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关闭不全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ICU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提高早期生存率及护理措施重要性。方法:对64例患者术后ICU密切呼吸系统的监护,循环系统的监护,电解质的监测,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并发低心排3例,术后出血1例,严重心律失常5例,肺不张3例,早期死亡2例。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危重期ICU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ICU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6-2413-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2002年8月以来对64例重症心脏瓣膜病实施了瓣膜置换术,由于重视了在ICU的各个监护环节,采取了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4例,男26例,女38例。年龄26~69岁,平均57.5岁,均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瓣膜病变19例,主动脉瓣膜病13例,主动脉及二尖瓣膜病32例,其中巨大左心室8例,大于60岁10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0例。按NYHA分级心功能均为Ⅳ级,合并心房纤颤54例,左房血栓12例。全组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单纯二尖瓣置换17例, 主动脉瓣置换10例,二尖瓣置换和三尖瓣成形4例,主动脉瓣置换和三尖瓣成形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27例, 双瓣置换和三尖瓣成形3例,置入瓣膜均为机械瓣,手术时间4~8小时,平均6.5小时,所有患者术后全麻未清醒,带气管插管送入ICU,均机械通气8~72小时,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血氧分压维持在85 mmHg以上。
  
  2 术后监测
  
  2.1 辅助机械通气:所有患者均带气管插管送入ICU,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供氧浓度为40%~100%,保证术后有效通气和血液充分氧和,同时对动脉血气进行监测。
  2.2 循环方面:术后常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硝酸甘油,严密监测无创血压和有创血压、心率和心律、中心静脉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动态了解生命体征及预防致命性心律失常。
  2.3 一般性监测:包括神志、心包及胸腔引流量、尿量、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血小板、肾功、电解质。预防使用抗感染和抗酸药物,控制体温,营养支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4 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协同亲属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
  
  3 结果
  
  本组术后并发低心排3例,术后出血 1例,严重心律失常5例,肺不张3例,早期死亡2例占3%,其中1例死于低心排,1例顽固性心律失常,经药物治疗无效,死于心室纤颤。合并心房纤颤的患者早期恢复窦性心律12例,随访术后1~2周转为心房纤颤,其余在ICU监护24~72小时后转出ICU病房,心功能改善明显。
  
  4 护理体会
  
  4.1 呼吸系统的护理: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后患者均为全麻未清醒、带气管插管送入ICU,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有利于保证良好的氧供。良好的氧供是保证机体重要器官代谢需要的基本条件,更有利于红细胞本身的功能恢复[1]。妥善固定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深度。使用呼吸机后30分钟查血气分析,以后每2~3小时复查1次,随时根据血气结果调整呼吸参数,为治疗提供动态资料。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影响咳嗽排痰,由于痰液过多而致肺不张,因此应定时听诊双肺呼吸音,定时翻身叩背,使用有效抗生素,按需吸痰,动作轻柔,吸痰时间每次

推荐访问:瓣膜 术后 置换 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