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电解质紊乱76例疗效分析_电解质紊乱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08)06-0030-02      2006年2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7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电解质紊乱患者,对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6 例均系在我院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24例,年龄45~84(63±14)岁。冠心病36例,高血压心脏病21例,心肌病10例,肺心病7例,糖尿病心肌病2例。
  1.2 临床表现 气喘、呼吸困难、水肿76例(100%),乏力63例(82.89%),恶心、食欲不振、腹胀61例(80.26%),咳嗽、咳痰36例(47.37%),肺部�音76例(100%),心率大于120次/min 68例(89.47%) ,各种心律失常71例(93.42%),血压小于90/60mmHg 34例(44.74%)。
  1.3 诊断标准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是综合病因、病史、症状、体征及客观检查而作出的。电解质紊乱的诊断标准[1]:低钠血症是指血钠浓度降低<135 mmol/L, 高钠血症是指血钠浓度增高>145 mmol/L,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降低<3.5 mmol/L,高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增高>5.5 mmol/L。
  1.4 治疗方法 血钠在120~135 mmol/L,适量补充生理盐水,血钠低于120 mmol/L,给予10%高渗氯化钠溶液10~20 ml加入液体中静滴,2~3天后复查,将血钠离子浓度提高到130 mmol/L。血钾浓度在3.0~3.5 mmol/L每天口服补充氯化钾3~6克,血钾低于3.0 mmol/L,应予静脉补钾,每日补充3~5克。部分病人适量补充镁盐,疗程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2 结果
  
  2.1治疗结果 76例心力衰竭患者中出现低钠血症者44例(57.89%),临床治愈23例(52.27%)、好转9例(20.45%)、无效12例(27.27%)。心力衰竭伴低钾血症者32例(42.11%),临床治愈15例(46.88%)、好转8例(25%)、无效9例(28.13%)。心力衰竭患者同时伴有低钠低钾者27例(35.53%),临床治愈8例(29.63%)、好转4例(14.81%)、无效15(55.56%)。
  2.2 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低钠血症者治疗有效率(治愈加好转)与心力衰竭同时伴低钠低钾者治疗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95,P<0.05)。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低钾血症者治疗有效率(治愈加好转)与心力衰竭同时伴低钠低钾者治疗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6,P<0.05)。
  
  3 讨论
  
  3.1 心力衰竭 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症,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现阶段治疗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用利尿剂、强心剂、扩血管剂及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心力衰竭时低钠血症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心力衰竭时,由于心排血量减少,有效血容量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及血管加压素分泌增加。使水、钠潴留,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2]。②病重时,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食欲不振,钠摄入不足,以及利尿剂的应用,造成缺钠。心力衰竭时引起的低钠血症为混合性低钠血症。临床上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表情淡漠、神志恍惚、嗜睡甚至昏迷。心力衰竭时低钾血症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心力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患者醛固酮水平持续增高,刺激肾脏集合管上皮细胞泌钾[2]。②心衰时排钾利尿剂的应用。③食欲不振,未及时补充钾,导致缺钾。临床上表现有乏力、肢体软瘫、甚至膈肌、呼吸肌麻痹,消化道症状及心律失常。
  3.3 心力衰竭常伴电解质紊乱 以低钠血症、低钾血症最为常见,易引起洋地黄中毒及心律失常,加重心力衰竭,导致严重后果,并影响预后。常规监测电解质,及时纠正紊乱,有利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参 考 文 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42-853.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34-1255.
  (收稿日期:2007-12-29)

推荐访问:心力衰竭 电解质 紊乱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