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期间“管住嘴”] 减肥期间怎样管住嘴

  案例:饭前服用,您真的“饭前”了吗   近日,在太原打工的小张病了,医生给她开了些药,嘱咐她一定要在饭前服用。小张心想这还不简单,不就是在吃饭前吃就行了嘛。   随后几天里,小张每天都在吃饭前服用,却发现没什么效果。小张很不理解,她已经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了,服了几天药为何不见效果呢?小张找到了医生,医生问她:“你真的是在饭前服药吗?”小张斩钉截铁地回答:“是的”。
  医生再问:“你每次饭前吃别的东西了没?”“别的东西?”想起自己平时爱吃零食的习惯,小张一时间语塞。原来,小张平时爱吃零食,特别是上班到了中午、下午下班前,她都会吃零食,以补充能量。
  医生告诉小张,所谓的“饭前服用”,指的是空腹吃药,因为小张吃了大量的零食,实际上已经形成了“饭后”服药。在此过程中,小张将“饭前”,简单地理解成了通常的“吃饭以前”,因此影响了药力的发挥,治疗效果当然不佳。
  
  误区:对照一下,这些服药误区你有过吗
  药品的服用,是一个和药品副作用同样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如果服用期间与饮食的搭配不合理,不仅不利于药效的发挥,还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后果。人们日常服药,要认知和纠正以下误区。
  饭前服用。是指此药需要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利吸收。如果你在吃饭前刚吃进一大堆零食,那此时的“饭前”可不等于“空腹”。
  喝水过多。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服药时多喝点水,有利于药物融化,其实错了。这样做会稀释胃酸,不利于对药物的溶解吸收。
  饮料送药。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水送药。
  干吞药。有些人因为忙或者为了省事,不喝水就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这样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掰碎后没有肠溶衣的保护药物无法安全抵达肠道,在胃里就被溶解,不仅无法发挥疗效,还刺激了胃黏膜。但大颗的中成药丸剂例外。
  擅自多药同服。多种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
  服药期间不忌嘴。不合理的饮食不仅会降低药效,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方法:日常服药要搞清“寒”与“热”
  各种病症,对于服药方法各有要求,患者服药时应该严格遵循医嘱。中药方面,从总体上说,要分清“寒”与“热”。热性病不要吃油腻和辛辣之物,寒性病不要吃生冷食物。另外,高血压、头晕等病人,不要饮酒、喝浓茶、吃辣椒等。服药时,应忌腥臊与油腻之物。皮肤病患者,不要食用鱼虾蟹等发物。而服用抗生素时,切记不要饮酒。
  
  “管住嘴”药效显神威
  
  吃药看似人人都会,而事实上却很少有人真正“会”。日常生病,服用药物,其实有诸多禁忌,不论中西药都一样。不仅在服药时间、是否能够干吞、是否能用饮料送服等方面有诸多讲究,而且针对不同病症和不同的药物,服药后也要学会忌嘴,以利于药物发挥其应有的药性。
  降血压药、抗心绞痛药,服用期间忌喝西柚汁、忌吃含盐高的食品。西柚汁中的柚皮素可以影响肝脏中某些酶的作用,而这种酶恰与降血压和抗心绞痛药物的代谢有关。以治疗心绞痛药物费乐的平为例,一杯西柚汁就能让体内的血药浓度上升134%,相当于服了两倍多的药,大大增加副作用。
  治疗头疼类药品,服用期间忌饮酒。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进一步氧化成醋酸代谢掉。而此类药物会妨碍乙醛氧化成醋酸,会导致头痛症状加重。
  抗抑郁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物,服用期间忌吃奶酪、香蕉、豆浆、啤酒等含酪胺较多的食物。抗抑郁药的作用机理是抑制体内的单氨氧化酶。但这种抑制剂容易与酪胺发生反应,产生去甲肾上腺素,聚集过多将使血压异常升高,使抗抑郁的目的无法达成。
  苦味健胃药、助消化药,忌吃糖或甜食。苦味健胃药和助消化药主要通过刺激末梢神经,反射性分泌唾液、胃液等消化液,以起到助消化、促食欲的作用。糖或甜食会掩盖苦味、降低药效。
  钙补类,忌食含草酸丰富的菠菜、茶等。草酸在小肠中会与钙结合,产生无法吸收的不可溶物质,阻碍钙吸收。

推荐访问:住嘴 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