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教学中如何科学配比训练强度及训练量

文/ 江燕萍

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发展中,体育学科中的田径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部分之一。体育教师应积极加强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研究,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强大的身体素质。

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发展中,体育运动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让高中学生在学习之余,还能强身健体,从而达到体育运动的目的。而体育教学中的田径运动是高中体育发展的主要方向。现如今的高中课堂,学生不仅面临着高考压力,还安排了比较多的理论课程,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同时也会让学生感到身心疲惫。其中,体育课程的加入,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放松。其中是因为体育课程与理论课程不同,主要是在户外进行的,在户外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让心中压力得以释放。尤其是田径课程的加入,田径运动主要是锻炼学生身体各项机能的课程,学生会卸下学业的压力,将学习中的压力释放,从而达到了缓解压力的效果。如果高中体育内部的田径课程,并没有正确规划出训练内容,那么不规范的运动也将会对学生造成一些隐患。因此,掌握田径教学中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身心以及提升学生各项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关键。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在田径教学中,田径运动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训练效果。其中田径教学中的训练强度是指必须要达到的一个标准,而训练量是衡量这一标准的唯一条件,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在田径教学中,足够多的训练量能准确的反映出训练的强度。也就是说如果降低了训练强度,那么就需要提高训练量来增加训练效果,反之想要对训练强度提高,就需要降低一定的训练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结果。所以,教师在进行田径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最终的教学效果,然后再根据该目标,结合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各方面条件。此外,教师还需要对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比重进行合理的分配。需要注意的是,要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规划,不要将训练强度与训练量设计得过大,造成了学生身体上的负担,这将会对学生造成影响。与此同时,针对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来说,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身体体质和兴趣爱好进行布置,其中,主要的训练内容要做到难易结合,将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作为最终目标,让学生在体育方面达到所需高度。

3.1 合理规划田径教学训练内容

在高中的田径教学中,教师需要按照学生实际的情况规划出具体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了田径运动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而田径教学中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将是衡量田径教学的标准。所以,想要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对田径运动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并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提前将相关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训练计划制定出来,需要保证该计划的全面性、详细性。最后,根据综合方面的考虑,制定出一套适合田径教学训练方案,并逐渐将其演变为一种训练体系,这种训练体系要保证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之间的平衡性。

另外,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除了需要制定一套关于田径运动的体系外,还需针对田径的专业教学知识制定相应的计划。因为在教育行业,注重的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田径教学也不例外。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在理论知识与实践运动互相扶持的情况下,才能够使田径训练效果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例如,在体育课内,体育老师正在对各类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可以明确出学生身体的最大承受范围,并规定了本次课程中不同学生的不同标准。教师在不断地检测中逐渐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在该体系的辅助下,学生田径训练质量将会提高,让训练强度与训练量达到最大化,从而达到了教师制定该体系的最终目标[1]。

3.2 有效设计训练强度与训练量

田径教学中,体育老师必须要对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有自己独到的了解,并进行相关的方案设计,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但是,要想对规划设计有全面地了解。那么在规划训练强度与训练量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必须要保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与学生的身体素质相配备的原则。因为学生在内心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才能积极适应该项训练计划,从而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不过在设计该项训练计划时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训练变化中要时刻去留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心理变化,设计出不同的方案,来调整田径学生运动中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尽量保护制定的训练计划与身心发展的状态,并保持一致,来达到田径教学的训练目的。

例如,教师要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教师需要在制定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之前,与学生进行深度的沟通,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身体性能和心理承受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具体的身体情况去定制训练计划,并需严格遵守训练计划进行下一步的训练。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训练效果,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发现了学生的各项指标发生了变化(体质增强、速度与时间的提升)。那么就要针对一些弊端对训练计划进行调整,只有学生的状态是稳定的,才可以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因此,除了要让学生通过固定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锻炼下,还需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在综合发展下,才能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改变[2]。

3.3 科学配比训练强度与训练量

在上述的观点中,田径课程中提高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需将训练强度与训练量进行科学的配比,来保证教学质量。由上述的观点可知,训练强度与训练量是训练中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决定训练成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进行田径训练时一定要明确训练方向和训练目标,不能不按计划盲目的训练。体育教师需要对教学环境和各项学习能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随意制定训练计划,也不能随意增加或者减少所规定的训练量,使学生的整体训练成果下降。体育教师应该紧跟学校的响应,根据最终的教学目标,并结合本校学生与外界环境的影响,充分研究出适合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科学配比,让田径训练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例如,体育教师在后期对学生的训练中,教师应该观察学生的整体情况,严格遵循科学合理的配比进行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所需的比例,让该比例始终保持为科学的配比。在此之外还需注意的是,在保证了科学配比的情况下,学生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制定一定要适度,避免出现因训练不当导致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学生的训练安全。在安全训练下,保证学生稳定性。在另一方面,还要确保学生不能超负荷训练,超负荷训练将直接影响训练的质量。所以体育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始终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训练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因此,科学的配比训练是推动安全训练的唯一条件[3]。

3.4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训练

学生作为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培养的主要对象,不仅要在学业上进行培养,在体能开发中也要有效培养。现如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兴趣爱好以及对新事物的承受能力都各不相同。在学校内如果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制定训练计划,将会影响学生们的发展,很有可能会出现训练强度与训练量无法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或者是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远远超出部分学生的最大承受能力。不论是哪一种方式,都不利于学生的训练。无法作用在每一个学生之上,同时也无法保证训练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在接下来的田径训练中,教师一定要做到以个体学生为中心,根据不同性质的学生定制出不同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训练,并根据后期的训练成果,及时有效地做出调整,充分地保证田径运动的整体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开展田径测试之前,教师应该先进行一个体能方面的测试,对学生的整体能力进行有效的测评。可以按照分组的方式进行测试,将有共同爱好的学生分在一组,通过小组的合作,将田径运动的积极性带动起来,教师也可以准确得到学生测试的具体成绩。教师通过学生体育课的表现效果,发现了有些学生是不喜欢运动的,教师需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创新教学,教师可以先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来调动学生之间的积极性,之后再根据这些学生的发展意愿来进行接下来的调整,这样处理方式可以充分让学生认识到田径运动。因此,教师可以在不断地优化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中做到游刃有余,并且可以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之间的感受,达到教学的最大目的[4]。

3.5 改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结构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内的田径运动是一项优秀的体育运动,通过专业的训练方式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体育教师的眼中,田径训练具有科学性,在科学性的促使下,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可以在帮助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防止学生出现软组织拉伤、身体疲劳等问题。根据这一隐患可知,在进行田径训练之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来制定具体的训练机制,并逐步去引导学生深入结构来展开训练,促进了身体素质的良好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对整体训练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务必要保持训练强度以及训练量的稳定性,并逐步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此举动,最终保证训练量不会出现大的变化,让学生更有效地体验到稳定结构的训练模式。

例如,体育教师在训练结果方面还需注意合理去调控运动与休息,更需要注重训练的恢复。在体育田径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对于训练结构的合理分配十分重视,在保证了训练结构稳定的情况下,把大多数精力放在学生能力的增强和训练开发中。但是相比于这些内容,学生的劳逸结合以及训练后的修复同样重要。在训练结构方面,学生需要有充足的休息,并且掌握好科学的恢复方式,让自身的身体机能更好的恢复到巅峰状态,才可以有效地保证训练结构的稳定性。当学生长期处在紧绷而且强度较强的训练状态时,由于训练结构的不完善,导致学生出现紧绷的训练状态。因此,为了预防此类现象的出现,要积极改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结构,来保证训练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田径训练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只有自身具有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可以保证田径训练的有效性,来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促进了高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训练量田径体育教师科学运动会:田径篇小哥白尼(趣味科学)(2022年7期)2022-09-20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中国体育教练员(2018年2期)2018-07-23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体育时空(2017年2期)2017-03-28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未来英才(2016年13期)2017-01-13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施瓦泽的年度训练周期安排特征分析科技视界(2015年18期)2015-12-22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中国学校体育(2014年11期)2014-05-10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推荐访问:训练 配比 田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