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_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大学生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受人格因素、社会关系、自尊、家庭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 ;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 培养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49-01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性评价”,是反映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指标。目前,许多学者都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两个成份。认知评价是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也称为生活满意度;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在生活中的情感感受,通常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对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分析是提升幸福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1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国外近几年来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个人气质特征、认知方式、目标、文化背景、适应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国内学者在对主观幸福感进行本土化研究的过程中,更多地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入手,研究这些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我们认为,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因素,即大学生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关系、个体经济条件等;二是内部因素, 比如人格因素、自尊、健康状况、自我评价等。
  1.1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内部因素
  (1)人格因素: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高度相关。国内唐洁、孟宪璋的研究证实,外向学生与内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显著,外倾性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人格内外倾向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Costa和McCraeI总结了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依赖于人格特质,不同的人格特质合导致不同的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及生活满意度。
  (2)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尊会影响幸福感。Diener(1984)对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发现,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他认为在众多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指标中,自尊是预测生活满意度的最佳指标之一。张雯、郑日昌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显著相关。
  (3)自我效能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严标宾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是正相关关系,余鹏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明显的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在不同的自我效能水平上,有不同的主观幸福感。Hackett研究发现自我效能通过影响焦虑来间接影响幸福感,认为自我效能对个体焦虑水平有着很强的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是通过影响焦虑水平的高低来影响个体的幸福体验。
  (4):健康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对大学生而言,健康状况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非常显著。如果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大学生不仅要受到病痛带来的折磨,还不得不放弃许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状态限制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及自我实现,阻碍了大学生幸福的体验。
  2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因素
  2.1社会关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社会关系为人们提供社会支持、认可,满足了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为人的爱的需要提供可能,帮助消除孤独和分离的恐惧。大学生的主要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师生关系、室友关系。这些关系涉及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其提供重要的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向大学生表明自己是被社会接受、认可的,有助于增强其自尊自信,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被接纳、爱与被爱等都使大学生产生幸福感。已有研究也证明了大学生的以上主要社会关系都对其主观幸福感产生明显的影响。
  2.2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研究结果。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收入不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更多的研究者却发现,经济状况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非常显著,低收入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经济状况通长的大学生。国外研究表明:经济收入仅在人们非常贫穷时对其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经济的影响就很小了。之所以存在不同的研究结果,可能与经济和主观幸福感的特殊关系有关。因此,家庭经济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对不同个体的影响程度如何,不能一概而论,应该针对不同的个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解决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重要群体和未来事业的建设者,探讨和研究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途径和方式,不仅对于其自身健康成长,同时也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作用。
  对大学生自身而言, 注意扩大交际范围,多参加朋友之间的活动或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学校活动,正确认识自我,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提高主观幸福感。学校和社会也要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学校应该进行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技能策略训练,开设相关的课程,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克服交往心理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水平同时健全和谐的人格系统,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在良好学习心理培养、职业生涯辅导等方面加强指导,使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学习、生活,去获取成功,去证实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树立自信心,提高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罗书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1)
  [2]李西彩.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发展述评[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1)
  [3]张东枚.某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陈,2008,(01)
  [4]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
  [5]陈秀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培养[J].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04)
  [6]汤猛,韩韬.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思考[J].知识经济,2008,(05)
  [8]邹琼,佐斌. 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整合模型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 2004,(06)
  

推荐访问:主观 幸福感 因素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