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眼科的合理使用途径分析: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5-2349-02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在眼科临床上,抗生素的局部或全身使用,用药剂量和途径主要取决于病灶的部位。由于眼部结构的特殊性对于眼表或浅层的感染,局部用药均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对于眼内及眶内感染,则应联合全身用药,方能达到治疗目的。
  
  1 局部用药
  
  眼睛局部应用抗生素是眼科最常见、最主要的用药方法。一些抗生素不良反应较大,已不再全身应用,而眼局部使用时仍有满意效果,其不良反应小,同时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眼局部给药方式包括眼局部外用,眼周注射,眼球内注射。
  1.1 眼局部外用:滴眼剂是眼科常见的给药方法,这种给药方式能使抗生素直接在眼前段病灶达到适当的浓度,又不引起全身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相对于其他给药途径治疗眼病,具有明显的优点。滴眼剂滴眼后在受体部位的可利用性决定于结膜囊内药物动力学,药物对角膜的通透性,药物在眼内的分布和清除率。
  药物滴眼后首先与结膜囊内泪液混合,才能渗透角膜向眼内转运。因此药物在泪液中的分布、排出和容量对结膜囊内药物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眼内药物利用量,对重症感染眼病需反复频繁滴眼,感染控制后可减少滴眼次数,同时因为药物的结构与性质也影响到药物对角膜的通透性,为了延长药物在眼结膜囊内滞留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可使用眼膏及胶样滴眼剂。滴用的药物经眼外排出,眼内清除,组织结合或灭活作用后,只有一小部最后到达适当的受体部位,发挥其药物作用。因此对严重的眼前段和眼后段感染,还应结合其他给药途径。
  1.2 眼周注射:将药物直接注射于眼球旁组织,可使药物不通过结膜和角膜上皮的屏障而大量进入眼内。它包括球结膜下注射、球筋膜下注射和球后注射。优点是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药物量小,药物浓度高,维持时间长。结膜下注射后,药物通过巩膜浸润扩散进入角膜基质层和角巩膜缘组织进入眼内,对眼前段感染效果好。球筋膜下注射后,药物可经巩膜渗入眼内适用于虹膜睫状体部位的感染。球后注射,可使药物在晶状体虹膜隔之后部位达到治疗浓度,以治疗眼后段的严重感染。在治疗时眼周注射可引起局部刺激症状,患者常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但不会引起眼组织损伤和视功能损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3 眼球内注射:将药物直接注入眼内,包括前房或玻璃体腔内,可使药物即刻以有效浓度进入到感染部位,对严重的眼内炎、全眼球炎、玻璃体脓肿等可迅速控制病情的发展。但由于眼组织耐受抗生素的量很小,所以应注意注射药物的剂量(0.1~0.2 ml),同时还应注意药物本身对眼组织细胞有无毒性,可使用不含防腐剂、抗氧化剂等药物,眼球内注射危险性很大,需严格操作技术,避免损伤虹膜引起前房出血,损伤晶状体、玻璃体以及视网膜等眼内组织。
  
  2 全身用药
  
  全身用药后,药物首先进入血液系统,随着血液循环将药物输送到眼部各组织。抗生素的全身使用,使药物的吸收速率快,被吸收的药量大,药物的血浓度高,进入眼内的药量也高,因此,可用于任何眼部的感染,特别适用于治疗外眼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由于眼部解剖生理的特殊性,血液中的药物要必须先通过血一眼屏障后才能进入眼内,因此不能到达眼部发挥有效作用,只有当血一眼屏障崩溃时,如眼内炎,眼内手术后,方可明显提高药物的眼内通透性。
  
  3 讨论
  
  各种因素引起的眼部感染,对正确选择抗生素十分重要,了解眼部的生理特殊性,充分发挥药物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其给药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收稿日期:2008-03-28

推荐访问:抗生素 眼科 途径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