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治疗老年口干症】

  【关键词】竹叶石膏汤;老年口干症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更加得到重视。老年人口干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自2001年至2006年采用竹叶石膏汤治疗老年性口干症48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性3例,女性45例;年龄分布60~70岁2例,70~80岁43例,80岁以上3例,平均年龄76.8岁。临床表现:口干咽燥,目鼻干涩,口渴欲饮,黏膜无光泽,进食不利,严重时需用水冲咽。精神疲倦,呼吸浅促,胃脘部不适,食欲不振,有厌食感。舌质红而少津,苔黄而干。脉虚细无力,大便正常或干燥,小便黄赤。
  1.2治疗方法竹叶10 g,石膏15 g,制半夏10 g、麦冬15 g、人参6 g、炙甘草6 g,粳米9 g。将药水煎至米熟,去渣分2次温服。若胃阴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舌红而干,可加石斛10 g,天花粉10 g;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知母10 g,天花粉8 g,服药10、20、30 d后依据患者口腔、饮食、精神等自觉症状进行疗效分析。
  
  2疗效观察
  用药30 d,口干咽燥症状消失31例,减轻10例;精神疲倦、焦虑心烦症状消失35例,好转8例;胃脘部不适感消失28例,好转13例;睡眠状况正常26例,好转14例。用药30 d以上3项或4项症状恢复正常或好转者39例,平均年龄为74.9岁。结果显示对于年龄小,体质好,食欲较好者效果尤为显著。
  
  3典型病例
  患者,女,74岁。因口干咽燥2年,于2001年8月初诊。患者2年前出现口干咽燥,伴眼睛干涩,眼泪少,同时有口角裂疮,唇红起裂,曾到上级医院多次诊治,结合风湿免疫检查,诊断为“干燥综合征”。给予激素类药及免疫抑制剂长期口服,症状改善不明显,且因长期口服激素出现向心性肥胖,胃酸过多,血糖增高等临床征象,遂停用激素,而来本院要求治疗。诊见:口干咽燥,目鼻干涩,唇红起裂,食差而乏味,形体胖而乏力,舌红少津,苔少,脉虚细数。辅助检查:血清抗SSA(+),抗SSB(+)(院外),RF(+),唾液流量测定示阳性结果。中医诊断为“口干症”。辨证为气阴两亏,虚火上炎。治以益气养阴清热。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处方:竹叶10 g,石膏10 g,麦冬15 g,人参10 g,炙甘草10 g,黄芪20 g,花粉12 g,粳米10 g,水煎服,1剂/d,10剂后,口干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原方加葛根10 g,减石膏量至6 g,续服30剂,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再复发。
  
  4讨论
  引起老年人口干的原因很多:涎腺生理功能的衰退,使唾液的分泌量不断减少,因而不能滋润口腔而引起口干。有的老年人睡眠时习惯张口呼吸,致使口中津液易于耗散,口腔失其滋润而引起口干。口干使味觉物质不能达到味蕾感受器,使食欲及味觉减退,使口干进一步加重。另外,用止痛药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利尿药和心血管药物都能引起唾液减少,老年人常患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糖尿病及干燥综合征等疾病。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如茶碱、舒喘灵和二丙酸氯地米松等可引起唾液减少[1]。
  从中医角度来考虑,年老之人阴气自半,脏腑功能衰减。口为脾窍,内纳齿、舌。舌为心之苗,下系金津、玉液,为井泉滋灌之通道。齿为骨之余,因肾所生,赖肾阴以充养。总之,诸凡各种原因所致精血耗乏,津少液涸,不克奉潮而燥火上炎者,多见口干咽燥,舌体光瘦等症。竹叶石膏汤系《伤寒论》中治疗伤寒解后,气阴两伤的方剂,系白虎汤化裁而来��[2]。为清补之方。方中竹叶有轻透虚热之功,人参配以麦冬、甘草,既补其气,又养其阴,更加粳米益气滋养脾胃,以助正气;半夏、麦冬相伍,滋而不腻,燥而不伤其阴,且降逆和胃,其配伍尤妙。全方配合,益气养阴,轻清虚热。笔者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用竹叶石膏汤化裁辨证施治老年性口干症,可谓异法方宜。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竹叶 石膏 口干 老年