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提质增效改革实施方案-正稿 提质培优项目实施方案

教学工作提质增效改革实施方案-正稿 教学工作提质增效改革实施方案-正稿戛洒镇小学教学工作“提质增效”改革实施方案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家长评判的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提质增效改革实施方案-正稿 ,供大家参考。

教学工作提质增效改革实施方案-正稿

  教学工作提质增效改革实施方案-正稿

  戛洒镇小学教学工作“提质增效”改革

  实施方案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家长评判的指标。当前,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处于低谷状态,与戛洒镇所处的区位优势和镇域的交通、经济、政治等的快速发展极不相称。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走出教学质量严重偏低的困境,经镇小学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教学工作“提质增效”改革,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教学常规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按照“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构建有序、规范、科学的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1.优化教学思想: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善作风,尽心尽责,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成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优化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创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优化教学过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4.优化教学方法:应用启发式、体验合作式、讨论式等教法,注重学法指导,致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优化教学手段: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优化教学内容:熟悉课程标准,切实落实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传授与训练;充分挖掘与利用现行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7.优化教学时间:压缩教师单向传输信息的时间,精讲精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和作业的时间。

  8.优化教学评价:以“教会学生为准则,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即:教师的授课以教会学生或课堂内容为出发点,让学生高效快捷掌握所学内容为核心。

  三、实施内容及要求

  (一)备课

  1.总体要求

  (1)备课采取课本批注和书写教案同时进行。语文学科课本的批注要有:①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②教师批注(查阅工具书及相关资料后所作的记录);③教师感悟性语句、课文精彩语句及妙处。④教师的简单教学过程(反映目标的是哪段、哪句,关键句子是哪段,针对不同的学生如何解决),提出主要目标问题。数学学科课本批注要有:①教学课题无知识点的,要揭示数学知识,加上附标题。在教材的每个课题旁写明教学目标中的教学重、难点;②在空白处写出简单的教学流程;③解决教材上所有的“?”补充必要的定理、法则、概率等;④完成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除简单的口算题外);⑤勾划教材中的重点;⑥补充教材上没有的定理、法则、规律等。教案书写:备课本上相关内容要填写完整(封面、工作计划、培优帮扶工作计划及措施、单元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安排表、课题、授课时间、课型、共几课时、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备课环节要齐全,各环节要作预设。数学学科,“铺垫引入”既要有“铺垫”又要有“引入”,“问题情境”要有情境信息,问题要作预设。要写成“精简”教案,要变写“教案”为编“学案”。

  (2)备课:按照新平县教育局下发的《新平县小学语文“读”“疑”“解”“思”四字四步教学基本模式操作与运用》和《新平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要求进行备课。

  2.具体要求

  备课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做到“六备”:

  ⑴备课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理解和把握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清楚本课程的总目标、年段目标。

  ⑵备教材:要整体把握教材知识系统,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意图。钻研全册教材,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的教学目的要求;分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重点;把握教材的难点、疑点、关键点、拓展延伸点,考虑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应做好的准备工作等。用好用活教材,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课文范例的教学功能,另一方面,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并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⑶备学生:老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结构,从学生实际(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预测他们在理解掌握本章本节内容时易出现的问题,掌握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和难点,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

  ⑷备教法: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设计适宜的施教方案。①环节设计。要设计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环节,分清各个环节的先后、主次、指向、目标之间存在的联系等等。②情境设计。设计的教学情境合理,符合学生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为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服务。③活动设计。活动设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在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

  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在备课时,要充分估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出现的“独特见解”以及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学法指导。④传导方式设计。能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思路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⑸备例题与练习: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分层次精选例题、习题,突出例题、练习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有效性,特别是课后练习要注重基本功和拓展训练题的设计。

  ⑹备教学手段:能够根据需要选用各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充分应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强化对学生辅助训练,提高学习效率。

  (二)上课

  1.总体要求

  以“大胆尝试,体验互动,个性发展”模式为我校的主要教学模式,操作流程按《新平县小学语文“读”“疑”“解”“思”四字四步教学基本模式操作与运用》和《新平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要求进行。

  2.具体要求

  (1)做好课前准备。①做好教具准备。在课前将要运用的教具、课件、电教和实验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上课使用无误。②

  上课前要熟悉自己的教学设计、清晰教学思路和教学流程。③提前三分钟进入教室,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上课铃响后,及时组织上课。教师应用饱满的精神状态唤起学生的上课意识,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2)正确把握课堂教学内容。①课堂教学目的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②课堂教学内容要正确,不得出现知识性错误,重点要突出,不平均用力。③课堂教学要体现严密的计划性与组织性,既要备教一致,反对随心所欲,教无章法,又要从教

  学实际出发,适时调整,大胆取舍。

  (3)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①整个教学过程要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基础之上,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空间,给予学生鼓励,增强信心,鼓足勇气,提高兴趣,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②面向每一位学生,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杜绝教师包讲,学生包听的错误做法(教师是“痛苦”制造者,学生是“灌装桶”),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以思维为核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解惑;以训练为主线,尽可能让学生手脑并用,给学生以动手操作的机会;承认差异,分类指导,分层教学。③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触动情感,进入角色,深刻体验。④教师要使自己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诱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4)严格课堂教学纪律。①教师要严格按课程表上课,未经学校允许,不得私自调课、停课,不得随意走出课堂、安排自习或请人看堂、代课,更不能出现课堂上无教师的现象。②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上下课,不迟到、早退,不拖堂,决不能出现无案上课。③上课时做到衣着整洁、举止端正、教态大方。不会客、不抽烟、不打接听电话,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④妥善处理好课内发生的一切情况,正确处理违纪学生,不得把学生赶出课堂,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驱赶学困生。⑤使用普通话教学,书写规范。

  (三)作业设计与布置

  1.布置作业要适量,课堂作业必须在课内完成,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的各科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一小时内,绝不能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变相体罚学生。

  2.作业设计难易适度,有针对性,要精挑细选,废除“题海战

  术”,杜绝随意性作业,减少重复机械和死记硬背的作业,侧重于布置锻炼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作业,尽量减少学生无效劳动。以班内中等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要因人而异,分层要求,有必做题,有选做题,不能出现对现成的练习册或习题集不加选择地布置作业,人人一样、人人一个模式。

  3.作业形式和数量。作业形式:一是书面作业,如书面练习,演算习题,作文,绘画、写字等;二是口头作业,如朗读、阅读、背诵等;三是实践活动,如调查、访问、测量、实验操作、手工制作等。具体形式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题型应多变,以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数量:只要有课,就要有作业。语数每周不少于5次,其它学科每周不少于一次。1—6年级语文作业为:抄写、听写、拓展训练、积累等;作文:一年级下学期、二年级写话每天1次;三、四、五、六年级作文每周不少于1次(五、六年级一般不少于400字)。

  (四)作业批改

  1.对学生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要做好批改记录,分析原因及时评讲。查缺补漏,督促学生及时订正。

  2.作业批改要认真、细致、及时,做到有留必收、有收必改、改后即发,不出差错。提倡面批面改。语文、数学的一般作业应当天批改,第二天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情况。教师批改作业要与学生自主评价、自主订正作业结合起来,做到及时、正确。批改作业的符号应规范、统一,对的打“√”、错的或有疑问的打“?”,批改要仔细,不能出现一大题只是一个“√”或“×”,甚至只有一个日期。评定采用A、B、C、D等级制,注上批改日期,批注提倡运用激励性短语和启发性语句,至少每批改三次作业要有一次激励性语言和启发性语句,要做到持之以恒。

  3.重视纠错。要引导学生建立“错题档案”或“纠错本”,并养成经常翻看的好习惯,对学生订正后的作业,教师要进行抽查和抽改。

  4.做好学困生和缺勤学生的作业补救,不能忽视他们,对他们的作业要单独批改和指导。

  5.作文批改有眉批、间批、旁批和总批。

  6.批改形式灵活。倡导多样化的、富于实效的作业检查与批改方式,尝试简单作业随堂改,重、难点练习教师面批面改,小组合作批改,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的作业批改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作业批改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学生批改的练习、作业,最后教师要看,进行把关,并作出评价。

  (五)学生辅导

  辅导是教学的必要补充,是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制订好辅导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辅导对象,增强辅导的针对性,注重实效。

  1.重视差异,因材施辅。重视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主动、及时辅导学生,为学生解难释疑,补缺补漏。从学生需求出发,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予以更多的关心与帮助,要加强学法指导,使其树立信心;对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提出更新、更高要求,着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每个教师对所教学生要作全面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心里、家庭和社会关系、思维结构形式、学习基础好坏、记忆长短、反映快慢等等,要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辅导,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辅导,要做到只要学生在教室,教师就要在教室。

  3.积极开展学科兴趣小组活动,把课内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各种仪器,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

  生智力。课外辅导时,要采取个别或小组辅导的方式进行,严禁集体补课。

  4.强化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辅导。根据学生年段特点制定学生学习规范,开展学生学习规范训练活动,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学生学习规范训练,将训练活动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养成课前认真预习,课上专心听讲、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主动、会提问、会合作;课后按时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书写认真,能及时科学的进行复习;考试沉着冷静,答题有序;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等。

  (六)测试与评价

  1.根据每学科所上的内容,上完一个内容,进行一次(针对所教学内容)小测试,上完一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反馈测试,上完一册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测试。检测完后,教师要及时批改,全面分析,并在教学中加以完善。

  2.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通过不同方式,探索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的方法。

  3.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提倡质性评价方法。全面实施好小学生“成长记录册”。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构

  明确职责

  1.健全机构

  学校成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并兼任办公室主任,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人员和村校长为成员。

  2.明确职责

  ⑴组长职责:全面负责组织全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活动。

  ⑵副组长职责:直接组织全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活动,适时跟踪调研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⑶教务主任和教研员职责:按规定深入教学第一线,检查指导每位教师落实教学管理的各项要求,督促相关教师改进教学工作,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并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⑷村校长职责:负责组织本村校教师全面开展教学提质增效管理活动,督促指导本村教研员抓好此项工作;分析总结本村校开展教学工作管理活动的情况,并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积极践行。

  ⑸其他成员职责:根据各自的分工要求,积极配合,为“教学提质增效”管理的实施创造条件。

  (二)完善制度

  严格考核

  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学校将把《方案》的实施纳入教师平时的教学常规管理、年度履职考核和绩效工资发放之中。

  附

  件:

  1.《新平县小学语文“读、疑、解、思”

  四字四步教学基本模式操作与运用》

  2.《新平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新平县小学语文“读”“疑”“解”“思”四字四步

  教学基本模式操作与运用

  新平县提出“大胆尝试,体验互动,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主要是从学生养成探究习惯,学会探究,求得个性发展的需要出发,培养学生大胆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掌握合作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归纳创新问题,敢于大胆质疑、尝试,善于倾听、表达,勇于求异、评价和不断总结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学生的个性在创造中得以形成,思维得以锻造。其核心在于学生在大胆质疑、尝试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这一理念,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和小学语文的学习规律,提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为主线,疑为核心,思为心法,培智为目标,个人、小组、全班活动互交互动发展”的“‘读’‘疑’‘解’‘思’四字四步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建模理念说明

  读为主线:读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因素,是学生理解文本、形成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所有对话的前提基础,这一对话是通过读来实现的。所以,读就应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最基本、最经常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堂上不光要强调学生多读、熟读,更要让学生会读、读懂和读好,让学生在读书实践中学会学习。

  疑为核心: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质疑习惯。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所以,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习惯是推进

  11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

  思为心法: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反应,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核心。学习的全过程都是在学生的积极思考中来实现的,没有思考的学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学习,所以,积极思考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因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习惯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应是教学活动的重点之一。

  培智为目标:提高语文素养,智力是基础,习惯是保障,技能是动力。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言语能力、表达机智、表现艺术以及内在的人文素养、精神底色,其根本就是培养智力。

  个人、小组、全班活动互交互动发展: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在内容的深入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上具有关键作用。这种同伴的影响,由于生活阅历,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的相近、相同,认同感就越强,是教师难于代替的。学生的发展就是在个人、小组、全班活动的互交互动中形成的,课堂教学要顺应这个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模式特点及优势说明

  “读”“疑”“解”“思”教学模式分为“尝试朗读,自主释疑”、“熟练朗读,大胆质疑”、“品赏诵读,互动解疑”、“拓展泛读,启思归疑”四个环节,突出了“读”“疑”“解”“思”四字,即读通、质疑、解疑、反思。

  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而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是通过阅读活动,在不断的“质疑、解疑”的反复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模式强调的“读、12疑、解、思”的过程就是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模式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教会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进行交流,会表达和倾听,会收集信息、使用信息。这不光是对字、词、句等知识的掌握,还要让学生从小参与问题讨论,学会思考,学会设问、提问,学会作答,学会反思。“尝试朗读,自主释疑”、“熟练朗读,大胆质疑”、“品赏诵读,互动解疑”、“拓展泛读,启思归疑”突出朗读,突出思考感悟,重视同伴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充分朗读体验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主动解疑,反思总结。也就是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让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就是从学生主动学习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解答。学生的所作所思得到认可,学习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愉悦感受,学生就能按照语文学习的规律,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尝试,不断提高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更好的定位,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了明确的方向。

  操作流程

  尝试朗读,自主释疑

  ↓

  熟练朗读,大胆质疑

  ↓

  品赏诵读,互动解疑

  ↓

  拓展泛读,启思归疑

  操作内容及要领

  13一、尝试朗读,自主释疑

  就是教师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适合的情景,简洁有效地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形成学生参与期待。学生通过教师提示、自读课题、观察插图等,进行猜想质疑,并自主学习尝试朗读,通过朗读课文,自主解答猜想质疑问题,疏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基本操作】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抓课题、插图进行猜想设疑。让学生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尝试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初步对话。

  (3)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尝试朗读。

  (4)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目的意义】

  (1)设情激趣,奠定情感基调,使学生开始上课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进行探究,使自学更扎实有效。

  (3)教师巡视,能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同时以适当的语言或动作暗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达到读正确,不添字,不少字,不颠倒,有句读;自主释疑,疏通课文,了解字词句的基本意思和课文大意,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注意事项】

  (1)创设适宜的环境,要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奠定情感基调,唤醒学习直觉,激发学习兴趣;要保护学生心理安全,排除学习心理障碍,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思考。

  14(2)学习提示要明确。要清楚地告诉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要求和时间。

  (3)学习活动要多样。以个体学习为主,同桌互助、教师指导为辅。要调动学生眼、脑、手多感官参与,通过读、写、批注、补充、想象、体验等,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4)学习活动的安排要注意给学生一个静心学习、思考的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5)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保证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时间够用。

  (6)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以中差生为主。

  此环节建议用时:课文学习总时间的20%左右。也可以根据学生基础作调整。

  二、熟练朗读,大胆质疑

  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进行朗读指导,在熟练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围绕学习目标,大胆质疑;师生共同梳理学习提纲,明确学习的重难点问题。

  【基本操作】

  (1)检查自学情况。原则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2)根据学生自学情况,有针对性地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进行重点指导,强化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交流互动,大胆质疑。

  (3)师生归纳整理问题,形成探究的重点、难点问题。

  【目的意义】

  (1)完成了第一环节,学生的阅读期待基本得到满足,学习

  15兴趣就会下降,阅读积极性就会减退,通过质疑深入,学生提出深层次问题并得到认可,就会产生成就感,形成深入探究的兴趣和动力,再次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明确学习的重难点目标,对本节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

  【注意事项】

  (1)保证全体学生都有机会朗读实践、思考提问。学生的质疑都有着落。

  (2)要抓住重点、难点紧密结合文本和学生实际,进行朗读技能,技巧指导。指导要持之以恒,循循善诱。

  (3)质疑范围要明确。质疑范围要根据课题,课文体裁,学段要求,学生实际来确定;是从内容,还是思想感情方面,是从语言文字,还是从表达顺序方面来质疑,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避免模式化。

  (4)注重质疑方法的指导,质疑不是胡乱猜疑,要疑得有理,疑得有长进,就必须坚持不懈,注重质疑方法。要引导学生在文本的难点处求疑,关键处求疑,困惑处求疑,矛盾处求疑,看似无疑处生疑;抓住课题质疑,关键词质疑,中心句质疑等,让学生习得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能力。

  (5)重视质疑过程。要引导学生经历“思考-发现-提问-筛选-梳理-归纳-提炼-聚焦核心问题”的思维过程,在过程中获得质疑能力。

  (6)朗读与质疑结合,在朗读中质疑,在质疑、解疑中提高朗读水平。

  (7)质疑问题处理要灵活。不同的问题要随机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疏通性的问题,让学生课前预习或课堂互答,教师解释,直接

  16解答;探究性问题,需要仔细研读文本才能解决;鉴赏性问题,要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表达方式,认真品析,才能体会得到;延伸性问题,是读懂课文后,想知道的有关课外的知识;评价性问题,是对课文的不同看法,是对课文的深化。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那些和学习目标有密切关系的、值得深入探讨的探究性,鉴赏性,评价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提炼,进行探究。其他那些与目标联系不是很密切的问题,略作引导、解释,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想法解决。要杜绝“批评训斥”,“置之不理”,“糊涂应付”等不良做法。

  本环节建议用时:课文学习总时间的30%左右。

  三、品赏诵读,互动解疑

  就是在学生初步达成一般阅读目标的基础上,把阅读指向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变自读阶段学生的独立活动为师与生、生与生全方位的集体交流活动,把学生通过自读探究所形成的朗读体验与思考发现的结果及其过程展示出来,有针对性地提供给集体分析、比较与评价,教会学生会读、会思、会评和会辩,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从求异走向求同,形成比较科学的认识,积累比较完善的实践经验。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评价、追问、点拨,提供必要的资料,解释难度现象问题,适时组织同桌间、小组间、班级内交流等,在有效的对话中,层层深入,分析问题,完善答案,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全面达成目标。

  【基本操作】

  (1)围绕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2)学生自主探究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学习体会

  1(3)教师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拔,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品析、鉴赏、诵读,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读中解决重难点问题。

  (4)对共性的、特别疑难问题,教师作精要讲解。

  【目的意义】

  (1)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对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

  (2)通过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生的个体学习和交流,教师就能准确把握什么问题要采取什么样的合作形式,以及教师精讲点,提高课堂效率。

  【注意事项】

  (1)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看法的机会。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好引导学生自己解决。

  (2)交流的环境要平等、民主。

  (3)要有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4)切实把握有效对话。要注意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多种形式的灵活应用;应让学困生发言,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注意培养认真倾听,善于辩论的良好习惯。

  (5)注意答案的开放性。在紧扣文本,尊重文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敢于向书本和教师的所谓权威观点挑战,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

  (6)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有清楚的目标意识,用目标牢牢把握对话的方向和深度;要注意倾听,及时发现教学资源的生成,要注意发挥评价功能,把对话引向深入;在学生交流探究遇到困难时,提供必要的辅助资料,组织适宜的体验活动进行必要引导;学生实在不能理解时作精要的讲解,让学生“知

  1其然”,“知其所以然”,全面达成目标。

  本环节建议用时:课文学习总时间的30%左右。

  前面第二、第三两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反复出现,如提出重点问题一,自学重点问题一,互动解答重点问题一;提出重点问题二,自学重点问题二,互动解答重点问题二等。

  四、拓展泛读,启思归疑

  就是引导反思,总结归纳所学知识与技能,上升为理论,指导拓展应用,深化学生知识与能力构建。

  【基本操作】

  (1)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结果。

  (2)以提问、作业等形式,巩固、强化所学知识,训练能力。提倡学生自编题。

  (3)对学生学习缺陷进行补救,矫正。

  (4)把知识从课内引向课外,提供或指出课外阅读、应用的内容,范围和要求,迁移知识与能力,进行拓展泛读,创新解答、应用,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性达成目标。

  (5)小结,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

  【目的意义】

  (1)通过反思,对学习内容及时进行归纳和梳理,形成系统的、清晰的认识。

  (2)对知识技能的应用有明确的方法、方向。做到举一反三。

  【注意事项】

  (1)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感受成功的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要谨慎处理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对没有达到目标的,要变换方式,巧妙、及时给予处理,不留“尾巴”。要杜绝“批评打击”。

  1(2)要根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俯视文本,结合生活实际,从识字写字、语言积累、获取知识、学习方法、能力提升、人生感悟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

  (3)注意把知识与能力从课内引向课外,鼓励学生大胆把知识与能力应用于生活,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对学生课外拓展的阅读、实践的内容、书籍、形式、方向等要有明确提示和要求。

  (4)可以通过学生、教师编题测试,并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和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与本课有关的练习题,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要注意编题方法的指导,求实求真求深,不贪大求全。教师要掌握学生编题解题的真实情况,必要时,教师要补充编题,确保巩固检测扎实有效。

  (5)教师要勇于放手,相信学生,要给足学生拓展应用的时间和空间。

  (6)要坚持不懈,对学生课外拓展、学习、应用情况进行跟踪,指导与评价。

  本环节建议用时:课文学习总时间的20%左右。

  以上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模式,是针对一篇完整课文的学习而言的,对于不同课型,可以对环节进行内容和时间上的调整,或配合其他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如习作教学:可以调整为“激趣导入,学生草稿”“交流体会,大胆质疑”“修改品析,互动解疑”“拓展应用,启思归疑”。多课时的课文学习,每一个环节的落实,应配合完整课时结构“导入—环节内容教学—小结—巩固练习”,几节课结合起来,要按模式要求系统完成课文学习。总之,在模式的应用中,教师要牢牢把握其核心“读(体验)、疑、解、思”,以学定教,融会贯通。

  新平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2模式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是一种参照性指导方略,强调的是形式上的规律。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高效完成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平县普通中小学深化教学改革,实施“大胆尝试,体验互动,个性发展”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方案》(新教字〔2011〕32号)要求“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能根据所任学科特点,正确灵活地运用‘大胆尝试、体验互动、个性发展’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进行教学”。依据“大胆尝试、体验互动、个性发展”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原理,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我县小学数学学科实行如下课堂教学模式。

  一、新课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我县小学数学使用两个教材的版本,因此,新课提出两种基本模式。

  1、新世纪(北师大)版的基本模式

  新世纪(北师大)版遵循“基本训练→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回顾小结”的基本教学模式。

  具体地说,一是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或相关联的知识让学生回顾,二是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或利用教材中的情景,从情景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三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分析、探讨,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建立解决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先试后导、体验互动);四是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到的新知识、方法——模型,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现象、问题;五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小结。

  如:三年级下册(2004年10月第2版,2004年12月第1次印刷),63页,“吃西瓜-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

  第一步:用5—6分钟时间进行基本训练或相关知识回顾。

  21第二步:教师让学生看情景图、说情景图,通过情景图提出“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或“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等数学问题。

  为了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具针对性,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有是有必要对学生所提的问题作一些限制。如果学生始终提不出所需要的问题,教师可以参与提出数学问题。

  第三步,利用直观图来探讨、解决“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或“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等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明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第四步,用在第二步中学到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完成“练一练”等题。

  第五步,用1—2分钟时间引导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小结。

  2、人教版课标教材基本模式

  人教版课标教材遵循“铺垫引入→探究建模→练习巩固→回顾小结”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

  如:一年级下册(2008年7月第2版,2010年11月第4次印刷),61页,“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教学。这之前,在41页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

  第一步,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知识——“整十数加一位数”30+2=……

  引入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有的学校、有的老师在搞《每天一练》,这很好。每天一练,要在新课前练,要练与当天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准备。

  第二步,组织、引导学生探究35+3和35+30。通过操作和教

  22材的示范,让学生明白35+3,先把5个一和3个一相加,35+30,先把

  23做错的学生姓名。要作批改情况分析。

  第四步,根据讲评中涉及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布置练习或作业以起到巩固的目的。

  以上模式,无论是新课、练习课,还是复习课、讲评课,都不同程度地有练习和讲评的成分,其处理方法是一样的,所以没有重复赘述。具体要求见练习课中的第三步。

推荐访问:提质培优项目实施方案 教学工作提质增效改革实施方案-正稿 增效 教学工作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