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应警惕药物性肝病|药物肝病的早期症状

  药物性肝病主要与药物的直接毒性有关,用量越大引起毒性越重。另外,药物还可以通过免疫或代谢介导特异质反应引起肝硬化,与剂量无关。人到老年,往往身患多种疾病,服用多种中西药,其中不少人因此引起药物性肝病。国内文献报道,老年人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为26.56%。
  老年人易发生药物性肝病,与老年人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功能性肝细胞减少,肝血流量减少40%~50%,肝内药物代谢酶减少,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减低;肝蛋白质合成能力减低,使游离型药物增加,体内分布加大,药物作用时间延长;体内水分减少,脂肪相对增加,药物在脂肪组织内蓄积;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萎缩,肾单位数目减少,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浓缩功能减低,导致肾排泄功能减低,药物半衰期延长,等,都是老年人容易发生药物性肝病的主要原因。
  目前能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约有1 000种。国内报道引起药物性肝病前三位的药物,分别是中草药占30.35%,抗微生物药物占16.7%,非甾体类抗炎药占10.0%。其中常见的中药有黄药子、蕾公藤、苦楝子、马桑子、苍耳、贯众、千里光、艾叶、四季青、合欢皮、冬青叶、野百合、石蒜、朱砂、蜈蚣等。
  药物性肝病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通常有纳差、黄疸、乏力、中上腹不适、发热、恶心、呕吐、皮疹等,少数患者无任何症状。化验可见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有不同程度升高,外周嗜酸细胞增高。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标准是:⑴用药后1~4周或更长时间,出现肝内瘀胆或肝细胞损坏表现。⑵初期主要是发热、皮疹等。⑶发病初期血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高(>6%)或白细胞升高。⑷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阴性。⑸偶有再次用药而发病。⑹有肝内瘀胆或肝细胞损害化验和病理征象。凡具备第一项,加其余任何两项即可确诊。
  一旦发生药物性肝病,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重症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保肝药。老年人尽量不选用对肝肾有毒性的药物;用药应为中青年人2/3~3/4剂量,用药种类不宜超5种;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

推荐访问:肝病 人应 警惕 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