454000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孤独症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期,以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刻板重复的行为为主要症状的严重发育障碍。Kanner于1943首次提出“婴儿孤独症”[1]。现将近10年来本院儿童心理门诊诊治中发现的92例孤独症患儿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门诊2001年3月至2009年6月的全部孤独症病例(92例)。男75例,女17例,男女比例为4.41:1;年龄1岁1个月~9岁6个月,其中5岁以内者86例,占93%;本组患儿75例为第1胎,17例为第2胎,父母大专以上学历56例,高中或中专23例,初中10例。小学3例,城市65例,农村27例,城市和农村比例为2.4:1,母内向21例,父内向4例。
  1.2 诊断标准 符合 DSM-Ш-R孤独障碍的诊断标准[2]; 儿童行为检查表(ABC)诊断标准;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克氏量表(CABS)诊断标准。
  1.3 辅助检查 ①脑CT检查:41例未见异常,3例轻度脑萎缩,2例轻度外部性脑积水,46例未作;②智力测定:采用儿童心理发育量表及韦氏智力测验,80~90分者2例,3岁的患儿干预的结果,前者与后者相比较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说明4岁是获得改善的足够小的年龄[4]。因此孤独症的早期确诊至关重要,应广泛开展孤独症的早期宣传教育及相关知识的普及,加强基层儿童保健工作对该病的识别能力,对所有可疑的婴幼儿,尤其是出现语言发育落后者,都应进行孤独症的筛查,对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但又具备孤独症三大核心症状(社会互动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及反复同一性行为和局限的兴趣)者,均应纳入孤独症疑似病例,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
  在我国,教育干预,行为训练已是孤独症儿童康复的主要手段,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需要老师、家长、医生的紧密配合,还需要社会的普遍关注,现有的教育培训机构多为民办机构,几乎都在省会城市,并且数量十分有限,费用高,大多数患儿家长只能望而兴叹。要满足广大孤独症儿童的治疗需求,应该在基层建立康复中心,培训更多的训练医师。孤独症的治疗不能依赖药物,本文中,笔者对孤独症儿童制定具体、个别的治疗方案,主要采取ABA训练、行为强化、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早期诊断,持之以恒的训练,是训练成功的关键。由于训练时间长,显效慢,父母工作忙以及经济等原因,多数儿童中途停训,使训练效果有限。如何让更多的孤独症儿童能够接受康复训练,这需要家庭的大力配合及社会的大力支持。
   参 考 文 献
  [1] 李雪荣.现代儿童精神病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74-185.
  [2] 杨玉凤.DSM-Ш-R关于孤独障碍的诊断标准.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5,3(3):215-217.
  [3] 姚梅玲,冯红旗,安继业,等.儿童孤独症72例诊治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2666.
  [4] 陶国泰,郑毅,宋维村.儿童少年精神医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00.

推荐访问:孤独症 诊治 体会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