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STEMI)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用我院2006年7月~2008年7月以来收治的STEMI患者84例,分成溶栓组41例和非溶栓组43例,溶栓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观察冠脉再通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诊6个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近期及远期预后。结果 治疗组41例,其中25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75.76%。左室重构、左心室射血分数、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30min,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至少有两个相邻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mV或胸导抬高≥0.2mV。
  溶栓组纳入标准:胸痛症状持续时间低于12h,无溶栓及抗凝治疗禁忌证。非溶栓组纳入标准:入院时胸痛持续时间在12h以上或者存在溶栓绝对禁忌证。溶栓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2]。按照上述纳入标准把84例患者随机平分溶栓组41例与非溶栓组4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给药方法
  溶栓组溶栓方法参照1996年《AMI静脉溶栓治疗参考方案》[3]:即刻嚼服阿司匹林300mg,尿激酶150万U(丽珠集团丽宝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溶栓后6h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连用5~7d。溶栓前及溶栓开始后30、60、90、120min查18导联心电图,连续心电监测,于发病后6、12、14、16、24h分别测定心肌酶谱(包括CK、CK-MB、LDH、GOT、α-HBDH)。两组常规吸氧、心电监护,均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100mg,根据病情常规使用镇痛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他汀类调脂药、ACEI类药物,有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休克者做对症处理。
  1.3监测指标
  ①胸痛缓解情况、分泌物及大小便有无出血的迹象;②心电图动态演变;分别在溶栓前及溶栓后30min、1h及2h记录1次18导联心电图;以后每日记录1次;③溶栓前及溶栓后每2小时行CKMB检查;连续12次。
  1.4冠状动脉再通的判断指标
  ①2h内胸痛基本缓解或完全消失;②抬高的ST段在2h内下降≥50%;③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④CK-MB峰值提前到14h内;具备第2项加其他任何一项及以上者判定为冠状动脉再通。
  1.5心功能评价
  出院后随访6个月行心电图、心脏多功能彩色多普勒检查,超声心动图监测溶栓后心室重构情况: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
  1.6I级终点事件发生率
  随访观察6个月内I级终点事件发生率,包括再次心肌梗死、死亡。
  1.7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均数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再通率分析采用x2检验。采用SPSS10.0软件处理。P

推荐访问:尿激酶 心肌梗死 静脉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