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科特区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王颖丽,张 渊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高校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学科的竞争力。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学科特区是高校在现有具有相对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以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或新兴交叉学科为主体,重新组建一个在人、财、物上享受特殊政策,管理上相对独立的学科建设实体。学科特区建设旨在实现高校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提升高校学科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培养更高质量的科研团队和科技工作者。学科特区具有针对性、特殊性、独立性、显著性等特点。

在所查阅的现有文献中,国外并没有“学科特区”特定称谓,更多是积极探索跨学科、学科群等方面的问题。如日本的筑波大学将学科按类组建学科群,通过举办专题研讨班、专家授课讲学以及参加学术活动,进一步拓展思维和开阔视野。近年来,欧美等国的相关研究机构也积极推动跨学科研究。Alina.A[1]探索了学科创新性的评估维度,并确定了三个潜在的不变因素:思想的独创性和交叉,团队成员的相互借鉴,学科的文化、社会背景。L.Karrasch[2]通过分析七个跨学科研究项目,测试知识整合的指标,以及知识整合在三个特定的知识类型(系统、目标和变革性知识)的效果,并分析研究人员和非学术参与者的角色,以改善这种跨学科研究活动的过程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和探索。

国内“学科特区”的提法和具体实施始创于2001年南京大学。目前针对学科特区的理论研究较少,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也不尽相同。赵哲[3]认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历史和现实条件,学科特区应采取多样化组织模式。譬如新建科研院所模式、依托现有学科优势资源模式和学科集群化品牌模式[4]。梁传杰[5]认为,学科特区的核心和实质在“特”,即对特殊学科,成立特别机构,采取特殊政策,给予特殊支持,进行特殊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关于学科特区薪酬体系研究方面,范涛[6]提出了学科特区薪酬体系设计应坚持的几个原则。李靖华[7]认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可通过“学科特区”摆脱组织惰性,既保持传统组织模式以保持稳定发展,又成立相对独立的“学科特区”以摆脱因组织惰性带来的程序老套的困境。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在积极打造学科特区,并相继出台了文件和政策予以支持。据网络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3月,内地31个省份中,已有27个(占87.1%)省份的教育主管部门或者高等学校相继出台了学科特区建设规划或者实施纲要,部分高校已建立学科特区,并进行积极实践探索。不过,关于学科特区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和江西等地。这也反映出各地对于学科特区重视程度的差异性。根据学科特区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8],我们知道目前学者主要围绕学科建设、协同建设[9]、学科群[10]等方面进行研究。

2016年以来,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鼓励各高校在各自优势和特色领域及层次上办出水平,竞创一流,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也给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满足地方产业升级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地方高校学科特区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引领和社会服务四大功能的发挥方面具有显著作用[11],对于提高地方高校办学特色[12],彰显学科优势,推动地方高校战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方高校能否把握历史性机遇,就看学科能否出奇制胜。在此背景下,部分地方高校通过实施学科特区,创新学科管理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新路子。因此有必要结合理论基础,梳理地方高校学科特区建设及管理机制现状,分析总结典型案例,进而探索和完善地方高校学科特区建设及其管理机制,最终推动地方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围绕着既定的组织目标进行的。管理者通过合理的安排对组织内部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使参与活动的各种要素充分发挥作用,让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学科特区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进入特区的学科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通过政策的调整,建设充满生机活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科团队,推进学科平台建设,实现重点学科建设水平的显著提升。因而,传统的学科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科特区的运行与发展[13],必须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协调和管理[14]。

为了突出学科特区的“特”与“活”,高校采取了不同的学科特区管理模式。南京大学以学科特区建设为平台和抓手,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思想[5,12],通过创新用人机制,面向世界引进一流学术团队;
通过大师领军团队,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健康成长的学术环境;
通过向学科特区倾斜资源等政策,产生出一批强势学科,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南昌大学通过高度自治的学科管理运行模式,尝试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传统的学科管理模式,加强统筹协调,按照简化程序、专人负责、跟踪服务、及时反馈的要求,将人、财、物权力下放,实行学科特区负责人首席负责制、预算审批制、年终审计制和联席会议制等,以实现最大限度的特区自主管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浙江省第一个设立学科特区的高校,按照“四自主”原则,在引进人才、组建团队、配置资源、内部管理等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尝试,逐步构建适合自身高校学科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达到有效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活动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地方高校学科特区的管理运行模式,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特区学科建设对象是点而非面。进入特区的学科是高校结合自身发展需要、采取特殊政策予以建设的几个学科。第二,学科特区的建设单位灵活多变。学科特区的建设单位可以是二级学院,也可以是学校为满足学科发展重大需求和为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而设定、享受特殊政策的重点学科群,或者是学校为此成立的单独研究机构。第三,学科特区的政策机制相对独立。学校为更好地建设学科特区,单独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如: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的引培政策、科研项目管理政策、科研成果和绩效奖惩政策等。第四,特区学科的培养成果突出有效。进入特区的学科通过加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力量的引进和培养,突出了学术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以此带动学科团队,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取得显著的建设成效。

2009年以来,H学院将学科建设放在学校发展的龙头地位,加大顶层设计,调整优化学科、学院设置;
创建学科特区,采取特殊政策大力发展重点学科群,助力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满足区域经济、行业发展需求;
未进入特区的学科仍按传统学科组织管理运行模式进行建设。经过10年建设,进入特区的学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校通过实施“246X工程”,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引进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学科团队;
优化整合资源,组建协同创新平台;
采取高度自治的特区管理运行模式加大学科特区建设,逐步形成以化工、材料、农学三朵“红花”带动相关“绿叶”学科发展的新模式。

与传统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相比,该校学科特区注重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注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在打造学科特区伊始,首先明确学科特区建设规划布局是首要任务、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是重要支撑、企业的积极参与为特区学科注入活力。为保障学科特区的有序运行,学校坚持制度先行,先后出台了学科特区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学科特区人员的聘用与待遇暂行实施细则,明确了进入学科特区的重点学科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成立学科特区建设领导小组,并对学科特区的组织与管理、专项经费的划拨与使用、特区学科的运行过程管理和考核做了详细规定。

该校结合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对拟进入学科特区的重点学科提出了必备条件——新、优、特。诸如,该学科及团队所凝练的方向须站在学科前沿;
在相关领域已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区域特色;
须具有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若干支稳定的科学研究团队,学科学术气氛浓厚,学术交流活跃;
须具有高水平学科科研平台支撑等。

该校改革学科特区管理模式和评价机制,以目标引领、自主管理、过程监控、绩效评价为原则,给予特区学科最大限度的自主管理权。学校成立学科特区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负责组织制定学科特区的总体规划、学科特区的经费筹措、资源调配和相关重大问题决策,并对学科特区的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学科办负责特区的制度建设、运行管理和监督执行工作,负责组织经费预算和绩效考核。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学科特区建设过程中的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

特区学科负责人全面负责学科具体实施。学校与特区学科带头人签订权责书。根据权责书,特区学科负责人享有学科建设规划自主权、经费支出自主权、学科人才聘用自主权、绩效考核自主权等。学科负责人在特区学科人员总额控制范围内,可通过合同化管理特区学科人才的遴选、进编、退出;
可自主制定在同类院校中有一定竞争力且科学合理的薪酬标准;
可建立相对独立的专业技术资格、岗位聘任、人员绩效考核标准等。在享受权利的同时,特区学科负责人必须履行学科项目建设的主体责任、承担资金使用经济责任,保障学科项目建设周期内达到预期目标以及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和政治责任。

在建设期内,特区学科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创新导向,围绕引进领军人才、打造学科团队、构建学科平台、产出重大成果、服务经济发展、培育优势学科、推进学科点及专业学位授权点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展开建设。建设期满,学校对照学科特区考核验收指标和各特区学科立项时制定的建设目标,组织对特区学科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重点是创新质量及贡献度,突出考核成果转化应用及其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支撑引领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绩效考核有效激发了特区学科的内生动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经过几年的组织实施,该学院进入特区的学科水平和科研实力显著增强,科研基地平台建设取得突出成果,学术交流互动形式多样,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显著提升。近期,H学院获批硕士点授予单位,进入特区的几个重点学科相应获批了硕士授权点,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通过对目前H学院学科特区的建设情况和运行管理机制现状进行分析,也发现存在一些难题。一是管理层对目前的特区建设模式在认识上仍存在一定误区,权责不够协调。在建设过程中,特区学科建设事权下移,财权、人权和重大事权仍然较多集中在校级管理层面,学科负责人在关键事权上处于责大于权状态。二是学科特区的管理运行机制不是很完善,二级管理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不健全,学科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之间的权责利没有理顺,使得个别交叉的特区学科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现象。三是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学科特区中的“特”体现在哪些方面并没有为大多数团队成员所熟知,学科特区针对特区学科成员和科研团队建设的激励机制仍不够完善。四是由于多种因素,学科领军人才的引进非常困难,导致特区学科的顶层设计中仍存在一定不足,特区学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仍存在很大空间。

基于上述研究,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在自身财力、物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应正视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围绕学科建设目标,遵循“有所先为有所后为”原则,按照分级建设、重点突破、错位发展思路,设立学科特区,并将其作为打造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抓手,运用发展的眼光、积极的政策和灵活的管理优势,集中发力,推动特色学科的形成和突破,并通过外延的“物理融合”催生内涵建设的“化学反应”,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一要加强学科特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学科建设在高校发展中举足轻重,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高校在谋划事业发展中,要将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升到战略高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强学科特区建设与发展规划,加快优势特色学科和学术梯队建设步伐,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在学科特区建设思路上,要选择最能发挥本校优势、最有可能取得重大成果的学科作为“特区”,重点发展,率先突破,办出水平,形成特色,提高学校学科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以点带面,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实力整体提升。

二要加大创新团队引进培养力度,搭建一流学科平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科特区的团队应是以一流学科带头人为箭头、优秀学术骨干为箭身、青年教师为基础形成的人才创新梯队。高校应为学科特区创造宽松条件,营造积极学术氛围,着力于外引内培,造就一批具有鲜明学科特色和学术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形成具有一流水平的特色学科科研创新团队。此外,平台建设对推动学科特区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学科特区要“走出去”和“请进来”,与校内外相关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开展合作,建立跨校、跨学科、跨学院的研究中心,进一步构建学科大平台,凝聚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局面。

三要创新学科特区管理运行机构。学科特区建设是基于新形势下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需要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以进行内部事务管理和运行,如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引培,学科科研、项目和平台的管理。此外,还应明确学校人、财、物等相关部门的角色和职责,由主管校长牵头,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及时处理学科特区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各类问题,保证环境条件建设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四要营造良好学科特区建设环境。学科特区要体现其特色,建设环境尤为重要。学校要为学科特区建设顺利开展提供软件环境和硬件平台,包括系统的支持政策,如人才培养和选聘制度,学科建设日常工作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学科建设成果评价与奖励制度等;
也要进一步改善学校学术环境,提升学科声誉,增强学科团队协作精神,紧密围绕区域发展需求,以学科特区为基础,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好地扩大学校在人才培养、服务地方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特区学术学科 学科新书架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4期)2022-08-15【学科新书导览】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年4期)2022-07-08学术动态产经评论(2021年3期)2021-08-12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考试与评价·高一版(2020年3期)2020-11-02DC炫特区大学生(2017年12期)2018-03-12“超学科”来啦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4期)2017-06-20陈云不赞成发行特区货币党史博览(2016年6期)2016-06-21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学术出版创新: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现代出版(2014年6期)2014-03-20俄开设新赌场环球时报(2010-02-02)2010-02-02

推荐访问:管理模式 特区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