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书法展作品]第十届全国书法展入展作品欣赏

  在第十届全国书法展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优秀精彩的书法作品。这些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有什么样人都书法艺术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第十届全国书法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第十届全国书法展作品欣赏
第十届全国书法展作品

  第十届全国书法展作品图片1
第十届全国书法展作品

  第十届全国书法展作品图片2
第十届全国书法展作品

  第十届全国书法展作品图片3
第十届全国书法展作品

  第十届全国书法展作品图片4

  中国书法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有特殊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书为心画。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兰亭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祭侄稿》可睹颜鲁公之悲愤;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族精神的彰显。

  书法是以表现书家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形式美意识为主的创造活动,因而它自觉的流淌出现实生活中人的本质,成为其思维、性格、气质、品德、意志、情感、理想等精神因素的物化形态,特别是它集中了千百年数不胜数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智慧。

  书法之所以能够超越实用的局限而成为一门艺术,是由于汉字的构成特点及其书写工具和载体等因素决定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而“点”是线的浓缩,“线”亦是点的延长,“点”和“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这简单而抽象的线条如何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呢。毛笔的使用是首要因素。

  汉字史上,起源最久远的成字工具是契刀和毛笔,但使用时间最长的书写工具是毛笔。毛笔的特性是软,“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当然,此“软”指弹性而言,非软弱之意。随着遣毫之时的提、按、顿、挫、疾、徐、迅、缓,产生出极尽变化的线条造型,分割出大小兼存的块面,营造出别有洞天的艺术世界。

  中国书法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之独响,并且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更重要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

  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状如算子的等量排列,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和”意义上的平衡。笔画间的映带之势,顾盼之姿,在注重个体存在的同时,兼顾补充其它的功用。

  如《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匀衡,也是通过对每一纵行的左偏右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的章法也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可见,一点一画,互相牵制,互为生发,彼此衬托;一字一行,小大参错,牝牡相衔,彼此渲染,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书法以汉字为载体,汉语属于词根语,汉字具有字本位这一根源特质,其中蕴涵的整体主义、本质主义维系着中华文化的命脉,是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基;汉字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催生了我们独特的灵动的气韵、风骨、写实、写意、言志、抒怀、寄托……等艺术审美观念;而这一切,不仅仅是一个硬笔画出的符号所能够传达的。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独有的艺术,仅就这一点,从民族精神传承的角度,书法课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

推荐访问:第十届全国书法展作品 全国第二届大字书法展 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