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菁选8篇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1  看完《感动*》我有许多感触。我赞颂黄旭华的隐姓埋名、淡泊名利;对刘盛兰17年没吃肉,连馒头都舍不得买,却大方的捐款助学感到震撼;对陈俊贵一生守望战友情而感动;还对段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菁选8篇,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菁选8篇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1

  看完《感动*》我有许多感触。我赞颂黄旭华的隐姓埋名、淡泊名利;对刘盛兰17年没吃肉,连馒头都舍不得买,却大方的捐款助学感到震撼;对陈俊贵一生守望战友情而感动;还对段爱*贴工、贴钱、贴命、贴近老百姓而肃然起敬……一个个人无一不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感动。

  我被黄旭华淡泊名利、隐姓埋名感动。1959年毕业于上海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加科研。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父亲临终前他也不知道,母亲从63岁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他和同事在没有计算器的情况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成千上万的数据。1988年,他不顾生命危险,亲自下潜300米,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的第一人。是啊,他虽然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但是他却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我想到了水,他就像水一样。水利万物而不争,但是人们却不能离开水。他虽不争,但这不争胜过争,他的不争使他变得伟大。我也要向黄旭华学习,学习他的无私、淡泊和他水一般的品质。

  我还被刘盛兰感动。他是一个普通的村民,他在73岁时成了孤寡老人。他为了让自己老到无力行动时有人陪他,他开始助学,这是他的初衷。可后来,他每天捐款,慢慢的,他对这些学生十分同情,他便省吃俭用,真正无私地帮助这些学生。正如颁奖辞写道:“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是啊,他以无声诠释着大爱。此处无声胜有声,他的爱是无声的,执着是无声的。正是他这样默默地坚持,爱也积少成多,最后感动身边的人。我也要向他学习,学习他的无私付出,学习他的那份爱心,那份执着。

  这些人,虽然*凡,但也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感动,他们甘愿做一滴水、一朵花,在无声处默默地付出,但带给我们的是最夺目的光彩。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2

  《感动*》这本书以"双百"人物的英雄事迹、感人细节为教育元素,以学生学习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教育主题,两者有机结合。读了这本书我感受至深。

  叶欣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翻开历史,2003年那一页,一场令国人诚惶诚恐的非典至今记忆犹新。叶欣,一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护士长,她对那职业的孜孜追求和感人的事迹,同样被载入史册。2003年2月24日,叶欣在抢救患者时,被"非典"病毒闯进了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多天的身体,3月4日经确诊,叶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被隔离。在隔离期间,她甚至询问自己科室的覃医生,看看还有没有自己可以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她在病床上完成。但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有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3月25日凌晨1时30分,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她真是一名忠于职守的好护士呀!

  她,生活在无声世界里,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以快乐和感恩的心面对身体的不圆满,以顽强的意志追求自己所热爱的舞蹈艺术,为世人奉献着自己的美与爱。她,就是*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邰丽华2岁时意外失去听力,但她爱上了舞蹈。虽然老师不看重她,但经过不懈努力,她从开始的转几个圈到后来的几百个,这种质的飞跃让老师和师妹们敬佩不已!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在残奥会上震撼世界,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感动国人。她将美的震撼奉献给世界,她是人间的天使。

  "双百"人物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心目中的道德榜样。《感动*》就是帮助我们学习先进道德榜样的好书。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3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留恋在校园里的每一寸光阴!文章讲的是一个6岁的加拿大男孩。接下来,我们一家人去了袁家寨子做客,讲解员给我们讲解了那里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一些风俗。今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去买棒冰吃?我要学习张嘎,机智勇敢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考验。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感动*学习双百人物规划精彩人生》的书。这本书既是老师布置给我的暑假任务,也是我心中早已渴望已久的一本关于*英雄的书。

  这本书中将了很多个人民英雄的故事,其中令我最为感动的就是《三轮车上的大爱》与《183个孩子的父亲》。

  第一个故事《三轮车上的大爱》讲的是河北老人白芳礼靠打工、捡破烂、帮别人看自行车......这一类的杂活来赚钱资助学校,到他93岁在20005年9月23日早晨临终时,他一共捐资助学35万元。他自己没有文化,却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而他的私有账户上的存款是零。

  第二个故事《183个孩子的父亲》讲的是辽宁省盘锦市的一位父亲,他有183个孩子,他叫丛飞,原名张琮。他原本是一名歌手,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成为了一名义工,他资助了183名贵州、湖南等省的贫困儿童。为了给孩子及时的交上学费,丛飞玩命一样的疯狂演出,他常常收到一笔演出费后,马上就寄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而自己却身无分文。2006年4月20日年仅37岁的丛飞永远的离开了他爱着和爱她的人们!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了许多伟大的人:鲁迅、朱自清......我既看到了他们的人品、人格和精神。从今天开始,我要学习的他们的那种人品、人格与精神。做一个有志气、有爱心和有志向的人,长大后我要用我的志气、爱心来报答养育我的父母与祖国!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4

  《感动*》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姚明、杨利伟、任长霞、林浩等十二位杰出人物的感人故事。他们身上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个人都是我们当之无愧的学习楷模,他们的事迹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其中我最敬佩的就是姚明了,他身高2.26米,是名符其实的中华擎天柱。他是历史上第一位没有美国篮球背景而成为nBA状元新秀的国际球员。这一刻成就了众多*人的梦想,而在那个篮球巨星云集的国度里,国外友人称姚明为“明王朝”或“移动长城”。纵然获得此等殊荣,姚明始终明白自己是祖国的一分子,只要祖国一声召唤,他就会不辞辛劳立即回归,几乎从未缺席过任何一次*男子篮球队的国际大赛。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姚明连续两次成为*体育代表团的旗手。他的肤色是祖国土地的颜色,他的血液里流淌的是代表*五千年文化的长江和黄河,他在国内外赛场上奔跑、扣篮的英姿也像雄鸡一鸣惊人的嘹亮歌喉。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发了,姚明第一时间向地震灾区捐款,并成立姚明基金会帮助灾区进行校园重建。姚明提倡的是一种大爱,是既向世界上证明自己的同时,也不忘却家园哺育之恩的博大胸怀。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林浩,是一个和我同龄的小男孩,个子小小的。他在去年汶川发生的八级地震中成功自救后,又返回危机四伏的废墟中抢救出两位同学,被砸伤脑袋和手臂,并被掩埋在重又垮塌的楼板之下,后获救。几个小时,林浩不停地扒出一块又一块的砖头。他手脚并用,甚至瘦弱的肩膀都被当成与震魔斗争的武器。有大人让他赶快离开这个危险地带,他置若罔闻,甚至有人过来拽他,他挣脱了继续投入战斗。一个九岁的少年仅仅靠一双手,从结实的废墟堆里,从震魔的嘴边,抢下了两条年轻的生命。当他成为抗震小英雄时,林浩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我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林浩始终不认为自己是英雄是偶像,他坚信自己只是做了一个班长应该做的。林浩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与姚明同为旗手出场,淡定从容,把一个*少年的无畏与坚强、成熟与责任感,完美地展现在全世界的观众面前。在如此盛大的仪式中,穿白色T恤和短裤的林浩丝毫不怯场,他自然地环视着观众席,冷静地挥舞着手中的旗帜,仿佛他参加的不是奥运会开幕式,而是周末的郊游,那一份镇定完全不输给任何一位世界冠军。林浩和其他许多灾区的孩子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回想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天,身高2.26米的姚明、1.18米的林浩,当这一壮一少、一高一矮同时引领*体育代表团进入鸟巢时,在啦啦队和观众们的喝彩声中,这位擎天巨人携着林浩的小手,*迎风飘扬。一位是享誉全球的篮球明星,一位是英勇无畏的少年抗震英雄,最高和最矮在人们眼中已经没有差距。在我心里,他们同样都是感动每一位*人的英雄,都是伟大的巨人。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5

  “感动*十大人物评选”,看完之后,不禁百感交集。

  *凡的人,不*凡的事,让人为之而动容,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中华人民是值得歌颂的。

  *为了灾区人们克服重重苦难,抢险救灾;乡村教师为了山区孩子的将来而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奥运团队为了祖国的百年梦想,兢兢业业,向世界展示了*的风采……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们骄傲!唐山十三位农民工,南方大雪时他们奔赴湖南,汶川地震中他们的身影又出现在四川,而且两次的救灾抢险全部出于自发。他们没有鲜亮的外表与华丽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行为证明了*最广大群体的发自内心的最淳朴的善良。

  他们在大难时出现,成为大家的“救星”,表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多么的团结啊!一对在海拔2800米的山寨执教的教师夫妇,为了山寨里的娃娃可以学得知识,不再是文盲,便去那里当教师。可是要上学校只有唯一的路径:爬云梯、登陡坡,穿梭于悬崖峭壁间。这些只能在探险纪录片中听到的词汇摆在面前,想想都要望而却步了,可是他们做到了,那么艰难的条件,十八年如一日,他们做到了。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山寨里的娃娃们能够走出大山。“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使*的新一代变得有知识,使*更强大。……那些叔叔阿姨们的英勇事迹使我们热泪盈眶。我们还是少年,并不能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可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加强自身的素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自觉维护公共次序,爱护公共卫生,和每一个人友好相处,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伸手帮助……并持之以恒,那么日积月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更加和谐、美好。今天,我们以*为荣,明天让*以我们为荣!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6

  《感动*》这本书以"双百"人物的英雄事迹、感人细节为教育元素,以学生学习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教育主题,两者有机结合。读了这本书我感受至深。

  叶欣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翻开历史,2003年那一页,一场令国人诚惶诚恐的非典至今记忆犹新。叶欣,一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护士长,她对那职业的孜孜追求和感人的事迹,同样被载入史册。2003年2月24日,叶欣在抢救患者时,被"非典"病毒闯进了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多天的身体,3月4日经确诊,叶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被隔离。在隔离期间,她甚至询问自我科室的覃医生,看看还有没有自我能够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她在病床上完成。但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有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3月25日凌晨1时30分,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她真是一名忠于职守的好护士呀!

  她,生活在无声世界里,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以欢乐和感恩的心应对身体的不圆满,以顽强的意志追求自我所热爱的舞蹈艺术,为世人奉献着自我的美与爱。她,就是*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邰丽华2岁时意外失去听力,但她爱上了舞蹈。虽然教师不看重她,但经过不懈努力,她从开始的转几个圈到之后的几百个,这种质的飞跃让教师和师妹们敬佩不已!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在残奥会上震撼世界,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感动国人。她将美的震撼奉献给世界,她是人间的天使。

  "双百"人物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心目中的道德榜样。《感动*》就是帮忙我们学习先进道德榜样的好书。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7

  感动*人物播出了,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会电视,我还不知道今天就演感动*。

  看完感动*,我真心觉得,闲着是罪恶的,浪费钱也是罪恶的。闲着,其实就是浪费时间,那么概括起来,浪费是罪恶的,应该怎么办?应该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金钱,珍惜资源。当有真的感触的时候,这些词句就不是空话和口号,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时候我会觉得闲,会觉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找不到意义所在,而现在,在刚看完感动*人物之后的强烈感情下,我觉得,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己份内的事也不会觉得闲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时候我也会想,有什么好捐助的啊,他们有那么穷吗?

  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同情困难人群的感情基础,我没有见过那种场面,或者通过媒体看过几眼已经被岁月冲淡了,但是一旦把那个画面放到我眼前,我会被震撼,然后内心柔软的说不出话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成长环境艰苦的孩子长大了会更加惦念自己当初那种穷乡僻壤,会更加懂得同情困难的孩子,不是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们没见过,没有那个触动。所以说,让所谓温室里的花朵去“体验生活”,体验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义的。

  今天晚上含着眼泪看完央视播出的感动*人物颁奖,感受颇深!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8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经历了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事情。胡忠、谢晓君夫妇,藏区支教让我们在原有美丽的心灵从黑暗中慢慢地走出来;阿里木慈喜助学让山区的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张*宜跨越海峡的爱让那些没有自信的孩子们恢复自信。大家都很疑惑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们如此奉献自己?胡忠、谢晓君夫妇——他们坚守藏区12年支教。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他们夫妇俩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一个月的工资也有几千块。直到2000年,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妻子谢晓君的大力支持。3年后,妻子带着3岁的女儿也来到了这个贫穷的山区支教。一教,就教了整整12年,妻子谢晓君尽管生病,也不去医院检查,而且还带着疲劳的身体去上课。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不留下任何可怕的阴影;他们放下白发苍苍的父母,不是不敬孝道,而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快乐地学习知识,能更好的回报社会,让更多的孩子来孝敬自己的父母。他们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

  更不是冲动,而是不悔的扶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儿女的骄傲。现在的社会,总是有着许多污浊之气,但感动*的人物却是给我们刮来一阵清风,让我们沐浴在美德之中。其实,身边还有许多的感动,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舍己为人的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帮助盲人过马路,把一张纸条丢到垃圾箱里……这些事情并不足以堪称伟大,但是以温暖我们的心灵。他们的事迹都是普通的,极微小成伟大的事业。我们都在细小处体会到伟大的人格。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 (菁选8篇)扩展阅读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 (菁选8篇)(扩展1)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600字 (菁选8篇)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600字1

  幸福在哪里呀?幸福在哪里?幸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读了《建设幸福*》这本书,我感受到身边处处都有幸福,幸福把我们团团包围着。

  我们享受着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不花钱就可以轻轻松松的上学,学费则全是国家出,既然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那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将来报校祖国,建设更加幸福的*。

  来到超市,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看的眼花缭乱,物品应有尽有,一应俱全,想有什么就有什么。现在电脑、数字电视都到家了,在家就能感受信息给我们带来的便捷。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令全世界瞩目,称为屹立在东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街道,在社区,在公园,到处都可以看到可喜的现象,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也在不断的提高,打球、下棋、看书、唱歌……人们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都提高了,过着和谐、幸福、安康的生活。

  对孩子来说,能上学就是幸福;对患者来说,有医保就是幸福;对老人来说,有社保就是幸福……由此可见,幸福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样千姿百态,五彩斑斓。

  各行各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幸福,我们的幸福就是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读着《中华文化经典导读》,背着荷花池小学礼仪三字经,学文化,学做人,快乐成长。

  是啊!幸福是多么令人向往啊!但是,幸福生活就像一座摩天大厦,需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用砖头一步步稳稳的搭上去,“众人同心,其利断金”!作为“幸福*”的一员,我们是否能尽一份力呢?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将来用我们的智慧和才能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让幸福*永远幸福在每代*人的心中!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600字2

  最近,我读了《建设幸福*》这本书,深有感触。

  《建设幸福*》主要是写什么是幸福。其中,令我深有感触的是《上学》一文,它主要讲述了不花钱,也能有学上。

  依稀记得有一个名叫红红的小姑娘。本来,日子过得挺有气氛,可红红8岁那年得了一场怪病,花光了家里仅有的几万元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债。然而哥哥上大学每年要一万多元学杂费,对于红红家来说,是个天文数字!爸爸妈妈卖掉了家里的两头猪,四处借钱,凑足了学费。

  红红开学了,可几十元的学费,又让爸爸妈妈犯愁了。红红卖掉自己一米多长的头发,可只有15元,远远不够学费。红红拿着钱上学校,老师告诉她,上学不收钱,红红高兴地笑了。

  我曾经也经历过这样的痛苦。我家三口人都是农民,卖掉了家里的牲畜和田地。来到城市,这里的公路上车来车往,哪像我们农村的公路,很少有轿车或货车,农村根本买不起。因为在城市里,吃饭,住房都要钱,上幼儿园更要钱,做什么事都需要钱,爸爸妈妈每天为钱烦透了心,急白了头。

  不知不觉,我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爸爸妈妈都去上班凑学费,供我上学。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这件事,也不知道挣钱的不容易,学习不用功,爸爸妈妈经常在无人的角落里哭泣。后来,我知道了这件事,便发奋努力,好好学习。现在,我每次都能名列前茅,获得了老师的信任,就是有点贪玩,任性,如果能改正我身上的坏毛病,就不会让爸爸妈妈操心。

  现在,国家越来越富强,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负担也越来越轻。 作为小学生,我应该珍惜幸福时光,学好知识,做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600字3

  幸福是什么?以前,我认为幸福是在家中看电视,是在饭店大吃一顿,是在晚上,睡在床上,做自己的美梦。现在,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幸福”不是享受而来的。而是靠创造、奋斗赢来人民的利益。

  《建设幸福*》字里行间都透漏着人民的幸福感,如:家境贫困的学生,正常上学、困难家庭住上新房等等。为人民解决了多少烦心事啊!“幸福*”真是为人民谋幸福啊!作为读者的我,胸怀远大理想,懂得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确定了自己的使命。

  现在,我们的学费也不用交了,一切都是国家提供的,“十一五”期间,人民都感受到了受教育的幸福,人民也渐渐过上了好日子。我不禁问妈妈,:“妈妈,你小的时候,对生活有那些期望啊?”妈妈听了,唉声叹气的:”唉!我们小的时候,哪儿像你们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啊!那时,我还挨过饿呢!想上学,可是没钱啊!看看你们,连学费都不用交,生了病,去医院也方便,而且家家都有车,你们现在的生活,就是我小时,对生活的期望,你们现在对生活的期望已经不同了,你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听了妈妈的一番话,我才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啊!现在,“建设幸福*”真的成为了全国人民最殷切的希望。

  身为少先队员,我们应当肩负*人民的期望,做“建设幸福*”的建设者。我们要从学习开始,奋发向上,加强思想品德的修养,陶冶情操,为建设幸福*而奋斗!!

  “幸福*”飞翔在*的大地,“幸福*”飞翔在*人民的心里。

  为“建设幸福*”而奋斗,我相信,“幸福*”将在以后,不会再是虚影,不再是人民的期望,而是事实。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600字4

  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本好书,就是一个良师益友。在上学期里,我有幸读了一本特别的书,《建设幸福*》。这本书不仅令我印象深刻,而且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幸福。

  幸福,往往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努力过、劳动过的人,才有资格享受。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作为一个*人,建设好祖国的山山水水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建设好祖国我们义不容辞。那么,我们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见到有人乱扔果皮纸屑,就上前劝阻一把吧,我们就是文明*人;看见有人遇到困难,束手无策,就上前帮一把吧,我们就是爱心*人;在校园里,见到老师或同学,亲自问个好吧,我们就是礼貌*人。

  建设幸福*,要做到的,当然远不止这些,不过,我们能尽自己的努力,那才是最大的收获,也是最大的幸福。

  其实在一个富有的环境中生活,并不是一种最大的幸福,它只是一种人类向往的小康生活。因为,诚信决定了一切命运。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诚信都没有了,还谈何而来的前途与财富呢?所以,我认为,诚信最重要。

  当你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及时地完成,以免双方都发生误会与冲突。第二,一定不能撒谎。因为当你撒了一个谎,你就会编更多的谎言去圆它。如果一个人连诚信也没有,那幸福谈何而来?祖国的发展又谈何而来呢?等待的,注定是失败!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十分希望祖国能幸福,但可不能纸上谈兵,一定要实际行动起来呀!那幸福到底是什么?有人说,幸福是一种追求;有人说,幸福是一个家庭;有人说,幸福是一种财富。我认为,幸福是一切,是劳动,是*安,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它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又会得到什么呢?

  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做到了。同学们,快来建设我们的幸福*吧!将来的社会需要我们去建造;将来的人才需要我们去培育;将来的幸福需要我们去寻找……正所谓“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相信我们的努力,一定会建设出幸福*的!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600字5

  这个寒假里,我读了《建设幸福*》这本书,让我深有体会并且认识了,*在这些年以来的惊天动地的变化与成就,表达了国家对青年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的关心和爱护,让我这个小学生也感到了幸福。

  人人都提出了“幸福*”这个口号,一共分为六篇文章,紧紧围绕着这个主题思想: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困难家庭住上新房子、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幸福*”翱翔在*的大地上,飞翔在中华人民的心中,给春天的神州大地涂上了暖暖的色彩。

  这本书中第一篇“实现免费义务教育”这一章节使我深受感动,国家为了让我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为我们购买了教学设备,改善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国家每年资助近1.8亿学生,从此可以看出,国家是投入了多么大的财力啊,因而也可以看出对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

  现在我们拥有绿油油的操场,宽敞明亮的教室,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

  这些幸福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好好珍惜。听爷爷奶奶说,以前吃的是蕃薯,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白米饭和肉。要是家里客人来了,要让客人先吃,作为孩子的他们只能在旁边咽口水。穿的也很简朴,破了就缝,大人穿了小孩穿,就这样穿好多年。再想想今天的我们,衣食无忧,有好多新衣服穿。每天都能吃到肉和饺子,住的是高楼大厦,外出有汽车坐,学习环境也很好。拥让我们为今天所拥有的幸福加油,为了让全世界充满幸福而努力吧!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强。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600字6

  “一玉口*, 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 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 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听着这熟悉的旋律,我又想起了前几天我看的那本《建设幸福*》。

  一个国家,她的子民幸福,这个国家就是幸福的。那,什么是幸福呢?幸福就是在你寒冷时给你的一些温暖,幸福就是在你饥饿时给你的一点食物,幸福就是在你贫困是给你的一点金钱。只有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大家都幸福,这个大国家,这个大*才会幸福。

  我们的国家在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后终于繁荣富强了,也让全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国家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障,还让困难家庭住上了新房。困难家庭再也不用为孩子的学费东奔西走借钱。医药费可以按比例报销,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下面我就来为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我家有一个亲戚,年逾古稀,却成了孤寡老人,和孙子相依为命。老人靠种地为生,老了没有经济来源,还有一个孙子靠他生活,在他生活陷入困境的时候,是党的政策让他的生活好了起来:村干部帮他申请了生活最低保障,每个月都能领到低保金。而且因为免费义务教育,孙子的学费也免了,这让他们减少了不少开支。生病了医药费还能报销。再加上亲友、邻居的资助,让他们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在我们的身边,象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回顾过去,我们创造了不*凡的光辉业绩;展望未来,我们对国家的锦绣前程充满了信心!但是,更加繁荣,更加幸福的*还等待我们去建设!我们应该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不断提高实践能力,让我们为伟大的祖国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600字7

  我读了《建设幸福*》这本书后,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像书中所说,现在农村孩子不仅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中不用花一分钱,而且*还出钱帮他们买校车,还让他们吃免费的早餐和中餐;现在的老人退休后还可以领工资;现在没有工作的人可以领低保等。

  现在我们柳州人人有房住,住房条件跟以前比是大大改善了。*为了保障人人都有房住特地增加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这些房专门照顾低收入人群以及中等收入人群。城乡居民在医疗保障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善,像现在90%以上的城乡人口看得起病,不像以前,有许多家庭因缺钱而看不起病,想想以前,看看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

  再说说我们现在,家里的生活条件明显提升了很多,我就举个例子吧:比如,我的小表妹李玥萱,今年5岁了,她从小就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所以,舅舅、舅妈(也就是她的爸爸妈妈)让她从三岁开始学习轮滑,四岁开始给她学习走模特,她也很争气,不给她的爸爸妈妈丢脸,在20xx年国际少儿模特大赛中,她获得了幼儿组的冠军哦!但她妈妈认为得不得名次不重要,只要她喜欢并觉得幸福,就支持她。在最近,她又拍了一段MV发到电脑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现在她有很多粉丝哦!她在尚学堂的名堂会里也秀了一把哦!我觉得她是够幸福的了,不知道你们觉不觉得呢?

  回头来写写我的感受吧!我觉得我也是非常幸福的。因为我能在这么好的学校读书,这么好的班级学习。所以,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不仅要持之以恒的学习,还要不断探索新的事物,从小就要养成讲诚信的优良品质,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600字8

  《建设幸福*》,那么,什么才是幸福呢?

  幸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谜,你问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回答。有人说,幸福一生*安;有人说,幸福是衣食无忧;有人说,幸福十拥有一个美丽的家庭;也有人说,幸福是每一天都快乐…..幸福是人们追求的基本价值,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

  对于早晨在街边卖早点的摊主来说:“风吹不着,雨淋不着,靠着卖早点,生活越来越好”。这就是幸福感。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幸福不是爸爸、妈妈寄的多,而是在春节能够回来,能够带给他们温暖。

  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说,幸福是你的好成绩;还是你送来的一份热菜;还是你真心的一句问候;还是你送来的一枚硬币……在“孝”上的一点付出都是他们的幸福。

  幸福不是能全部描绘出来的,它还要用心去体会。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回味无穷。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靠自己去体验,去感受。

  重温过去,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今天的幸福。

  幸福不能仅仅是显示在你的小家中,要融汇到这个*大家族中,弹指挥间,沧桑巨变,1949年,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多少年来,*书写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毕生答卷!*的良好政策展现出一幅幅感动的画面。

  这些年来人们幸福的原因有许多许多,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困难家庭住上新房……连我们身边都有幸福:用上了新教学楼,崭新的书本,宽敞明亮的教室……一言犹未尽。幸福没有任何虚假,它是从人们心底里流露出来的,它不需要任何浮华的言辞来表达,它是深埋在人们心中的一颗种子,改革的春风拂着它,它便生根,发芽,愈长愈茂盛……

  建设“幸福*”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坐想其成,不是我们*人的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人、为社会的幸福作贡献。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 (菁选8篇)(扩展2)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菁选8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1

  《红星照耀*》,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星照耀*》读后感600字(精选2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2

  《红星照耀*》是一部血的历史图册,它可以让我们知道,*及其军队所经受的苦难、牺牲。我们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党人的每一次浴血奋战,多少人的鲜血铸就了我们的今天,可想而知今天的幸福是用鲜血凝结而成的。

  这不得不使笔者想到《青春之歌》中的主人公林道静毅然离家出走,投身"地下革命"事业,为革命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为党的革命事业倾尽一生心血,鞠躬尽瘁。在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路程上,面对重重挫折打击,不管是林道静还是保尔,他们都不曾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他们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他们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元素来对待,从没有放弃自己的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在当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了。

  以上的种种,不得不使笔者在深有感触与热血激情的情况下,去阐发感慨:这是怎么样的党,多么伟大的党!纵有千万文字的追捧也捧不"红"这样的党,文字是多么苍白无力,但有林道静、保尔以及本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这样血淋淋的人物存在,他们愿意为党的胜利倾注一切,就连出身在美国在生活背景、语言、习俗各方面有差异的埃德加。斯诺都从*革命和它的领导人身上,感染了火一样的热情,在艰苦斗争时用自己的笔进行战斗,只为了他开始"信仰"的一切党。

  笔者阅读红色书刊并不甚多,但仅凭以上几个鲜活的人物以及《红星照耀*》中所述的党在领导*革命走向胜利时的艰辛与牺牲。我们就可以体会党在困难时期的艰苦卓绝;体会党在斗争中的.峥嵘岁月;体会党在领导人民走向胜利时的无限伟大!心系这样的党,我们应该感到荣幸与自豪。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3

  这个假期,我随着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一起走进了那段红色岁月。

  在这本书里,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地有活力。其中,我认识了“苏维埃四巨头”*、*、*、博古,*长*、谢觉哉、萧劲光、徐特立和充满活力的“红小鬼”们。他们每个人都是智慧,英勇,仁义,有血有肉的。

  通过斯诺的笔墨,有如一幅幅画卷展开,不带过重的色彩。我好像进入了那个年代,微风带着理想的气息,路上留下红军们坚定的信念,阳光闪耀着他们高贵纯净的心灵。

  读完这本书,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的坚韧、团结、友善……或许有很多外界的传言,有很多怀疑的眼光,但他们丝毫不受影响,用行动向人们证明“红军是为人民而战”。

  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安定的时代,我们都应感到幸福,同时也要心怀感激。我们脚下的土地,浸润过先辈的热血,我们呼吸的空气飘荡过战争的硝烟。我们现在有多幸福,过去的人们就有多艰辛。要知道,我们的如今都是先辈用鲜血搭建起来的。而我们故不能辜负了先辈的期望,应当把握当下,努力向上,继续建设我们强大的祖国。

  《红星照耀*》这本书给予了我很大的鼓舞,过去那么艰难的日子都熬过来了,比起他们,我现在吃的苦又算什么?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朝着目标去努力,必然是艰辛的。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总会想到过去红军战士们的坚毅、顽强,便咬紧牙关继续奋斗。正如二万五千里长征,过程虽艰难漫长,但结果总是好的。我们的学习,又何尝不是一次长征?在这条路上,我也会像红军战士们一样,坚定地走下去!两年后的中考。五年后的高考,等我凯旋,我相信,付出一定有回报!

  历史总是铭记在心。我会以过去革命的艰辛警醒并鼓励自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4

  暑假,我读完了美国记者斯诺的著作——《红星照耀*》,心中久久不能*静。在此书中,斯诺用局外人的视角,客观真实地描述了战争中的*。

  读着书中*实的文字,我仿佛置身于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地处于那波澜壮阔的岁月中……斯诺的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却格外真实动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使人心生敬佩,一次次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令人激动无比。

  正是通过他的文字,我对不畏艰难险阻救民于水火之中的革命先辈更心生敬畏,对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愈发珍惜。红军战士强渡大渡河的场景使我难以忘怀。他们用自身的真诚善良感动了当地的彝族人民,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成功过境;又以勇敢机智的品质战胜重重困难,度过了大渡河。河流湍急,敌人攻击,他们却最终获得了成功。只留下蒋介石的飞机在天空中无可奈何地怒吼。白军的炸弹掉入水中,我心上的石头终于落地。

  在斯诺描写的许多人物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个农民的儿子,却从小心怀穷苦百姓,少年时期就产生了人所有*人的吃上饭的朴素愿望。即使困难重重,他也没有放弃最初的那份梦想,守着那一缕微光,执着前行,终获成功。而他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他的朴素也令我不禁唏嘘。他虽然是领导,但是他们夫妻俩多出的财产也只不过是一顶蚊帐。

  书很快便翻到了最后一页,心中不禁怅然。淡淡墨香仍氤氲在我的指尖,我的心仿佛还沉浸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与一个个高尚的灵魂做着对话……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5

  上个月我无意在学校推荐的红色书籍书单中看到了一本书,它的名字是《红星照耀*》,当下我就被这个名字吸引了,于是我就去阅读它,了解它。

  《红星照耀*》曾经译名为《西行漫记》,我觉得也是很贴切的,因为这就是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期间,在*西北革*据地的所见、所闻、所感,从侧面来说就是一部极佳的游记。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了他所到过的每一个地方,他将自己看到、听到、采访到以及亲身体验到的点点滴滴用文字付诸笔端。

  当然,我更喜欢《红星照耀*》这个书名,因为作者斯诺在文中讲述的就是当时*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的实际情况,包括长征和一些著名的战役,并从这些人的家庭环境、青少年生活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追溯他们成为*人的原因。

  在作者心中,他们就犹如一颗颗闪耀的红星照亮了穷苦劳动人民的生活,照进了他们的世界,给他们带来了光和希望。尤其是文中给予大量的篇幅引用了*的自述,这份自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革命史。

  在书中,我们见到了一个红色的战争岁月,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长征胜利”,从“建立苏区”到“*”;一位位杰出的革命领袖,*、*、*,生动鲜活,铿锵有力;一种伟大的、不朽的无产阶级革命意志,坚忍不拔、不惧牺牲,始终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他们的故事中,作者斯诺拨云见雾地向人们说明了为什么千千万万的*青年愿意投奔红军,愿意参加*,愿意为了建设一个新*而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读完后甚是震撼!

  读着这本书,我的眼前常常浮现出在战争年代为了祖国的未来而浴血奋战的人们;那些相信*必胜的隐姓埋名在各条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们;那些因为信仰即使倍受折磨也永不叛党的革命先烈们……他们就是书中的人物,书中的人物就是千千万万的他们!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6

  蓝天之下,红旗飘扬……

  望着映入蓝天的红旗,我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于是从摆满书的书架上取下了一本封面赤红的书。封面上是一行醒目的英文单词:《REDSTAROVERCHINA》。

  《红星照耀*》是一部经典的纪实文字作品。它讲述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许多他无法理解的问题,来到*一探究竟的经历。

  作者埃德加·斯诺是一位优秀的新闻记者,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在*也保持着他的意识。他用娴熟的写作手法,让我们能用一种第三者的身份,片面但能直观地了解当时的*。

  这本书中,关于长征的片段可谓是本书的一大精彩之处。

  从第五次围剿失败开始,无论是过大草地,还是过卢沟桥,在阅读时,我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我的眼前,书中的文字仿佛是一幅幅会动的画,向我们叙述着这次举国大迁移……

  “整个旅程都是步行的,有些是世界上最难通行的小道,多数无法通行车辆,还有亚洲最高的山峰和最大的河流。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

  长征,红军说到它时,都叫“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路程长,环境差,行走艰难,而这,正是对军人毅力惊人的考验。的确,长征是一场战斗,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

  但是,如果没有长征,那么现在的*很有可能会是一个封闭的黑暗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果没有这次举国大迁移,至少现在的*就不会有*的存在。但对于当时的*人民而言,也许红军就是希望,支撑红军战士的也就是人民的希望,他们的信仰。

  红旗上的星是黄色的,但为什么照耀*的星是红色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现在我明白了,红旗上的星星是指人民,照耀*的红星,就是**!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7

  《红星照耀*》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西北革*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和*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徐海东等。斯诺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人的原因。此外,斯诺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

  书的正文开篇题为“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作者提出了“*的红军是不是一批自觉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受**的统一指挥的呢?如果是的,那么那个纲领是什么?*人自称是在为实现土地革命,为反对帝国主义,为争取苏维埃民主和民族*而斗争。南京却说,红军不过是由“文匪”领导的一种新式流寇。究竟谁是谁非?还是不管哪一方都是对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引发了我的好奇心和思考。**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我带着这些疑问,随着斯诺一块走进红色苏区。在一篇篇文章中,看到了*的自尊自爱、严于律己、全心为民。哪怕是十几岁的少先队员也有着高度自尊心。斯诺在

  百家坪的时候,由两个孩子招待。他叫孩子给他拿冷水的时候,称他们“喂”。孩子们不理他。而当红军交通处长向他解释,斯诺可以叫他们“同志”“小鬼”,但不能叫他们“喂”。这两个孩子是少先先锋队员,他们是革命者不是仆人。斯诺意识到错误后,向他们道歉,并感谢他们端来了水。其中一个孩子说“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

  这个小细节让我触动很大。**党员是革命者,少先队队员也是高度自尊的革命者。正因如此,一代代**人才能矢志不渝地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8

  85年前,一位带着重重疑问的记者踏上了旅程,只身一人来到这个充满了疑团的地方,“红色*”,这被铜墙铁壁所遮挡住的革*据地,即将为他揭开神秘的革命精神。这个年轻的记者,就是埃德加·斯诺。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斯诺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宣扬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要知道,当时还没有一个外国记者远渡重洋的揭开红色*的秘密,斯诺作为一个先驱者,坐上前往西安的慢车,会见了一位位革命的栋梁。

  斯诺通过重重封锁,来到了*,*的面前,他们都是那么的*易近人,在困难面前冷静思考。在充满硝烟的历史中,为了*天下所有被压迫的人民而奋斗!带领着群众一步步迈向成功,晚霞的余晖映照着,微弱的火光,在草地上亮了起来。

  在这些革命家的带领下,在同一个伟大目标的指引下,一个个无名英雄站了起来,他们性格各异,却又有着同一个伟大的目标,他们质朴无华,但战士们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一次次的冲锋陷阵中,红军的英勇无畏,仿佛如一幅画卷展开在了我的眼前,草地上的每一颗红星,如希望散发出的光芒,渐渐模糊了,这红星指引着方向,这难道不就是历史中闪耀的光芒?在深黑的夜里,散发自己微弱的光……

  回到当今,历史早已翻篇,英雄们仍在我们心中,重温了这段历史,我汲取到前进的动力,面对如今的困难,我们应响应时代的号召,在困难之时,献出自己微弱的火光,这,就是红军精神!

  夕阳西下,似血般的晚霞染红了无边际的草地……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 (菁选8篇)(扩展3)

——感动中国的读后感 (菁选8篇)

感动中国的读后感1

  春天,是一个收获感动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可以收获许多让我们为之感动的人和事。

  星期四,我们看了《感动*》,这个节目里讲述了11位感动了你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更感动了*的人物,他们是:梁万竣田世国、任长霞、袁隆*、明正彬、徐本禹、刘翔、牛玉儒、孙必干、*女排……他们有的是飞行员,有的是警—察,有的是运动员,有的仅仅是一个很普通的老百姓。但他们却用朴实无华的行动感动了你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更感动了*。他们中间,有些人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有些人与死亡擦肩而过,生活在生死边缘。

  我对田世国的印象最深,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没有多大成就,但他却感动了许许多多的父母和儿女。在他母亲需要换肾时,他毫不犹豫的站了起来,把自己的子肾捐给了母亲,为了消除母亲的担心,他在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一直都没有让母亲知道是自己把肾捐给了她。老人家到现在还一直念叨着要亲眼见见那位捐肾者,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身体里的那个肾是自己大儿子的。看到这儿,我不禁热泪盈眶,想到自己*常对父母的态度,我很惭愧。别的家庭都是父母给儿女捐肾,而田世国却给父母捐肾,这怎么会不另人感动呢?*时我在家里是“小公主”,向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偶尔会帮妈妈承担点家务,和田世国比起来,我简直太微不足道了。他那种尊敬父母的精神另我感动,我也一定会好好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

  这11位获奖者中,我对刘翔的印象也很深,他在2004年8月28日凌晨创造了一个奇迹,12秒91,他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他像全世界证明了:*人不比外国人弱,亚洲人也不会输!刘翔那一个个跨栏动作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那一历史时刻也会永远铭刻在心。我真想对刘翔说一声:“谢谢你!”

  “感动*,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

  实现社会主义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有这样一个事例:

  梁万俊是一名试飞员。一次,一架新型战斗机诞生了,梁万俊接受了这个任务。

  半路上,战斗机突然发生状况,飞机失控了!飞机帽出了黑烟这时的梁万俊完全可以打开降落伞跳机,但这样的话,人是保住了可飞机却会坠毁。梁万俊心里也很清楚,一旦他跳下去了,这个科学家们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新型飞机就会坠毁,将会成为一堆废铁。为了保全飞机,为了保全国家财产,梁万军毅然决定迫降。但这样很容易机毁人亡——————虽然梁万俊心里知道这一点,但他依然没有动摇这个决心。总部以为迫降做好了准备,梁万俊小心翼翼的驾驶着飞机着陆了,飞机在停机场上划了好久才停下来。算算看的话,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就用了八分钟!这紧紧握着一条火热的生命的八分钟啊!你又孕育了一颗生命种子。

  公共财物是国家的财产,这是由许许多多的人创造出来的。梁万俊把战斗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他的不顾一切,感动了总部,感动了全*人民,同时,也感动了——*。

感动中国的读后感2

  今天我看了感动*20xx年度颁奖盛典,每一份颁奖词都是那样振奋人心和到位,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的*凡而伟大,我被十大人物的生动事迹深深地感动了,特别是一个叫何玥的同龄人。

  何玥是一个有爱心的女孩。汶川地震的时候,她不仅把自己存下的零花钱全捐出去,还说服爸妈把一个月的工资捐给了灾区。生病后,学校的老师、同学来看她,送来了捐款,她硬是要父亲把捐款捐出去给别人。这次她决定把自己的器官无偿捐献,正是她小时候养成的无私、博爱精神的最好体现;何玥也是一个面对困难很坦然的人,当她得知自己已经活不长时,她显得很*静,决定无偿捐献器官。201X年11月17日,年仅13岁的阳朔女孩何玥永远闭上了美丽的双眼。按照何玥生前意愿,父母将其器官无偿捐献,使的三名患者的生命才得以延续……

  何玥走了,她用短暂而绚烂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大爱之歌,用自己的无私与大爱演绎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她的事迹、她的精神,感动着我们,让我们肃然起敬,让我们由衷震撼;她的义举告诉我们,生命的质量,不在于长短,而在于精彩。

  总之,何玥的心灵比山水更美,她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女孩!

感动中国的读后感3

  我读了《感动*》这本书,这本书主要写了关于品德、诚信和关怀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的一篇文章是:“八年的承诺。”

  有一位叫张芹的女孩,自幼就患有重度“小儿麻痹症”,在她两岁时遇到了一位叫孙园娜的女孩,她俩成了好朋友。到了上学的年龄,孙园娜发现小张芹很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上学,可是小张芹的腿又不能走路,于是小园娜便跑到张芹的母亲面前,说:“让张芹上学,我来背她。”张芹的母亲同意了,从那以后,小园娜每天都用她那稚嫩的肩膀背着小张芹上学、放学。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学的路上洒满了孙园娜和小伙伴们的汗水,明朗的教室里,充满了小园娜和同学们对张芹无微不至的关怀。一晃八年过去了,孙园娜用自己质朴而坚定的行动捍卫了这份沉甸甸的关心与友爱。

  读了这篇文章,我思续万千,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同学朱玉婷——一位白血病患者,在2008年的时候,婷婷查出患有白血病,得知这一消息,我们全校师生都惊呆了,在经过几个疗程的化疗后,婷婷的头发全掉光了,即使再痛苦,她也咬着牙坚持着,不放弃自己,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在化疗的过程中,她不但吃不下食物,而且不断地呕吐,但是她从来没有忘记学习,只要她在病床上,手中就拿着书本。

  朱玉婷的父母为了给女儿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后来,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都给朱玉婷同学捐款,我校领导和部分同学还去南京的医院看望她,并且鼓励她一定能好起来,朱玉婷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了,变得更加坚强,最终战胜了病魔。

  张芹和朱玉婷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都想着学习,难道我们还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吗?何况,我们如今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学习条件极其优越,我们应该趁着这大好时光努力学习。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过:“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别人更是一种幸福。”张芹和朱玉婷同学是不幸的,可她们又是幸福的,因为她们生活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中,得到了同学们和社会的帮助,记得在5。12大地震中,有许多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失去了生命,地震震毁了他们的家园……灾害发生后,有许许多多志愿者、*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好心人为他们捐赠食物和水,为他们重建家园……青海玉树灾区、舟曲泥石流自然灾害,这些地方都需要社会上的好心人的帮助和关爱,我相信在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下,这些灾区的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我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感动中国的读后感4

  前不久我在我订阅的《感动*》这本书上读到一篇文章,使我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我是导游,先救游客》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文花枝的年轻导游发生的感人故事文章是这样写的:20xx年8月28日,刚刚做了三年导游的文花枝,带领旅游团队行至陕西省洛川境内。由于下雨路滑,突然,一辆载重40顿的加长大卡车载着一车煤炭猛撞过来。一瞬间,一场6人死亡、14人重伤、8人轻伤的惨剧发生了,坐在前排的文花枝当即晕死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文花枝醒来了,眼前的一切似乎是一场噩梦:旅游车变了形,游客们血肉模糊,哭喊声、*声、血腥味包围着自己。她被这一切惊呆了,自己被撞烂的车头牢牢卡在座位上,危急关头文花枝忍住剧痛,艰难的打出了报警电话,又立即向旅行社报告了事故消息。听到游客们的*,她用尽全力大喊:“大家一定要坚持,救援人员马上就来了……”她的声音稳住了大家的情绪,激起了游客们求生的欲望。

  救援人员赶到现场,看见血流不止文花枝准备先救她,但文花枝却吃力的说:“我是导游,我没事,先救游客!”但救援人员看文花枝伤重便不顾他的请求先救文花枝。文花枝再次喊道:“拜托你们先救游客,我年轻,我挺得住!”救援人员这才放下她去救游客。在救援人员救游客时她还用尽力气喊:“加油,加油!”知道在确认车上没人才叫救援人员把自己抬下车。

  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在我们这个和谐文明的社会里,就需要像文花枝这样的人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在生命危难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可能留给自己这是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啊!

  我们小学生从小开始就应该学习文花枝的这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时时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感动中国的读后感5

  今天,我们的班会课是《感动*》2013年度颁奖典礼,主持人是央视1套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和白岩松,他们依次介绍了每个人的故事,获奖人数共10人。其中有位名叫黄旭华的87岁老爷爷,听了他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他曾用了30多年研制核潜艇,为我国的核潜艇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他对核潜艇事业无比热爱,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做核潜艇潜海试验,在经过无数次试验之后,终于研制成功,这项工作不但十分枯燥,而且非常危险、难度大。耗费了他一生的精力,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

  晚会嘉宾阎肃老师曾这样评价他:“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磊落*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时代道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正是对黄旭华爷爷一生的写照。

  看完10位获奖人物的事迹之后,我无比感动,心情久久不能*静,我不禁试问自己:“我又何以面对人生?”看完这期节目对我启迪很深,我以后做事情要持之以恒,有责任心,长大以后为祖国做更大的贡献!

感动中国的读后感6

  春天,是一个收获感动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可以收获许多让我们为之感动的人和事。

  星期四,我们看了《感动*》,这个节目里讲述了11位感动了你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更感动了*的人物,他们是:梁万俊、田世国、任长霞、袁隆*、明正彬、徐本禹、刘翔、牛玉儒、孙必干、*女排……他们有的是飞行员,有的是警察,有的是运动员,有的仅仅是一个很普通的老百姓。但他们却用朴实无华的行动感动了你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更感动了*。他们中间,有些人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有些人与死亡擦肩而过,生活在生死边缘。

  我对田世国的印象最深,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没有多大成就,但他却感动了许许多多的父母和儿女。在他母亲需要换肾时,他毫不犹豫的站了起来,把自己的子肾捐给了母亲,为了消除母亲的担心,他在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一直都没有让母亲知道是自己把肾捐给了她。老人家到现在还一直念叨着要亲眼见见那位捐肾者,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身体里的那个肾是自己大儿子的。看到这儿,我不禁热泪盈眶,想到自己*常对父母的态度,我很惭愧。别的家庭都是父母给儿女捐肾,而田世国却给父母捐肾,这怎么会不另人感动呢?*时我在家里是“小公主”,向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偶尔会帮妈妈承担点家务,和田世国比起来,我简直太微不足道了。他那种尊敬父母的精神另我感动,我也一定会好好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

  这11位获奖者中,我对刘翔的印象也很深,他在2004年8月28日凌晨创造了一个奇迹,12秒91,他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他像全世界证明了:*人不比外国人弱,亚洲人也不会输!刘翔那一个个跨栏动作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那一历史时刻也会永远铭刻在心。我真想对刘翔说一声:“谢谢你!”

  这11位获奖者将永远留在我心中,将永远感动着我。

感动中国的读后感7

  今天看了感动*,知道了有一位为了*核潜艇隐姓埋名三十年的黄旭华老爷爷;知道了有一位为了兑现诺言,守墓十多年的陈俊贵;知道了有一位为了村民付出一切的段爱*等等为了别人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金钱和一切的伟大人民,我心中感慨万千,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崇仁厚德、为了帮助贫困学生上学攒钱,而自己本身也十分贫困潦倒的九旬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一个普通人民,孤寡老人,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十分普通的老人,却帮上百个贫困儿童搭出了一条属于他们人生自己的光辉道路:刘盛兰老人一直是孤身一人,虽说三十岁的时候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可是不久却又破碎了,老人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他一个人所经历的风霜艰辛全部都写在了他的脸与手背上。刘盛兰老人第一次捐助的时候虽然仅仅只是五十块钱,可是对于一月仅有三百元的他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后来,他不断地资助那些贫困儿童,十块、二十块、三十块,他在尽着自己所有的力量资助儿童。可是偏偏天意弄人,不久,老人工作的工厂倒闭了,老人连每月三百也没有了,可是他并没有因此停止资助,而是改成捡垃圾换钱继续资助。后来,房子被毁、独自回到老家、捡不到垃圾、卖不出钱这些重重困难都没有绊倒老人资助贫困孩子的决心和脚布,也没有动摇他“生”的力量,那些孩子的回信就是他精神唯一的支柱,尽管他自己也是那么的贫穷,尽管有些孩子们连他的性别、身世背景都不知道······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里时,已经泪如泉涌,老人这种舍己为人的伟大事迹令我感动,他遇到困难仍然能够坚强向前,仿佛为了见证“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两句话,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不仅不能放弃希望,默默等待奇迹降临,而要坚持不懈地向前,才可能获得成功。就算没能获得成功,那至少你努力过了,你问心无愧,你可以大声和大家说:“我做过了,就算没成功,至少我努力过了,我心甘情愿!”人并不是一定要像花儿一样绽放才是美丽的,因为就算是再美的花儿也迟早有一天是要凋谢的,一时威风八面又如何?像绿叶一样默默奉献一生让大家都快乐才是最美丽的。

  比起不起眼的绿叶,当然是鲜花更受人欢迎,可是当鲜花凋谢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会去回忆它昔日的美丽呢?鲜花一直绽放着,供别人观赏,获得了不少的赞美,可是它为人们做了些什么呢?像那些明星们自然都是一朵朵娇艳的鲜花,受人追捧,可是真正提到帮助人们,他们又哪里及得上为人默默奉献的绿叶呢?他们只会工作,工作完了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去享受,可是有几个人会想到自己的今天是人们一路辛辛苦苦把他们“捧”上去的呢?唯有绿叶,才能是永恒的。绿叶也想鲜花一样,一直绽放着他们的光芒,却没有几个人可以注意到他们,可是他们也并没有因为人们一时的疏忽而气馁,而是选择坚持绽放下去,去帮助别人,尽管可能还是没有几个人会注意到他们。明星是鲜花,那些拍摄的工作人员是绿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是比起那散发出耀眼光芒的明星,我会选择去关心那些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

  如果你问我,想当华丽的鲜花还是朴实无华的绿叶,我想明确地告诉你,我只愿当绿叶!

感动中国的读后感8

  在2月27日晚,一年一度的《感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它讲述了9个人,两个团队用自己的力量,做出了各自利于祖国,利于人民,感动*的光荣事迹。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援非医疗队”、“陇海大院”和好心人“炎黄。”

  先来说说“炎黄”吧!我觉得张纪清爷爷(‘炎黄’)是一位非常善良,朴素,无私奉献的人,还有,虽然张纪清爷爷一个月的收入只有500多元,但是他却以坚强的毅力坚持捐款,更可贵的是这个“炎黄”,张纪清爷爷捐款时从不留名,总是匿名为“炎黄”,曾经全城动员寻找“炎黄”,但始终没有找到。张纪清爷爷的品质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再来说说“援非医疗队”吧,提到这个,不得不提的就是2014年新“登场”的害人病毒——埃博拉。它使人闻之色变,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爆发,许多人染上此病,不治身亡。其他国家可能为了自己国民的生命安全,把驻扎在那里的医生都调回了。有人退缩,自然有人冲锋,*派遣的“援非医疗队”便是冲锋阵营之一,即使设备不算精良,但他们全力以赴,把许许多多的人从死神那里抢了回来,他们在别的领域上展开白衣天使的翅膀,救死扶伤。我认为他们能够与其他人不一样,这是非常值得赞扬的一点,别人正在往回撤,远离死亡线,而他们则不同,就像与死神抗争的勇士,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死亡线里拉了回来,自己就算受到死亡的威胁也全然不顾,这种舍己救人的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最后,“陇海大院”这个500多人的集体成为了焦点,是啊,一人高位截瘫(高新海),全院照顾他,这真像一个温暖的小社会,处处充满*,处处都有欢笑,高新海是不行的,但是他还是感到幸福,因为在他的背后,有着陇海大院五百多人的坚守与支持……“陇海大院”应该是我看过《感动*》最感动的一次了,我都巴不得搬到陇海大院去,感受那里的幸福,因为它告诉我们世界总有*,世界总有这样的人……

  总而言之,感动*每次都能给我新的感动,给我新的道理,重要的不是这个节目,而是这些感动*的人怎么想,怎么做。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 (菁选8篇)(扩展4)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 (菁选8篇)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1

  所谓艺术精神,也就是指的艺术的精神境界。徐复观认为:“文学、艺术,乃成立于作者的主观 “心灵或精神”与题材的客观事物互相关涉之上。”艺术作品既不是纯主观的,也不是纯客观的。把主观生命的跃动投射到某一客观的事物上面去,借某一客观事物的形相把生命的跃动表现出来,形成晶莹朗澈的内在世界,这就是艺术的精神境界。因此,不仅未为主观所感所思的客观事物,根本不会进入文学、艺术的创作范围之内,而且作者的人格修养和理想追求,对客观事物的价值或意味的发现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使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生命跃动有不同的层次,使艺术精神有不同的境界。正是这样,不仅在中国人与西方人之间,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其艺术精神呈现出迥然的不同;而且就是在中国人之间,由于人格修养和理想追求不尽相同,其艺术精神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别。

  徐复观认为,中国人在艺术精神上的诸多区别,如果穷究到底,可以概括为孔子和庄子所显出的两个典型。这是因为:“中国只有儒道两家思想,由现实生活的反省,迫进于主宰具体生命的心或性,由心性潜德的显发以转化生命中的夹杂,而将其提升,将其纯化,由此而落实于现实生活之上,以端正它的方向,奠定人生价值的基础。所以只有儒道两家思想,才有人格修养的意义。因为这种人格修养,依然是在现实人生生活上开花结果,所以它的作用,不止于是文学艺术的根基,但也可以成为文学艺术的根基。”而具体地看,孔子和庄子所代表的艺术精神,又呈现出两种典型性格。由孔子所显发出的艺术精神,是道德与艺术合一的性格;由孔门通过音乐所呈现出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最高境界,即是善与美的彻底谐和统一的最高境界;由庄子所显发出的艺术精神,则是彻底的纯艺术的性格、中国的纯艺术精神。

  徐复观指出,庄子的艺术精神虽本旨不在艺术创作,但却对中国艺术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绘画方面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庄子的艺术精神对中国的绘画产生深远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魏晋玄学来实现的。中国的绘画,虽可以追溯到远古,但对绘画作艺术性的反省,因而作纯艺术性的努力与评价,还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时代的事情。与中国的文学、书法一样,中国的绘画只有在这时才获得了一种艺术精神的自觉。这种艺术精神的自觉,与东汉以经学为背景的政治实用哲学的衰落和老、庄道家思想的重新抬头有密切的关系。正是魏晋玄学的兴起,实现了中国艺术精神由思的世界走向了画的世界,由哲学家的神思而成为画家笔下的人物山水。最能直接、深刻、鲜明地体现庄子的艺术精神的,则是中国的山水画。中国从周初起,随着人文精神的最初跃动,自然界中的名山巨川便从带有压抑性的神秘气氛中逐渐*出来,使人感到这些自然景物对于人的生活确实有一种很大的帮助。

  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解释了艺术创作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艺术家的心灵,艺术家的生命,艺术家的人格,是艺术作品得以成立的根据。这也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必须进行田野调查的原因:在研究艺术品或画作本身时,其创作者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理清创作者的“心灵”“生命”及“人格”,才能理解画作本身。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2

  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书画诗歌之中。其实音乐或者书画只是古人用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从而他们的艺术精神就隐藏在里面。古代的音乐,也就是礼乐,在孔子的改良传承后,最终起了一种教化的作用。孔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美”与“善”的统一;而孟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仁”与“乐”的统一。总结起来说,儒家的艺术精神就是由一人之修养而通于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从艺术精神里抽出来的精髓。

  根据《乐记》记载,构成音乐三要素是“诗”,“歌”,“舞”。这三个基本要素,是不借助于自身之外客观事物就可以成立。有了这三种要素,就能借乐器以文之。同时,乐三种基本要素是直接从心发出,是从人生*源流出来,且具有明确节奏。但乐器是通过配合这种节奏而发生作用,从而激发或者引导处藏于人生命中艺术精神。

  人人都有艺术精神,但有人只是“表出”,有人是“表现”。这就是个人艺术精神层次不同,有人只是享受这种精神,有人是在创造自己这种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其实也就是美学,美的精神。这是一条走不完的路,你需要在美的这条路上一边欣赏,一边开发你的艺术精神。这条路有两个站,心斋和坐忘,达到这两者的历程,就是达到美的终点站的历程。心斋,就是内心纯粹,无欲无求,我们需要有着这么一颗空灵的心去探索我们的艺术精神。坐忘,就是摒弃周围环境的一切无关事务,做到只有用纯粹的意识去思考事物。两者要求做到虚,静,明。心斋是指内在的要求,坐忘是外在的条件,两者组合完成艺术精神的要求。其中,心斋之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

  说到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的是书法绘画。而书画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艺术精神的气息。书画讲究的是气韵,在古人看来,光是气韵生动一词,就能穷中国艺术精神的极谊了。简单点说,气韵是评判一副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气韵生动可体现这幅作品有艺术精神;而缺乏气韵则会马上使人觉得这作品水*不到位,体现不出艺术精神。

  当今我们要做的是,读懂古人的作品,分析其中作者的艺术精神进行批判创新,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探索自己的艺术精神。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结合当今信息技术,对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艺术精神进行传播。这不仅是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一种不断的探索。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3

  《中国艺术精神》是徐复观创作的艺术学著作,这本书是美学理论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成果,共分十章,除第一章论上古音乐艺术之精神以外,其余九章均为论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书中颇多真知灼见,义理明晰,风骨超然。徐复观深入研究庄子讲的学道、体道及成道的境界,发现其与现代、近代西方思想家所讨论的美与艺术的情况颇多近似或相同,从而认定庄子的道正是中国的艺术精神。这对研究中国艺术精神具有开创性的作用。

  《中国艺术精神》是对中国艺术史上以庄子为线索的一脉艺术精神的溯源与讨论。这一脉艺术精神的主体,正是徐复观由庄子晢学所导出的虚静之心,而它所呈现的艺术特色,则是在与物感通、主客合一的境界中,寻求精神的自由与慰藉。徐复观在寻求这一艺术精神的落实时,将目光聚焦于山水画,并以之为庄子艺术精神的嫡系传承。

  《中国艺术精神》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发,试图“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的关键”,说明中国文化在这一方面的成就,不仅有历史意义,并且也有现代的、将来的意义。该书从现代思想史角度探究和透视中国艺术精神,亦即艺术的精神境界,将孔子与庄子并列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滥觞,而以庄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真正开创者,循庄学以“体道”。进而言之,儒家的最高目标是人生的艺术化,可以用“中国人生活的艺术精神”来概括;庄子的精神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发源地,可以归入中国艺术精神。而儒道都体现出一种艺术的精神,属于“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徐复观认为,庄子不言艺术,却对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具有艺术精神的思想家,庄子的艺术精神,于绘画艺术中得到生动展现。山水画的空灵玄远之境,与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艺术精神正相契合。所以,“山水画的出现,乃庄学在人生中、艺术上的落实”。该书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源流与发展做出了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所论皆从宏大处着眼,于深细处用力,见解独到而新颖。

  《中国艺术精神》共十章。着重探讨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神内涵。前两章谈孔子和庄子,认为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穷究到底,只有孔子和庄子所显出的两个典型。由孔子所显出的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这是道德与艺术在穷极之地的统一”;“由庄子所显出的典型,彻底是纯艺术精神的性格,而主要又是结实在绘画上面”。其余八章专门论画,其论释“气韵生动”,讨论“魏晋玄学与山水画之兴起”“唐代山水画之发展及其画论”“殷浩之笔法记与山水诀”“逸格地位之奠定““郭熙的林泉高致”,以及“宋代的文人画论”与“环绕南北宗之问题”。附论七篇为“中国画与诗的融合”“兰亭争论”等。

  书中有很多不同于大众的见解,我想这大概就是徐先生的思想精华吧。有人曾经说过:“《中国艺术精神》是美学理论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成果”我想这可能就是这本书的艺术价值所在吧!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4

  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的背景下,徐复观先生写了《*艺术精神》一书,系统地指出*传统的艺术精神及其对现代人生的启示。他在此书中对儒道两家思想在传统艺术人生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了深入研究。这本书一共十章,前两章分别论述了儒家孔子与道家庄子各自所代表的艺术精神,其余八章均为论述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艺术精神。整部著作以第二章为总纲领,重在探讨庄子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精神”,其结论是*绘画艺术是由庄子哲学一路开导而出。

  所谓艺术精神,就是指一种艺术独自具有的、内在的品质或气质,更或说是蕴涵一种文化的根本理念。谈及*的艺术精神,徐复观先生就其*艺术精神是庄子精神的论述具体在本书中有所阐述

  庄子之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而他由心斋的工夫所把握到的心,实际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

  由庄子所显出的典型,彻底是纯艺术精神的性格,而主要又是结实在绘画上面;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的人生;而*的纯艺术精神,实际系由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

  当庄子从观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谓道,而我们也只从观念上去加以把握时,这便是思辨的形而上的性格。但当庄子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而加以陈述,我们应对这种人生体验而得到了悟时,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

  庄子所追求的道,与、艺术家所呈现出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对儒家而言,或可称庄子所成就为纯艺术精神。

  徐复观先生提出的这些观点,让我耳目一新,为我理解*艺术精神提出了一条比较重要的路线。

  徐复观认为,*人在艺术精神上的诸多区别,如果穷究到底,可以概括为孔子和庄子所代表的两个典型。这是因为:*只有儒道两家思想,由现实生活的反省,迫进于主宰具体生命的心或性,由心性潜德的显发以转化生命中的夹杂,而将其提升和纯化,进而落实于现实生活之上,奠定人生价值的基础。所以只有儒道两家思想,才有人格修养的意义,并使这种人格修养的作用成为文学艺术的根基。而具体地看,孔子和庄子所代表的艺术精神,又呈现出两种典型性格。由孔子所显发出的艺术精神,是道德与艺术合一的性格;由孔门通过音乐所呈现出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最高境界,即是善与美的彻底谐和统一的最高境界。由庄子所显发出的艺术精神,则是彻底的纯艺术的性格;*的纯艺术精神,实际上是由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历史上伟大的画家及画论家,常常在若有意若无意之中,在不同的程度上,契会到这一点。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有孔子所奠定的儒家艺术精神才是“为人生而艺术”,由庄子所奠定的道家艺术精神则是“为艺术而艺术”,可以说,唯有“为人生而艺术”才是*艺术精神的正统。但儒家所开出的艺术精神,立足于仁义道德,需要经过某种意味的转换方能成就艺术,没有这种转换便不能成就艺术,而更能代表*艺术精神的,则是庄子的艺术精神。对庄子的艺术精神进行疏释,是徐复观阐释*艺术精神的画龙点睛之笔。

  徐复观进而通过对*思想史和*绘画史圆融于一体的考察,对庄子的艺术精神的深远影响作了深入论析。他指出,庄子的艺术精神,特别是在绘画方面,通过魏晋玄学的影响,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而魏晋玄学的影响,是通过人物画与山水画两方面表现出来的。

  徐先生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将艺术作为与道德、科学相并立的三大文化支柱之一。他认为艺术最能体现出一个全整个体所具有的修养和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同时也是修身养性的手段。*传统艺术成就蔚为大观,而其中体现的艺术精神来讲,就是由道德而艺术,在世界中安顿内在自我进而达到与外在社会秩序和谐的一种力量和超越精神。他进而认为,*文化的精髓和最高体现就在其艺术精神,而*的艺术精神实际上则由老庄思想系统所导

  出,尤其体现在*传统山水绘画上。他说“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地人生;而*的纯艺术精神,实际系由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P28),并且,“为人生而艺术,才是*艺术的正统”。与儒家的入世精神相比,道家更表现出一种人性*的“纯艺术精神”。

  徐先生的这一论点从从整个*艺术和文化的大处着眼,观点鲜明,论述详备,但此论一出就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和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艺术精神,能否以道家为精髓和根本?因为,在徐先生看来,无论在精英传统,还是在民间社会,占主流文化地位的儒家礼乐文明只承担了道德领域的伦理、政治教化的重任,而在艺术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则逊色于道家。换言之,在儒家内部,作为尽善的仪式化、规范化的儒家礼教只是伦理道德的,而“儒家真正的艺术精神”,即能尽美的乐教文化,不幸“自战国末期,已日归湮没”。其衰落的原因,徐先生认为是儒家乐教自身内部和社会外部的双重原因所导致的。从内部来看,“乐”的到达不是唯一的工夫,也不是一般人能轻易用的上的工夫。一个儒者可以通过“克己复礼”、“慎独”、“正心”等更容易做到的工夫完*格修养,因而也就“无需乎必取途于乐”。从外部看,孔子所要求的“为人生而艺术”的雅乐并不能被一般大众所接受,“孔子所追溯达到的美善合一的音乐精神与其形式?之合于少数知识分子的人生修养之用”。而易于被人民接受的俗乐又“始终不能得到被儒家思想所影响的人们的正面的承认”而难于发展。因而儒家乐教在先秦以后开始衰落。徐先生认为这就导致了儒家艺术人生的欠缺,进而也就不能代表*的艺术精神了。

  在徐先生看来,儒家思想不能代表*艺术精神,而道家能够做到这一点。他继而进一步具体阐述了老庄一系自由、放达的自然心灵与“以虚静为内容的道家人性论”在绘画艺术中所体现的和谐身心、*人性的美学思想。但是我认为这里面也存在着问题。

  首先,仅仅是绘画艺术能否充分表达道家思想及*艺术精神?*的山水画并不是对客观的真实再现,而是一种主观的取舍和布臵,其背后透出一种主体的精神关注和价值取向。它是技艺与精神的共同创造,它是超脱了自然实存的人文化了的理想世界和精神田园。他的价值不在于山水的壮丽,而是画面所透露出的画家的思想和精神,因而它的表现手法无疑是自然含蓄内向的,这与道家精神实有相通之处。但是,即使虚静、自然、安宁是*山水画追求的最高境界,却并不能就此认为其代表了*艺术的最高追求。由于艺术形式多元化的事实,用艺术精神来理解老庄思想可以,但以道家的艺术精神来代表*的艺术精神就有了以偏概全之嫌。而且即使绘画突出体现了*艺术精神中道家取向,也并不能表明儒家思想就没有自由超越的艺术精神。

  其实在*的山水绘画的传统之外,还有其它诸多艺术形式,诗歌就是一例。*对于绘画与诗歌的文论是有不同标准的,一个偏重于“虚”,而另一个则是“实”。因此,*诗的高品与正宗同*画的高品与正宗明显差异。而这二者的差异反映了儒道两家在人生追求和艺术旨趣方面的不同。所以说,在评及传统艺术时,只注重一方而将其定义为*艺术精神是不恰当的。

  其次,对艺术精神获取的途径问题。对艺术的真正把握要求观者要有强烈的移情和丰富的想象,并达到艺术欣赏所应有的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但是个体对艺术的感悟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对艺术移情的对象和联想的素材来自个体的经历。个人审美经验的获得是审美主体在欣赏过程中的自我展现和人格造就的过程。因而艺术作品及其浸润的精神来源于实践,艺术欣赏活动也要依赖于实践。把艺术追求的美等同于无限制、任意的自由或“游”,把对美的追求等同于对道家之虚静、自然之“道”的追求是偏颇的。

  第三,绘画的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入世的熏陶教化和技艺练习。教化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自我经验,这个过程是走向身心和谐的必经阶段,绘画也不例外。儒家并没有拒绝这一意图达到永恒美感的心灵追求,而是把这本具有深刻出

  世意蕴的绘画技艺,当做一个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老庄所谓的“道”是抽象的,但是却具象于日常的生活中。艺术的使“道”更加形象;“道”使艺术更具有深度。而“道”在艺术里要通过“技”来表现。要入世才能真正地学到“技”。只注重于对“道”的追求而忽视“技”的训练,并不能使艺术精神得以形成。

  可以看出,徐先生对道家思想代表*艺术精神的论述还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其实徐先生仅仅从儒家乐教的衰落推导出儒家艺术精神的“日归湮灭”不免有些武断,因为儒家讲求的修身治世、立己达人的内在性超越精神对*艺术精神的产生也是有影响的。我更觉得*艺术精神在内容上应该是儒道互补的。

  但是,当我看完此书后,我也有一些迷惑不解的地方,比如说庄子的艺术精神,原本不在于艺术创作,而是落实于人生态度上,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钱穆先生在《老庄通辩》中就曾说:“循庄子之修养论,而循至于极,可以使人达至于一无上之艺术境界。庄生之所谓无用之用,此惟当于艺术境界中求之,乃有以见其真实之义也。”后来经过自己不断的翻阅资料,对其也有一些自己的感言。

  李复观讲到孔子对乐的追求,举孔子学鼓琴师襄子的例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人格与磬声为一体,这样的大智慧才令人折服。

  讲庄子的第二章,我不得不说,真的很难懂。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精神上的自由,以一个“游”字可以加以象征。即艺术上的东西,来源于游戏。因为在艺术上所得到的快感,是不以任何利益为目的的。事实上,我对此有一些的.怀疑。许多时候,对于艺术的创作,都是创作者对于自身某种情感的一种宣泄。宣泄自己的情感获得一种快乐难道不是一种利益吗?那么艺术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恐怕谁也无法将它准确定义。那么究竟又为什么要来定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说的好,顺其事物自然的发展就好了。无即是有。研究过去研究过来,于我而言,也只不过是找到了数学上的一根渐近线。

  另外,我觉得对于不是学画画的人来说,徐复观先生对于那些画的整理、讨论与考证,真的很让人佩服和赞叹。不仅为他的作品——这本书,也为他的这种精神。真的很好,或许这就是卫夫人所说的“善写者不鉴,善鉴者不写”吧。

  庄子虽说不言艺术,但却对*艺术发展特别是最为*绘画主流的山水画产生了重要影响。*地大物博名山名川数不胜数,其优美的山川景色,适合安顿人的心灵,因此古代的许多名人隐士寄居于这美景中。对于绘画,他们在忘我、丧我的状态下,以“虚静之心”观照天地之间的“素朴之美”的影像来表现心中对山川那种空灵玄远的境界的追求,这又恰与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纯艺术精神不谋而合。也就是在这种追求之下,*绘画艺术摆脱笔墨技巧的束缚,达到人与自然谐和统一的境界,由此也就获得了精神上的无限自由。

  我想这就是艺术精神!

  徐复观先生虽说不擅长绘画,但其著作却是从哲学的角度去探究*艺术精神的真谛。然其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以哲学家的敏锐眼光,透视*艺术精神的内核,发前人所未发,启后人之所启。虽说是无意于言“美”,却是提升了审美意趣,丰富了*美学理论。

  在徐复观看来,在庄子的艺术精神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画,不仅在历史上有其伟大的成就,而且在现时代中仍有其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在于,*艺术精神所成就的*绘画,所体现的人生境界,与西方近现代文化的性格,呈现出鲜明的不同。*艺术精神的这种寄意自然、玄远淡泊的境界,无疑与现代高度工业化的社会以及由之而来的激烈的竞争、变化,处于两极对立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庄子的艺术精神及其*山水画,在现时

  代就失却了实际的意义,仅仅只能作为思想史和艺术史上的古董。徐复观颇有感慨地说:“****政治今后可能没有了;但由机械、社团组织、工业合理化等而来的精神自由的丧失,及生活的枯燥、单调,乃至竞争、变化的剧烈,人类还是需要火上加油性质的艺术呢?还是需要炎暑中的清凉饮料性质的艺术呢?我想,假使现代人能欣赏到*的山水画,对于由过度紧张而来的精神病患,或者会发生更大的意义。”在他看来,*的山水画就是一支对“现代文化的病痛”具有很好疗效的“镇痛剂”,对今天和今后的人类生存仍然有着积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5

  所谓艺术精神,也就是指的艺术的精神境界。徐复观认为:“文学、艺术,乃成立于作者的主观 “心灵或精神”与题材的客观事物互相关涉之上。”艺术作品既不是纯主观的,也不是纯客观的。把主观生命的跃动投射到某一客观的事物上面去,借某一客观事物的形相把生命的跃动表现出来,形成晶莹朗澈的内在世界,这就是艺术的精神境界。因此,不仅未为主观所感所思的客观事物,根本不会进入文学、艺术的创作范围之内,而且作者的人格修养和理想追求,对客观事物的价值或意味的发现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使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生命跃动有不同的层次,使艺术精神有不同的境界。正是这样,不仅在*人与西方人之间,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其艺术精神呈现出迥然的不同;而且就是在*人之间,由于人格修养和理想追求不尽相同,其艺术精神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别。

  徐复观认为,*人在艺术精神上的诸多区别,如果穷究到底,可以概括为孔子和庄子所显出的两个典型。这是因为:“*只有儒道两家思想,由现实生活的反省,迫进于主宰具体生命的心或性,由心性潜德的显发以转化生命中的夹杂,而将其提升,将其纯化,由此而落实于现实生活之上,以端正它的方向,奠定人生价值的基础。所以只有儒道两家思想,才有人格修养的意义。因为这种人格修养,依然是在现实人生生活上开花结果,所以它的作用,不止于是文学艺术的根基,但也可以成为文学艺术的根基。”而具体地看,孔子和庄子所代表的艺术精神,又呈现出两种典型性格。由孔子所显发出的艺术精神,是道德与艺术合一的性格;由孔门通过音乐所呈现出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最高境界,即是善与美的彻底谐和统一的最高境界;由庄子所显发出的艺术精神,则是彻底的纯艺术的性格、*的纯艺术精神。

  徐复观指出,庄子的艺术精神虽本旨不在艺术创作,但却对*艺术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绘画方面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庄子的艺术精神对*的绘画产生深远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魏晋玄学来实现的。*的绘画,虽可以追溯到远古,但对绘画作艺术性的反省,因而作纯艺术性的努力与评价,还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时代的事情。与*的文学、书法一样,*的绘画只有在这时才获得了一种艺术精神的自觉。这种艺术精神的自觉,与东汉以经学为背景的政治实用哲学的衰落和老、庄道家思想的重新抬头有密切的关系。正是魏晋玄学的兴起,实现了*艺术精神由思的世界走向了画的世界,由哲学家的神思而成为画家笔下的人物山水。最能直接、深刻、鲜明地体现庄子的艺术精神的,则是*的山水画。*从周初起,随着人文精神的最初跃动,自然界中的名山巨川便从带有压抑性的神秘气氛中逐渐*出来,使人感到这些自然景物对于人的生活确实有一种很大的帮助。

  徐复观先生在《*艺术精神》一书中解释了艺术创作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艺术家的心灵,艺术家的生命,艺术家的人格,是艺术作品得以成立的根据。这也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必须进行田野调查的原因:在研究艺术品或画作本身时,其创作者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理清创作者的“心灵”“生命”及“人格”,才能理解画作本身。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6

  读毕徐复观《*艺术精神》。不在具体对*绘画把握到什么,而是愈发感到学海无涯,一如艺无止境。因之茫茫不知所之。

  对音乐与文学的热情自不待说,读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爱上欧洲的歌剧,读徐复观《*艺术精神》又爱上*的山水画……读杜诗的悲苦,爱上李白的雄奇;读小李杜的清淡,冲不掉对豪放词之喜爱;读到此书第十章第五节,想去读赵孟頫的文集……现在,兴趣愈广,而愈不晓得论文该写什么——其实很多领域都是很可深入的。

  持续增温或恒温的“国学”,如果以塑造“成”人为旨,那么必定是要囊括以艺术的。文史哲的融会贯通,实在是替不得琴棋书画的陶冶性情。显见,*的文论和画论是那么的神形俱似,然而实在少有一片园地,愿意接纳这样方向的“学术”论文。实际上亦少有这样的尝试机构。

  书中玄理味较浓,大约是少分析艺术作品的缘故。虽然作者不是一个艺术家,但研究思想史之学者有如此眼光与心性关注艺术者毕竟还是少之又少。

  通常情况下,高超的技艺与深刻的学养难以在一个人身上集中。所以艺术史家不是艺术家,艺术家亦难以有纯学术的阐释。

  但是,当有人同时具备创作与评论的双重能力,也即是说,当艺术史家和艺术家合而为一之时,产生的著作当是多么的精审而生动。我觉得沈祖棻的《宋词赏析》极其好看,即是她不仅是学者,而且是诗人的缘故。但这不还出文学的领域。然而跨领域呢?如果研宋词者懂音乐甚至乐器呢?如果治文学者谙绘画呢?

  ——然而这只是奢求不可遇么?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7

  我国古代最初是以音乐为中心教育,慢慢的就变成礼到后来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其实我在想,大同社会是不是就是最初的乐高于礼的状况呢?应该是吧,在我眼里,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心愿。乐高于礼?可能吗?完全不可能?社会是不可能倒着发展的。社会永远是前进的,就算你是退,也只是你个体的退。实际上以人性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群体意义的用“乐”去陶冶,是不现实的。我觉得社会发展到巅峰状态,肯定是要毁灭的。不管说是天灾还是人祸,我倒觉得人祸的可能性还大点。倒也不是说这个毁灭就非得是今年的“2012”。

  李复观讲到孔子对乐的追求,举孔子学鼓琴师襄子的例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人格与磬声为一体,这样的大智慧才令人折服。

  讲庄子的第二章,我不得不说,真的很难懂。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精神上的自由,以一个“游”字可以加以象征。即艺术上的东西,来源于游戏。因为在艺术上所得到的快感,是不以任何利益为目的的。事实上,我对此有一些的怀疑。许多时候,对于艺术的创作,都是创作者对于自身某种情感的一种宣泄。宣泄自己的情感获得一种快乐难道不是一种利益吗?那么艺术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恐怕谁也无法将它准确定义。那么究竟又为什么要来定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说的好,顺其事物自然的发展就好了。无即是有。研究过去研究过来,于我而言,也只不过是找到了数学上的一根渐近线。

  另外,我觉得对于不是学画画的人来说,徐复观先生对于那些画的整理、讨论与考证,真的很让人佩服和赞叹。不仅为他的作品——这本书,也为他的这种精神。真的很好,或许这就是卫夫人所说的“善写者不鉴,善鉴者不写”吧。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8

  *传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书画诗歌之中。其实音乐或者书画只是古人用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从而他们的艺术精神就隐藏在里面。古代的音乐,也就是礼乐,在孔子的改良传承后,最终起了一种教化的作用。孔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美”与“善”的统一;而孟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仁”与“乐”的统一。总结起来说,儒家的艺术精神就是由一人之修养而通于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这应该是*最早的从艺术精神里抽出来的精髓。

  根据《乐记》记载,构成音乐三要素是“诗”,“歌”,“舞”。这三个基本要素,是不借助于自身之外客观事物就可以成立。有了这三种要素,就能借乐器以文之。同时,乐三种基本要素是直接从心发出,是从人生*源流出来,且具有明确节奏。但乐器是通过配合这种节奏而发生作用,从而激发或者引导处藏于人生命中艺术精神。

  人人都有艺术精神,但有人只是“表出”,有人是“表现”。这就是个人艺术精神层次不同,有人只是享受这种精神,有人是在创造自己这种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其实也就是美学,美的精神。这是一条走不完的路,你需要在美的这条路上一边欣赏,一边开发你的艺术精神。这条路有两个站,心斋和坐忘,达到这两者的历程,就是达到美的终点站的历程。心斋,就是内心纯粹,无欲无求,我们需要有着这么一颗空灵的心去探索我们的艺术精神。坐忘,就是摒弃周围环境的一切无关事务,做到只有用纯粹的意识去思考事物。两者要求做到虚,静,明。心斋是指内在的要求,坐忘是外在的条件,两者组合完成艺术精神的要求。其中,心斋之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

  说到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的是书法绘画。而书画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艺术精神的气息。书画讲究的是气韵,在古人看来,光是气韵生动一词,就能穷*艺术精神的极谊了。简单点说,气韵是评判一副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气韵生动可体现这幅作品有艺术精神;而缺乏气韵则会马上使人觉得这作品水*不到位,体现不出艺术精神。

  当今我们要做的是,读懂古人的作品,分析其中作者的艺术精神进行批判创新,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探索自己的艺术精神。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结合当今信息技术,对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艺术精神进行传播。这不仅是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是对*艺术精神的一种不断的探索。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 (菁选8篇)(扩展5)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菁选8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1

  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著名的记者。说是美国人倒不如说是*人,之所以说是*人,是因为他一生为记录**战争为工作,从某种程度来讲斯诺是中华的斗争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到了*西北部去实地采访**,可就是这一去便注定他写这本书的命运了。

  这本书讲的是,埃德加收集军事将领的谈话,工人、战士、知识分子的谈话,揭示了*红军的真正形象以及与日本战士,*的坚定斗争,让全世界恢复对*的信誉。因为当时世界不了解*是否为马克思主义者?纲领是什么?*与*到底哪方对?*与*的争论是什么?他们是什么人?还有很多问题去问*。

  其中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大渡河英雄,内容讲的是红军先锋队的指挥员*,他曾在四川的一个军阀的队中当过军官,他熟悉这个民族,了解彝族人痛恨*,他前往与彝族谈判,最后得到了武器,与红军联合打败川军,巧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从中我看出了红军的机智与勇气,和各个少数民族对统治的憎恶,以及希望恢复和*,追求自由的愿望。还有红军必胜的决心。

  书名是红星照耀*,那么其中的红星又是什么意思呢?没错,红星便是红军,那么*又是什么呢?*是世界上的那一颗红星。

  从宏观上可以说,这本书是一本划时代的巨作,推翻了外界对**的负面影响,让**可以展翅飞翔,一鸣惊人。向世界展现*最英勇的一面,也是这本书,给予国家很与民族希望,以振奋,以自由。

  *是世界上的那一颗红星,它也必将照亮整个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2

  合上《红星照耀*》这本书,有一点让我心中久久不能*静。书中的许多人物均在童年中经历苦难,但苦难真得像我们想象中那样习以摧毁人的意志信念吗?我看未必。

  苦难虽然很长,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读,苦难会成就一个人。

  著名的红军司令员*,少年时便经历过苦难。“他六岁那年死了母亲,他的父亲续弦后,后母增援*,因为他使她想起了她的前任。她送他到一所老式私塾去念,在那里常常挨老师打。”这里《西行漫记》中对其童年的描述。

  *的童年固然很苦,但同时童年也铸造了他那*易近人,简朴,接地气的性格,坚定他革命的信念。可以说,是童年的苦难成就了*司令。

  苦难的童年是许多*员的共同特点,因此,才有了著名的长征,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

  放眼古今大多名人,苦难是否也伴随他们呢?

  正是乌台诗宾以及仕途上的苦难使苏轼挥笔一就,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嫦娥”的美好祝愿,正是司马迁的宫刑之辱,才使他铸就了“史享之绝唱,天韵之离骚”之史记;正是杜甫经历妻离子散之苦,才挥笔一就,写出了“感时光溅泪,恨别鸟惊的兵荒马乱之景。

  苦难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培养一个人的自立、能力,磨拣一个人的体格。“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经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

  但,经历苦难一定就能成功吗?当然不是。

  *有一度时间被捕,但他在*的严刑拷打下,仍保持自己的意志,宁死不屈,并未吐露一句秘密。在被释放后,成为司令。倘若*贪生怕死,招供了,那个战于不胜的司令肯定也不古在了。

  因此,在经历苦难时,只有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打败苦难,锻炼自我而不是被苦难打败,难有这样,才能利用苦难,最终成就精彩人生。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3

  如果希望有颜色,那么它一定红色。

  《红星照耀*》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西北革*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和*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作者时,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一本书写*奋斗史的书,怎么会是外国人写的?

  作者埃德加·斯诺,以一名外国人,一名记者的身份写下此书。冲破了*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革命的严密的.*。它展现了**为民族*做出的不懈努力,表现了他们乐观向上,勇于面对的红军精神。作者在书中描绘了**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凡的精神风貌。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朝气满满一颗光华璀璨、熠熠闪光的“红星”*。

  谈到《红星照耀*》,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红军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可以说,红军在长征路上的经历是千难万险的。身后有追兵,头上有敌人的飞机,还要空着肚子,光着脚走没有路的“路”。而*红军战士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红军精神,可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作者在书中写道:“**的革命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的西北,且必将照耀全*。”的确,**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照耀全世界。

  如果希望有颜色,那么一定是红色。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4

  《红星照耀*》的第四篇借由*的自述阐述了一个*员的由来。*小时候家境比较富裕,在学堂读书时,在偷看禁书,讨论“造反”等事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思想。在他长大后的无数次求学过程中,他的革命思想不断加深,对于当今时局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终于,他开始为今后的的事业做准备:走遍湖南五个县;团结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毕业后,他投身政治,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九二一年,*终于加入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

  在一次次死里逃生,一次次起义战斗后,他开始担任**。这时,故事的讲述已经脱离他个人历史的范畴,不着痕迹地升华为一项伟大的革命运动。红军立下了十一条简明的纪律,在这样的管辖下,它不断壮大。经历了*的五次围剿,红军成功地完成了长征,扩大了革*据地。

  通过*同志的简朴自述,不禁为他的个人魅力所折服,他作为一名卓越的革命家,不但有气壮山河的宏伟目标,而且有绝妙的的文笔和广泛的见识。他能够身无分文就走遍湖南五个县;没钱没鞋时,好友帮他找到出路;又通过同志的帮助,躲过了追捕。

  这一次次的冒险经历,他结交到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广泛的人际关系,为他以后的革命事业做好了铺垫。还有他对农民的重视,得到农民深深的爱戴。

  由此可见,知识、见识、人缘、品德这些优秀的品质将影响我们的一生,我们好好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他方面的修养。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5

  《红星照耀*》是一部*革命的历史性著作,主要讲述了**由弱小到强大和*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发展历程。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历程。20世纪30年代,**带领群众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并逐步建立起革*据地。而*蒋介石*派却一心想要消灭红军。1930年5月开始对红军根据地展开围剿。在前四次反围剿中,红军都取得了胜利,但是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同志错误的思想和指导,把红军带入了绝境。关键时候,*等人在江西瑞金举行一次军事会议,决定进行撤退转移,建立新的根据地。红军队伍分成了西进、南下两个纵队,同时攻打*军队的防线,打通了向西和向南前进的道路,开始了举世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长征途中,红军历经千辛万苦,遭受了非常惨重的损失,经历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等许多无数次激烈的战斗,走过了金沙江、雪山、草地等艰难困苦的地方,终于到达了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建立了陕北革*据地。接下来,红军要面对的是如何建设好根据地,团结带领当地老百姓参加革命斗争的问题。他们对红军战士进行政治教育,创办红军剧社,开展大生产运动,建立苏维埃社会,不断发展壮大。

  《红星照耀*》全面展示了**为中华民族*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他们乐观向上又甘于奉献,在艰苦卓绝的困境中奋力拼搏,勇敢探寻着*前进的方向。这本书里记载的故事和人物所展现出的信念坚定、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自信乐观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本书,不仅照耀了*,还照耀了世界,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6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是伟大革命家*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可以赋予人丰富的知识色彩。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红色的略呈灰灰的书的色调,立即给人以“红色”的感觉,更兼有历史的厚重感。

  翻开书本,心就*静下来了,*铺直叙、娓娓道来他的西部之行,而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一幅红色苏区斗争图浮现在眼前。作者运用欧美作家善用的描写的手法,以*视的角度,朴实的笔触给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朴实的语句却将东西方文学的区别体现的淋离尽致,当时这样的文章应该算作新闻或通讯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传记了。

  “在我看来,*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这是对伟人*的描写——是一个喜欢憨笑的人。

  西路军的很多故事、当然也包括很多女红军战士惨烈经过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在*革命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当年的残酷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红军精神。让我们现在拥有了如此安宁的生活。我们现在所获得的一切都是鲜红血液换来的,为了这些,我们不得不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吧,珍惜今天所拥有的,跟一位美国人——斯诺一样深爱这片红色土地或者说更爱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是*人。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7

  作者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红色苏区一幅幅立体而丰富的影像,描绘了**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西安事变爆发前夕*、*、*、*、徐海东等*领导人对时局的看法以及他们各自的传奇经历。除了领导者,斯诺还描写了许许多多的黎民百姓,从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是组成陕北苏区最真实鲜活的画面。

  “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随着我更深入苏区,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斯诺看惯了羸弱无助的*孩子,“红小鬼”表现出的蓬勃朝气让他着迷。随后接触的那群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震撼,“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样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斯诺笔下的苏区普通百姓活灵活现,真实生动,他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的希望。

  “读史使人明智”,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中华民族复兴之时,再读《红星照耀*》,不仅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那段非凡的历史,领略真实鲜活的红色*,更能深刻地理解**之所以能夺取*革命胜利并成功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因。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8

  如果*没有*,在一个个充满枪声、炮声的日子里,百姓是多么痛苦啊!我想你们都在繁华的城市生活,我们今天的幸福,谁又想过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都是谁得来的呢?

  这都是工农红军得来的。这几天我怀着好奇地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这本书,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蒋介石。勇猛战斗,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战胜敌人,在失败中不灰心,不气馁,在途中帮助过许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

  这本书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红军被敌军重重围困。红军团长许光达突然看见有一条长长的藤罗,马上带领300多名红军战士用藤罗顺利下官帽山。红军战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围了。

  还有一个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为*员,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起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从这两个故事中让我知道了红军战士们以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胜利的凯歌,为*人民事业立下了不朽功绩。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做祖国的栋梁之才。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 (菁选8篇)(扩展6)

——诗意中国读后感600字 (菁选5篇)

诗意中国读后感600字1

  90后口技人神还原《口技》学口技竟是因为鸭群回应

  初中课文《口技》想必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文章里对口技的描写惟妙惟肖,让人不禁好奇究竟是怎样一番场景。这不,本期《诗意*》马上安排上。配合着诗意出题官庞玮的《口技》朗诵,布帘背后开始响起各种声音,有小儿啼哭声、妇人嗔怪声、丈夫打鼾声乃至泼水声、火声、碗碎声,此起彼伏,在场观众无不屏住呼吸,生怕扰了这场听觉盛宴。

  表演完毕,布帘落下,正如《口技》所写,不过“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如故”。表演者何许人也?90后非遗传承人方浩然,师承我国口技大师牛玉亮。别看方浩然年轻轻轻,却是现代*复原口技课文第一人。说起学口技的原因,他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学鸭叫并得到鸭群回应的趣事。

  方浩然神模仿鸟类喜怒哀乐再现《速度与激情》超燃片段

  对口技及小动物的热爱,让方浩然能够模仿二三十种鸟叫声,完全就是“行走的变声器”。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不仅能模仿鸟声,更能模仿鸟儿的情绪。他曾经以一种悲伤求助的声音学习乌鸦叫声,竟将一只乌鸦唤了过来,这种能与动物“对话”的能力也太让人羡慕了吧!

  在现场观众的要求下,方浩然还来了一段《速度与激情》片段重现,“枪声”、刹车声、爆破声,连慢镜头声音都可以有!只见他只是动了动嘴,这些声音却仿佛真实出现,如果闭眼听,一定听不出端倪。连诗意主理人赵普、出题官庞玮都纷纷表示要上去扯话筒,看看究竟是不是原声。

  生活有诗意,“人间送小温”。当然本期的“温度”可不只有口技,古人是怎么吸猫的?三人飞花令到底对了几十轮诗?陆思恒小可爱又为何被喊“无赖”?本周五晚21:15,敬请关注深圳卫视《诗意*》第二季第五期,生活有诗,诗意*。

诗意中国读后感600字2

  《诗意*》第二季的审美升级不仅在于舞美,更在于立意。*自古就是诗的国度。“诗家情怀,不仅传递着古诗词的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诗歌赋予我们更好的文化自信,诗意让我们的生活更添风雅。第二季节目在制作模式上精于形,在价值内核上臻于心,力求在当代人的文化探寻中成就一场“生活有诗”的审美盛宴,展现独一无二的*气质。

  立意落地:用诗意体味*凡生活之美,用匠心谱写诗意生活篇章

  都说“诗意”二字,可意会而难以言传。那么如何将“诗意”更好地落地呢?《诗意*》第二季以“诗意生活”为切入点,从情感、生活、人生追求三个方向出发,展现普通人的*凡生活之美。如在“家永在,人长久”一期中,庞玮谈及“寸草春晖”泪洒现场而引发的深深共鸣;也有情景再现的故事告诉我们,原来看起来冷酷的鲁迅先生竟是一位“宠娃狂魔”。诸如此类贴近生活的表达,让“诗意”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意境表达,而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在文化类综艺逐渐“各行其道”的当下,保持节目的差异化,深耕更多年轻化玩法的文化综艺,总能获得更多年轻人青睐。《诗意*》第二季,凭借其意境深远的舞美设计,烧脑升级的诗意推理,惊喜不断的嘉宾阵容,必将再次在年轻观众中引发一波不一样的“追星”潮。10月25日起,每周五晚21:15分,敬请锁定深圳卫视,“生活有诗,诗意*”。

诗意中国读后感600字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古往今来,歌颂美好友情的诗篇数不胜数。好的友谊似一盏明灯,照亮他人,也温暖自己。本周五晚19:30,深圳卫视即将播出《诗意*》第二季第二期,本期以"海内存知己"为主题,诗意少年霍尊、前女排国手奥运冠军赵蕊蕊、中俄文化交流使者大卫将来到现场,与观众共话高山流水般的知音之情。

  郦波"饭圈粉头"实锤俄罗斯人大卫变"*通"

  说起友情,从古至今的知名知己还真不少。本期郦波小课堂就科普了几对挚交好友,如人人都知的管仲鲍叔牙,以一句"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在年轻人中出圈的元稹白居易,还有表面是情敌、私下却是闺蜜的林黛玉和史湘云。若是把知晓这么多知己趣事的郦波教授放在饭圈,那必然是粉头没跑了。

  本期还将迎来本季第一位外国友人——来自俄罗斯的青年小伙大卫,目前是清华大学在读研究生,热爱中华文化,颜值也是高到"人间颜色如尘土"。本次来到节目,大卫不仅大方展示书法作品,让现场观众惊叹连连,答题环节更是流利不似外国人,连诗意主理人赵普听了也忍不住夸一句"连古代地理都通",这究竟是什么神仙外国友人?

诗意中国读后感600字4

  读诗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它带着悠久的历史沉淀,缓缓走来,它浸润着诗人的文化气息,隽永魅力,它凝结文人的智慧结晶,延续至今,它迎合了时代而生,顺应潮流而前,它含有的文化底蕴经久不衰,它就是文化宝库的魂宝--诗。

  诗流传下的精华是当今社会挥之不去的那份对诗意重塑的欲望。当下生活,屏短话长,诗依然是一种用来最饱满的情感表达的方式。时代急剧变化,传统文化与现代从分裂走向融合,诵古吟今,诗永远生生不息。

  诗意

  诗的世界无限精彩,无比美妙,有诗相伴的青春,充满诗意,流淌诗意。

  读诗能陶冶情操,促进学习进步。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一种自信的态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是一个豪情的姿态;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一颗永不言弃的心。古人优秀的豪情壮志给予我们向前的"力量,向上的力量,被这些诗浸染的我们,又怎么会不满怀希望?

  读诗读情怀,读诗人情感的延伸,畅游诗海,“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每个人都应在进步中前进“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昂扬斗志,积蓄能量,坚韧前行,在壮阔的意境中,我们追寻诗和远方的过程中学会成长。

  为何读诗

  读诗,懂诗,懂生活,青葱岁月品诗,品古典诗韵,品诗里行间的魅力,让青春的色彩被层层诗意点染;由淡淡墨香晕染,让似水流年的青春由登高赋诗引领,由幽幽诗意充实。

  读诗不负青春,不负年华。

  诗,应是青春的陪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以诗装饰青春,与诗为友,青春与诗意邂逅。让青春绽放诗意。

诗意中国读后感600字5

  经过一年的沉淀和蓄力,第二季也即将匠心归来。生活有诗,诗意*,第二季的《诗意*》依然定位于年轻群体,以用诗意传达生活之美为己任,立足建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除了延续节目独创的推理形态,在舞美、文化主题质感、知识面细化等方面都进行了高标准升级,力求更贴近年轻观众的审

  美。《诗意*》第二季,有匠心,更年轻。

  表达创新:诗意少年引领诗意新风潮,全新出题方式惊喜不断

  所谓流水的嘉宾,铁打的三角,在本季,诗意主理人赵普,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郦波,深圳卫视主持人庞玮依然组成诗意铁三角,与观众共话诗意。除了赵普身份不变外,庞玮和郦波由原来的推理嘉宾晋升为诗意出题官,共同考验每期诗意新人。在第一季中,郦波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的诗意修养轻松俘获一大批年轻人,让人不禁感叹文化人的魅力。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庞玮,其优雅自信的诗意态度也圈粉无数。

  节目来到第二季,嘉宾阵容的设计也是别出心裁。诗意少年的出现,意味着节目组更加用心地架起年轻群体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桥梁。从致力于创作和推广国风音乐的霍尊到曾学习京剧武生的郑业成,两位少年郎一文一武,一静一动,但共同点却是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们在节目里唱京剧、演武戏,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通过年轻视角对文化进行创新与融合,他们无一不是在以一己之力将传统文化传递给更广大的年轻群体。

  在题目的呈现方式上,除了已有的情景还原推理外,节目组还将*名家技艺搬上了舞台,如水中水墨画、口技、皮影戏等,多方位展现了文化的传承性与包容性。不仅如此,节目新增的满腹诗书环节,更是颇有新意。在这一环节,本季作为年轻观众代表的高校方阵将各派一位学子与三位诗意嘉宾组成搭档,轮流回答出题官的题目直至淘汰。最终留下的两人将进行高难度的飞花令对决,其精彩程度绝对让人拍手称快。

推荐访问:读后感 感动中国 菁选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 菁选8篇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1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